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1日 11:32 南方人物周刊
![]() |
![]() |
我一向不太会去应酬。拍完《梅兰芳》这部戏,我发现,梅兰芳他就不应酬,也许是因为那个时代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很纯,想的东西没那么多,所以可以产生那么大的艺术威力,现在人想得太多了
2003年,黎明(听歌)在投资并主演《大城小事》时,尝试过邀请陈凯歌来客串女主角王菲(听歌)喜欢的一位绅士,但陈凯歌没时间参加拍摄,他通过经理人转告黎明:以后还是让他做我的演员吧。没想到今天成了现实。
确定黎明出演梅兰芳,陈凯歌遭受了很多质疑,很少人相信这个童年时代就去了香港,在英国受教育的偶像明星,可以出演一代名伶梅兰芳。
黎明看到网上有人说:“黎明真是猪年走大运,居然能让他来演这个戏。”想到这个,他忍不住笑:“我就是猪年走大运,碰到一个好的导演,一个好的剧本,这么好的班底。”
等待开机的日子里,黎明天天紧张地倒数,“还有50天开机,还有40天开机,还有30天开机。”陈凯歌忍不住冲着黎明嚷:“我怎么导你怎么演,拍不好,问题都在我这儿,你怕什么!导演的肩膀很壮,我完全可以扛起来。”
倒计时的同时,他开始跟着梅兰芳的弟子李玉芙学习京剧,两个月里,每天六七个小时的功课:走脚步、翻水袖、练身段、亮相、兰花指……一样不落。
自从黎明接受梅兰芳的角色后,拿他和张国荣(听歌)比较的声音就没断过,替黎明打抱不平的人说,“这样比有失公允,张国荣的程蝶衣是一个虚构人物,他可以发挥,让角色百般精彩;黎明的梅兰芳,毕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又是大家熟悉的人物,这样的角色,黎明的表演空间能有多大。”还有人说,黎明接这个活儿纯粹是“挑战自我”。
现在让我演梅兰芳,正是时候
人物周刊:拍《梅兰芳》之前,你对梅兰芳的了解有多少?对京剧了解多少?
黎明:通过一些历史记载或者纪录片了解到梅先生的事迹,拍摄前做了案头工作。梅先生其实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但是在他的那个环境下,他有着很独特的经历,这些经历让他变得不平凡。
开拍前,我经常和教我京剧的玉芙老师交谈,她给了我很多启发,因为她是梅派传人。下课了,我们会去看梅兰芳的舞台剧,很多情节我挺感动的,因为关于北京,只在我的童年里面有记忆,对于一些历史背景,我只是有一些印象,好像那段时间,惟一的娱乐就是京剧,京剧给老百姓带来了欢乐,后来经历了时代的转换,京剧也在不断变化。当时的京剧,无论思想、剧本的架构、表演,各方面都很细腻。
人物周刊:接梅兰芳这个角色,是想挑战自己吗?想没想过,梅兰芳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物,扮演这样的角色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