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18:15 新华网
“在端详古瓷时,我常常产生幻觉:一个细雨蒙蒙的黄昏,呵大筐(旧时天津走街串巷收买古玩器物的小贩)悄悄来到租界内一幢洋楼门口,大门应时开了一条缝,他闪了进去。不一会,呵大筐出来了,胳膊底下夹着一个包袱。回到家里,呵大筐小心翼翼地揭开包袱,里面是一件青花瓷瓶。他将瓷瓶翻转过来,在底足款识上赫然发现了五个字:大清乾隆制。”天津华蕴博物馆馆长张连志告诉我们,中国旧时的古玩买卖大都是在私下交易,因为好东西基本在大户人家藏着,家道败落后,他们才拿出来换几个钱以解燃眉。平时难得一见的古代皇家御用器物,就这样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民间。
对于如今热得有些发烫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张连志给出的评价只有两个字:浮躁。在各地旅游区内,甚至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穿上黄马褂到处显摆,而在张连志的博物馆内,却很少见到黄颜色,“因为那是皇帝专属的颜色,我们很难承受,古代器物最讲究传承有序、各置其位、浑然天成,而我们现代人太浮躁了,对于古代文化的传承过于轻视了。” “一件古代器物为什么能拍出天价,为什么受到全世界范围的追捧,如果仅仅认为它日后能够升值,就太肤浅了。形成一件艺术品价格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作为收藏家,我更看重一件古玩背后的故事和回忆。我认为,收藏其实就是在收藏时间。”张连志说,在瓷器中,他尤其钟爱的就是钧瓷。 宋钧瓷在民国时期最受人重视,它在美学境界上开创了中国陶瓷美学的一代先河,首先出现了红色。当时在全世界都没有。在陶瓷上出现红色,现在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当时却极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