专家建议北京上海等城市出台购房落户政策(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9日 09:07 中国经济周刊

  “购房落户”可灵活制定

  我国的户籍体制改革几年前已先行在中小城市放开,但是对于诸如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目前依然实行人口指标控制的户籍管理政策。

  北京市国土局局长魏成林曾在去年年底表示,北京市16400平方公里国土资源中,能够利用开发的平原约6000平方公里,能容纳1800万人口,而目前北京市人口数已经达到1633万,并以每年40万至50万的速度增长,北京市人口已接近极限。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况伟大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北京市的城市规模已经非常大,再增加人口对经济发展有影响,因为城市扩大之后,就不能再发挥出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这项政策(指“购房落户”)在北京推出非常困难。如果考虑制定这项政策,设定的门槛也必定是非常高的。”

  人口过快地流入以及人口总规模的快速膨胀,必然给北京的环境和资源带来压力,也给就业、交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及教育、卫生、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等各项基础设施带来较大压力。

  杨开忠教授对此却比较乐观,他认为,“购房落户”政策重在拉动住房消费,但并不是“孤立”的房地产政策,这项政策应与人口、社会管理政策相协调、配套;更重要的,应根据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精心测算来设置准入条件。如果人口膨胀得太厉害,可以提高准入条件,就能避免人口的过度膨胀。

  杨开忠教授针对北京市的现实情况,设想了“购房落户”三项准入条件:首先,在北京市购买单套房产在规定金额以上,学历在本科以上,在北京市常住年限达到两年以上的外地居民,购买单套房产可解决一个户口;其次,个人购房款达到房产总价50%以上的外地购房者,方可落户;第三,通过“购房落户”政策获得的居民户口实行与一般居民户口的区别管理,居住一定年限后方可转为一般居民户口。

  “‘购房落户’政策不应是长期的、持续性政策,政府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杨开忠教授补充说。

  北京能否移植经验

  目前,“购房落户”政策已经为许多一线城市所采用,例如天津、山东省、杭州、厦门等地都实行了“购房落户”政策。以杭州为例,2008年10月出台的“购房落户”政策有效拉动了当地住房市场消费。据媒体报道,杭州10月份成交最好的楼盘“东方郡”,购房者中外地人比例从3成上升到了5成。

  在目前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为拉动房地产市场消费需求,全国不少城市对“购房落户”政策情有独钟。但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对“购房落户”政策却似乎一直讳莫如深。

  杨开忠教授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未来一段时期人口规模的增长不可避免。鼓励“购房落户”,通过政策引导优势人才迁入,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目前在北京出台“购房落户”政策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

  杨开忠认为,首先,“外需”对北京市住房消费拉动效应明显。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市购房者中的外省市购房者比例已接近40%。从具体购房类型看,外省市个人购房主要集中于90—120平方米的住宅,购房均价也明显高于本地居民购房均价。外省市居民已成为北京市住房市场的生力军,是启动住房消费政策不能忽视的群体。

  其次,住房保障规模扩大使得“外需”更重要。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低迷,无论国家层面或是北京市政策,都强调了通过扩大住房保障供应规模来拉动内需。保障住房大规模供应在缓解北京市居民住房困难的同时,显然将挤压北京市居民购买商品住房的需求。这使得商品住房市场对“外需”的依赖进一步增强,如何有效吸引“外需”对促进北京市商品住房市场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拉动效应。一方面,房地产投资可带动对水泥等建材的消费,还可以带动就业。根据测算,每1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建设,就需要大约100名工人。另一方面,住房消费对家装行业、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具有明显带动作用。根据测算,每销售100元的住宅,可以带动130-150元其他商品销售,对于扩大内需非常有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