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时尚界十大官司盘点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5日 08:41 新浪尚品 微博
新浪尚品综合 时尚界既是个烧钱的行业,又是个能赚钱的行当。带有如此商业气息的地方,不仅是各路经营者,连原来只懂得拿画笔和剪刀的设计师也学会了使用“法律”这个利器来保护自己。过去的一年里,不管是John Galliano在巴黎酒后狂言被定罪宗族歧视,还是Christian Louboutin和YSL的红底鞋之争,都在时尚圈里掀起轩然大波。如今,2012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时尚界又有哪些大小事件闹上公堂了呢?新浪尚品为您揭晓近期时尚界的十大官司。
1、 Gucci控诉Guess抄袭
经过了将近3年的斗争,Gucci(微博)和Guess(微博)两个品牌终于在2012年3月28日对峙公堂,准备把“到底字母G归谁?”这个问题弄个明白。其实早在2009年,Gucci品牌就向纽约联邦法院发起过诉讼,称这个总部设在洛杉矶的美国品牌Guess“模仿了Gucci的商标”,并且在互联网和店面出售这些商品而构成侵权,其中包括Gucci几个最标志性的设计:红绿相间的条纹、相互咬合的双G标志、菱形字母G格纹以及Gucci商标的字体。
Gucci的律师Louis Ederer如是说:“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有计划的,对Gucci品牌最知名最有代表性的设计的冲击”,Gucci还称,抄袭行为使Guess售出了价值2亿2千万美元的产品。Guess品牌则否认了自己的抄袭行为,品牌的代表律师Daniel Petrocelli称:“Guess没有理由模仿Gucci,也并没有模仿Gucci的计划。”Guess还称,Gucci的调查并不足以证明Guess是在抄袭。Daniel Petrocelli指出,在Gucci声称模仿了其品牌设计的1495件Guess产品中,99%的产品都绝不可能与Gucci产品混淆在一起,Guess的目标消费群是年轻女性,Guess的很多产品售价不到100美元,正好迎合了目标消费群的收入水平,Gucci对她们来说通常超出了能承受的支付范围。
被Gucci一同告上法庭的,还有Marc Fisher制鞋公司,专门为Guess提供鞋类制造的公司:Max Leather集团和Swank集团。Marc Fisher公司的律师Darren Saunders也提到整个事件中“没有任何的抄袭或欺骗的意图。”这场官司预计将至少持续2周时间。
2、Hermes的中文商标争夺战
三十多年前,“爱马仕”在中国注册英文“HERMES”商标,却迟迟没有注册中文商标。三十年后,当他们看到“爱玛仕”被某制衣公司注册后,找到商评委要求撤销被拒。“爱马仕”以自己的中文商标属于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为由,将商评委告上法庭。法院维持商评委的决定,“爱马仕”今后在国内的衣物市场上,将遭遇“爱玛仕”。
早在1977年,“HERMES”及图形便向我国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此后被核准在国内注册。据了解,该品牌在大陆地区仅注册了英文商标,却没注册中文商标。1995年12月25日,达丰制衣公司向商标局提出注册“爱玛仕”商标,指定用于衣物等商品。商标局经初步审定并公告。持有“HERMES”的埃尔梅斯国际于1997年6月27日对该商标提出异议。异议未被采纳后,该公司提出复审。2001年11月27日,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裁定,准予“爱玛仕”商标注册。2009年7月10日,埃尔梅斯国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撤销争议商标注册的申请。经审查,商标评审委员会于2011年5月3日作出裁定,维持“爱玛仕”商标。埃尔梅斯国际不服裁定起诉商评委。
埃尔梅斯国际认为,该公司的“HERMES”商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极高知名度。“爱马仕”作为与“HERMES”直接对应的中文商标,在中国应该被认定为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埃尔梅斯国际称,达丰制衣公司抢注的“爱玛仕”,是对“HERMES/爱马仕”的翻译、模仿,是以欺骗或者不正当手段获得商标注册的行为。他们请求法院撤销商评委裁定,并判令其重新作出裁定。商评委辩称,其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坚持该裁定的意见,请求法院予以维持。第三人达丰制衣公司表示同意商评委意见,请求法院维持裁定。
法院审理
法院审理认为,埃尔梅斯国际提交的大部分证据形成时间,都晚于“爱玛仕”商标申请注册日。相关证据均是媒体报道,且均发生在香港地区,不足以证明埃尔梅斯国际尚未注册的“爱马仕”已为中国大陆相关公众知悉;“爱马仕”不构成为注册的驰名商标。此外也没充分证据证明“爱玛仕”是以欺骗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
而这场商标之战似乎是愈演愈烈。屡次受挫的Hermes对于这样的判决,显然还不服气,不久前,对判决其败诉的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又提出上诉。不管最后的判决如何,持久的拉锯战,着实给其他存有同样隐患的奢侈品牌敲响警钟。如原历峰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顾腾顾问公司创始人Francis Gouten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所说:“所有的品牌必须谨记,在中国要重视保护中文商标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