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黎到干邑 时光淌过手工坊(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0日 10:34 21世纪经济报道

  与蓬皮杜夫人同赏皇家瓷器

  出巴黎市,一路往西南,便是凡尔赛。这座王室小镇,虽然已不复太阳王时期“实际首都”的荣耀,却在洗尽铅华后以对称美感和古老静谧召唤着众人。更往西南,便是塞夫尔(Sèvres),皇家瓷器厂所在地。1756年,路易十五把皇家瓷器厂迁至此地。而蓬皮杜夫人便是当时Sèvres村的拥有者,也是瓷器厂的首要客户,以至于Sèvres专门生产了一种花瓶,以她的名字来命名以示敬意。

  走进瓷器厂,一切和几百年前一样,每个人都在走着路易十五和蓬皮杜夫人走过的路。据说当年国王和情妇几乎天天都来看艺术家和工匠们创作,其中就有洛可可风格的弗朗索瓦·布歇。在Sèvres作坊里,存放瓷胚的地方很简朴,仅有一条通风管道直挂头顶,再往上是玻璃斜顶,而下方便是用西班牙或英国的高岭土、葡萄牙的长石和法国石英烧制而成的胚型。一旁的工匠先拉坯,再使用盘车拉坯,成形后移交到雕刻车间。雕刻车间看上去小巧而墙壁斑驳,工匠置身其间,往瓷器上雕刻着纤细如发的人物图案。粗看上去,简直没人能知道如此简朴甚至残破的所在竟是“皇家身份”,而每件瓷器在出厂时身上两个相互交缠的“L”标记验明正身,说明一切。

  我们还参观了这里的珐琅作坊,采用的颜色都和现在流行的色彩不同,在近8次的高温、低温反复烧制后,独有一番复古风情。

  香气四溢,Leroi橡木桶制作工坊

  然后我们自塞夫尔往西,来到著名的干邑地区,马爹利及一众法国优质白兰地酒的“老家”。这里濒临大西洋,温润而潮湿,与不远处同样蜚声在外的波尔多地区共饮夏朗德河水。不同于葡萄酒,上好干邑需要艺术的调配,所以,马爹利一直喜欢称自己的创始人Jean Martell先生为“技艺超群的著名工匠”。在干邑,看到这位英才的发迹地“马爹利之家”和“香特露庄园”与其他古堡一起,如珍珠般被那些经历四季、满山遍野的葡萄藤蔓包围。越过这些藤蔓,我们也寻找到了身处干邑腹地的Leroi橡木桶制作工坊。很多年来,这间古老工坊一直为马爹利提供采自法国托台林区(Tron ais)的纯手工制作橡木桶。

  Leroi橡木桶制作工坊的秘诀在于,相比林茂山等产区的橡木,这里只严选托台林区橡木制桶,Leroi的工匠认为它能赋予干邑更为精致、优雅的芳香,因为它有特别细密的纹理,能延缓整个醇化过程。

  秘诀当然还不止于此。在这里,制作橡木桶的树木必须是100年以上的老龄树。只见师傅们抡起斧子劈开树木,他们根本不用锯子锯。在如山的树木中,师傅们弯身挑选木材,木头的表皮和芯材带疖子疤子、木纹不直的材料一概不可以使用。

  我们走过大大小小堆放着的橡木桶。它们的容量自225至400升不等,多是Nevers、Allier或是Limousin橡木,后者最适宜被用于干邑的酿造。在烤炉房,我们看到初成型的橡木桶,工匠们在桶内放火烧。熊熊的烈火蹿出木桶好几米高,让木桶内部形成薄薄一层木炭层。然后,橡木桶再被送去烤,让红外线缓慢深入木桶内部细胞分子。所有这些工序都是缓慢的,但确保精密可控。“若是匆匆炙烤几分钟,产生1-2厘米的木炭层厚度,这样的木桶橡木本质风味会不清楚,烟熏味会很重”, Leroi的师傅说。在橡木桶被细致烘烤20分钟后,他让我们闻它的淡雅烟熏味;这样的桶,才会把自身的焦糖布丁、太妃糖、白巧克力以及柑橘香气熏染进生命之水。

  “这个世上还缺少什么呢?不过一点时间和忍耐。”橡木桶匠师的这句话,所言极是。但愿我们离开干邑、离开巴黎,回复庸碌扰攘的生活,也能时常记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