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节联欢晚会25年起伏记(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1日 08:54 京华时报

  支持者曰:春晚已成新年新民俗,其地位无可取代。然而有人戏言:一边看春晚一边骂春晚,似乎成了另一种“民俗”。骂归骂,对于很多观众而言,期待与怀念恐怕仍然会在心头挥之不去。(本报记者张灵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专题与新浪网合作)

  部长拍板解禁《乡恋》

  -口述人:黄一鹤-身份:5届春晚总导演

  前年,央视国际网站联合几家网站搞了一个观众调查:这么多届春晚过去了,你最喜欢哪一届?评选的结果,观众一致投票选1983年晚会。

  1983年晚会最让观众不能忘怀的是一首歌:《乡恋》。为什么一首歌造成这么大的风波,有这么大的影响呢?这跟我们的国情有关系。

  《乡恋》这首歌实际上就是反映人的悲欢离合,一个普通人的感情,词曲都没有太出众的地方,可在当时被看成是“毒草”。

  当时为了把晚会搞好,我们开通了4部热线电话,观众可以点播节目。那年李谷一接连唱了7首歌,观众看见李谷一,想起《乡恋》,就打电话来点播。当时我心里是非常支持的,但是规定要执行:这是禁歌,不能播出的。

  正好当时的广电部部长吴冷西就在晚会现场。服务员把那个电话点播记录条放在一个茶盘里端给我,我说这么多条儿都点的什么?她说大部分是《乡恋》。

  服务员把盘子端给吴冷西了,吴冷西跟服务员交谈了一下,拿起一张看了看,摇摇头,示意服务员将条儿倒在旁边一个茶几上;过了一会儿,服务员又端来一盘子条儿,我还是推到吴部长那儿,吴部长又摇摇头,又倒那儿了;又过了一会儿,第三盘条儿来了,都码得满满的,冒尖儿,这回又端给吴部长,我看他那神情就不那么自如了,当时我不明白,他有什么好紧张的?不播不就完了?

  第三盘条儿又倒那儿了;过了一会儿,第四盘条儿又来了,这时我看吴部长汗也下来了,直掏手绢擦汗、擦眼镜……又过了一会儿,第五盘条儿又来了,我还是推给吴部长,吴部长转了一圈,找到我跟前,说:“黄一鹤,播!”这首歌就这么解禁了。

  哎呀,当时真是高兴极了!马上告诉现场指挥,找一个嘴最快的人,把这些点播条报出来。东西南北中,各选一个有代表性的,要求把姓名、地址,什么胡同啊门牌号啊越详细越好,全部报出来,证明确实是观众点的。最后找的姜昆,他当时年轻,嘴快嘛,准备一下就上去了。然后李谷一开始唱,观众反应非常强烈。

  1984年晚会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是中国电视晚会上第一次出现的有声小品,1983年的《吃鸡》是个哑剧小品,《吃面条》才是第一个有语言的小品。那年审查这个小品的时候,我们剧组住在天坛体育宾馆,为了检验这个小品的效果,剧组请了许多著名运动员,张燮林啊、李富荣啊都来了,还有国家体委的一些领导,在饭厅给试演一下。

  演着演着,开始一浪高过一浪的笑,后来突然发现笑声稀少了,陈佩斯、朱时茂就很紧张,怎么没人笑了?那时在饭厅演出,大家都席地而坐,抬头一看,都乐得躺地上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