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日内瓦——中科院历史研究员端木美专访(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9日 10:06 《北京青年》周刊

  因智慧而生的顶级品牌

  有很多人对瑞士知之甚少,甚至连它的首都是伯尔尼还是日内瓦都搞不清楚。“瑞士”这个名字仿佛只能令人联想到阿尔卑斯山、莱蒙湖、钟表、巧克力和银行家。为何瑞士可以打造各式各样的顶级品牌?“这与瑞士良好全面的教育、各种层次的人才、勤劳敬业的传统、勇于不断地创新是分不开的。”

  瑞士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一视同仁的。瑞士只有两所联邦高等理工学院是全国性的、由联邦政府直接管理的高校,此外有10所州立大学:巴塞尔大学、伯尔尼大学、苏黎世大学、卢塞恩大学、圣加仑大学、弗里堡大学、日内瓦大学、洛桑大学、纳沙特尔大学和卢加诺大学。

  “在瑞士,社会上并不鼓吹上什么名牌大学,而且并非所有的中学生都以上大学为惟一目标。更多的瑞士人在初中毕业以后,就已经分流了,只有专门想读大学的人才会去读高中,更多的人会去读专科,还有很多人会去学一门技术,去当学徒。同时还有国家规定的文化课时间和内容。除这类学徒外,还有一些学生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各类职业学校学习。不过,这样的分流并非以分数取人,而更多是以学生的兴趣、愿望和需要为主要因素。在这个中级职业教育阶段结束后,一些学生还可以进入高等学校、高等技术学校深造。”

  在瑞士,孩子上职业学校或当学徒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位大学校长的儿子,已经上了高中,毕业后却为自己的爱好,去拜一位名工匠为师,成为制作一种古乐器的学徒。其家长对他称赞有加,并不因其不上大学而痛苦。一位职业外交官的儿子初中毕业后选择电工技校,家长也很自豪。”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当我们谈论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各国文化时,大量有关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宗教哲学,乃至社会风俗等都会各具特色地涌进我们脑海里。就连比较标准的瑞士历史教科书都谨慎地使用‘在瑞士的文化’。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冠上‘瑞士德语区’、‘瑞士法语区’或者‘瑞士意大利语区’的‘文化’内容。一个小国在几个大国环绕之中,相邻地区使用的语言相同,习俗相近,其文化现象必然融汇交错。”

  端木美教授在瑞士读书三年,但是对瑞士的研究已有二十年之久,并且她经常有机会回到瑞士更新知识。她这样评价:“瑞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个高度文明、有序发展、勇于创新、不断前进的国家。”人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笑话:不愿意做法国人、不愿意做德国人、不愿意做意大利人的人都来到了瑞士。“瑞士是一个交汇点,不同民族文化交会于此。”

  在所有道德行为中,“忍耐、宽容、仁慈、互助、尊老、爱幼”是瑞士基本的传统准则,这与中国传统孔子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在弗里堡大学留学时,端木美教授结识了两位漂亮的姑娘,并且成为好友。“对于她们的帮助我非常感动,她们并没有因为我是外国人而歧视我、疏远我,相反还真诚地关心我、帮助我。”

  “上第一堂课时,我迟到了。于是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之后才发现,老师说的话,我根本听不懂。下课后,我发现整个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亚洲学生,真不知道要怎么办。这样挨过了一个小时,我就想到:我该走了。我刚刚走出教室,就有两个漂亮的姑娘走了过来,她们主动问我:‘你是不是听不懂刚才的课?’语调很轻,语速很慢。我一下子就听明白了,立刻回答说‘是的’,她们说:‘不要紧,我们有笔记。’然后,她们跑出去,为我复印笔记。”瑞士姑娘的真诚以对,让处于异国他乡的端木美教授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莫大的安慰。

  采访:陈屹 文:郭琳娜 摄影:解飞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