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1日 10:43 《外滩画报》
在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旗舰店40 年之后,Sonia Rykiel 如今已被列为她那个时代最重要的设计师之一,一位当代时装的先驱。从2008 年11 月20 日至2009 年4 月19 日,Rykiel 的生平和作品回顾展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举行。这位红发女郎的无褶边套头衫和不加掩饰的接缝曾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而如今,她的条纹衫、印标语的毛衣和雅致的针织衫继续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年龄不成问题。”年届80,仍然保养得很好的Rykiel 说。
“这个展览是为了一位时装先驱开设的。”Sonia Rykiel 作品回顾展的策展人Olivier Saillard 说,“她在概念主义者之前做概念主义,在日本设计师之前做日本风,在极简派之前做极简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为当代时装的前进铺平了道路。”
从浅粉色晚礼服到小黑裙,所有Rykiel 的经典设计都在装饰艺术博物馆作了展出。参观者可以看到闪光的夹克衫、色彩鲜艳的短针织衫,以及许许多多的套头衫——圆领的、V 领的、纯黑的、印上波普花纹的……这个最早以“穷男孩针织衫”名声大噪的女设计师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最初所爱。
而让她赢得全世界女人热爱的,是在40 年的设计生涯中持续不间断的一种人格魅力。可以说她是她那个时代的Coco Chanel——一位通过服装改变人们生活态度的精神偶像。尽管她早在1970 年代就曾向大众保证“不会干革命”,但是她却设计了无须穿着内衣的上衣、让女人们能像男人一样安坐的长裤,以及贴合身体曲线,允许穿着者随意行动的套头衫——通过这一切,Rykiel 表达了一种离奇而玩世不恭的审美态度,把女人们的生活变得更舒适、更性感。
在展览的末尾,策展人找到了一大批时装、政界和艺术界的名人,让他们谈谈“Rykiel 式的女人”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而出现最多的词汇就是“一个自由的女人”。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具有革命意味的形容了。
“我讨厌朴实”
年近80 的Sonia Rykiel 仍拥有精心保养的容貌。她那一对与年龄不相符合的美腿充分显示了她毫不退色的诱人魅力。在工作上,她也保持着同样年轻的创造力。跟她同辈的设计师例如Yves Saint Laurent 和高田贤三都早早移交了他们成衣线的设计权,而Rykiel 却依旧如同在壮年时期那样,一如既往地掌控着自己品牌的设计。
在法国,她是一个活生生的时尚传奇,整整40 年以来,她都始终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时装设计师之一。然而“时装设计师”事实上也只能说是她许多头衔中的一个而已。这位女士同时是广受赞誉的作家,她比较著名的作品有《红嘴唇》(Les LevresRouges) 和《我宁愿她一丝不挂》(Je L a VoudraisNus), 她本人将它们称为“色情小说”。她还是童话书插画家和室内装饰设计师(她曾为巴黎的两所酒店重新装修)。她是Robert Altman 的电影《云裳风暴》(Pret-a-Porter) 中的人物原型( 她的朋友Anouk Aimee 饰演她), 而她本人也曾在法国艺术电影Riches,Belles et Jolies 饰演过角色。1994年,她还曾应Malcolm McClaren 的邀请,与他一起录制了一首二重唱。“我的名字叫Malcolm McClaren,你呢?”McClaren 在歌中问道。“SoniaRykiel。”她用纤细柔软的嗓音回答。
Rykiel 拥有细瘦骨感的面部轮廓和白得像大理石般的皮肤。她总是画着黑眼圈,至今仍坚持将头发染成年轻时那种橘子酱似的颜色,并保持着蜷曲的、幽默的波波头发型。她这种特别的形象早已被她的设计师朋友比如Karl Lagerfeld 和Christian Lacroix描绘过多遍,此外数不清的摄影家和艺术家都曾为她留影,其中包括Jean Cocteau、Giacometti 和AndyWarhol。
“‘解开你上衣的纽扣。’他对我说,‘再多解几颗!再多几颗!’最后那件衣服从我身上掉下去了。”她回想起当年坐在Andy Warhol 位于纽约的“工厂”里的情形,“我觉得他们之所以喜欢画我,是因为我拥有特别的姿态。我喜欢显得有点特别,喜欢把自己放到有趣的位置上。”
“你知道,我们一点也不朴实。"她突然这样宣称,”我们都是非常世故的人。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么。我讨厌朴实的外形。我妈妈曾经对我在脸上抹那么多化妆品感到害怕。但我觉得一个女人应当在镜子前面花上大量的时间,来决定她们想要表现什么和隐藏什么。”
针织女王诞生
作为一个俄国犹太家庭中的大女儿,Rykiel 那标志性的外表总是让她成为五个女儿中的异类。“我小时候,大人都以为我想要做巫婆。我的头发天生是火红的,走在路上别人要多看上一眼。我的四个妹妹都长着卷曲的金发,我太难看了。真可怕,不过却也有好处—这让我想要在任何事情上都做到最好,让我变得乐观坚强。”
与此同时,在Rykeil 家,时装被认为是轻佻的话题,因而不允许谈论。“我出生于布尔乔亚家庭,我们不能谈时装。我们谈文学,谈建筑,谈政治、戏剧和医药,但从不谈时装。那是禁区。”
曾几何时,她唯一的野心就是结婚,生10 个孩子。在1960 年她确实得以完婚并产下两子,过着不需要上班赚钱的殷实生活。她丈夫开着一家经营成衣和定制服装的小精品店,出于兴趣,她开始设计自己想穿的毛衣。她请求一位供应商为自己做件羊毛衫—这件相当贴身的浅灰色毛衣在完工之前经过了一系列修改,一开始是太长,接着又变得太短,后来袖管过于宽大,最后它总算称了Rykiel女士的心。就是这个样子!“我做了一件套头衫,它登上了《Elle》杂志的封面,于是突然间我成了针织衫女王。”她说起往事的语气就像是至今还对自己的好运不敢相信。“我对时装一窍不通,”她回想说,“只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幸运的是,全世界的女人都喜欢她所喜欢的。
几年之后,Rykiel 与丈夫分居,并在左岸开设了她自己的店铺。那是1968 年,圣日尔曼区变得热门了起来。Andy Warhol 住在Cherche Midi 路,David Hockney从伦敦搬到了罗汉庭院,Roland Barthes 成了Cafe de Flore 咖啡馆的常客。学生集会和妇女解放运动都风起云涌。为年轻人和流浪诗人设计服装的时机成熟了。Rykiel 在位于圣日尔曼区中心的Grenelle 路开设了第一家商店,开始把她的“穷男孩针织衫”卖给那些持少数派政见的巴黎人—这些衣服是如此短小,接缝也都露在外面。
“所有人都认为我做这种衣服是发疯了,但Karl (Lagerfeld) 看了之后说:‘Sonia,你一定要干下去,所有人都会追随你的。’”说她一时造成了轰动还不够中肯。向来不易动容的英国资深杂志人Grace Mirabella 在Rykiel 传记的前言中写道:“时装编辑们排着队去看她的新品。记者们委实吃了不少苦—场内热得要死,座位窄小,举目不见一扇窗户。我们屁股挨着屁股坐在一起,不舒服,但专心致志。封闭的空间阻挡不了我们的热情,一俟时装周结束,我们就赶快跑回她的店铺去。”
1970 年代,Rykiel 成为了第一个为3 Suisses 做高档邮购目录的设计师。这种做法在当时看来很不合时宜,但却创造了一个先例。Yves Saint Laurent 就看到了邮购目录作为一种分销渠道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