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李锦芬:平凡人的不凡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5日 10:08 瞭望东方周刊


郑李锦芬
郑李锦芬

  郑李锦芬说,感谢改革开放,让她这个非常平凡的人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

  如果安利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执掌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的郑李锦芬说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恐怕不认同者居多。于是,她把这句话丰富了一下:“感谢改革开放带来的环境机遇,让安利公司有机会和中国市场合作,让我这个非常平凡的人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

  郑李锦芬,这位更喜欢员工称她为“郑太”的女高管,谈到改革开放,总是充满感激:“我跟我的公司在这个千载难遇的机会,在对的时间、对的空间出现了。”她说她很幸运,她在安利的31年,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调几乎合拍。

  30年前的郑李锦芬还是安利(香港)公司的一名新进职员,那年她25岁,由于不想从事“几眼就望得到头”的工作,她炒了香港政务处行政主任一职的鱿鱼。当然,吸引她的还有安利的一则广告,“为招一个秘书竟然登了一个整版广告” ,郑太惊叹,尽管当时的安利(香港)还只是一间5个人的小公司。

  20年前,已经成为安利在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负责人的郑李锦芬开始轻叩内地的门扉。那一年,她频繁往来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之间,甚至穿着筒裙、侧身坐在摩托车上去拜会广州开发区的官员。当时的广州开发区,没通公交车,也没有的士,但政府官员的回答让她吃了定心丸:“我们能为你提供任何服务,有什么困难我们为你解决。”

  10年前,郑李锦芬度过了“永生难忘的一段日子”。那时安利已进入中国营业三年,他们的运营非常理想,199 7年的营业额竟高达15亿元人民币。然而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传销也如狂风席卷中国大地。那年的4月21日,一纸传销禁令让安利也陷入停业境地。

  “我就像一只鸭子,浮在水面上看似悠闲,但是双脚却在水面下不停地努力划动。”那段时间的郑李锦芬用临危不乱的外表稳定着员工的情绪,内里,却带领公司积极开展危机公关,并对安利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改革,开始转向“店铺+雇用推销员”,这是一种在其他国家从未使用过的营销模式。3个月后,这种转型模式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批准。

  如今,站在改革开放3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已经获得“直销牌照”的郑李锦芬,感慨地用“有风雨有彩虹”来概括过往的这段历史。

  她无疑正在享受风雨过后的那道绚丽的彩虹。这个秋天,她先是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2008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女性”,随后又入选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当下,安利的经营业绩依旧逆势增长,今年的销售额预计会在去年138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再增加10%左右。

  11月的一个傍晚,正在北京参加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的郑李锦芬接受了《望东方周刊》的专访。作为一名女性高层管理者,她的妆容一如往常那般精致,灰色的职业套装低调而奢华,笑容温婉、姿态典雅。然而谈起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她的语调却坚定无比。

  安利是家中国公司

  《望东方周刊》: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还有很多不确定的东西。你当时为什么要说服总部进入中国,你看重的是中国的什么?

  郑李锦芬:中国改革开放后,我也有机会来到内地,见了很多人,了解了很多事情。我总是喜欢用这个比喻:“如果把香港比作一个小河塘,台湾就是湖泊,而到了内地才知道什么是大海。”我觉得中国正在阔步融入世界,安利应该也必须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