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品首页 | 尚文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品

古典花园老洋房里寻梦:南石皮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7日 07:32 翯·HER Magazine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叶放之雅集雅事

  这是秋天。融融的细雨清凉的微风风日正好的时节。叶放一头及耳的长发穿,,着很中式的阔腿裙裤飘逸着潇洒的气息把我们迎进门,我们终于得以一窥这位,园林艺术生活大师,在,他精心建造的园子 —南石皮记中的生活面貌。

叶放著名画家,苏州人。叶放在苏州老家建园林,听昆曲看京戏,弄舟太湖,雅集会友,醉心将往昔的风雅生活还原到现世。  叶放著名画家,苏州人。叶放在苏州老家建园林,听昆曲看京戏,弄舟太湖,雅集会友,醉心将往昔的风雅生活还原到现世。

  编辑 黎嘉妍撰文 詹飞野图片提供 _叶放

  南石皮记

  穿过中式设计的客厅之后,我们得以一睹这藏在深闺的“南石皮记”的真颜。“南石皮记”虽小巧,然而里面水榭、半亭、假山、石室、半栏桥、荷花池、美人靠、活水源等各种古典园林的建筑元素,井然有序。园林四季各种花次第开放,先是腊梅、迎春,之后有桃花、紫藤、金银花,八月间荷花艳满水池,十月是石榴的天下……

  南石皮记内的每一处都有典故出处,比如单边的桥、“扣石为兄”的故事等,这些细微的地方做得相当精致。园中的植物也有讲究,无论是阶前细叶纤纤的书带草还是墙下红豆累累的天竺,抑或是池中的几茎残荷,院中的三竿翠竹,仿佛都能从诗文里找着出处。

  门轩上头的灯笼上也有戏,仔细一看,在灯笼的四面分别可以看到“喜上眉梢”、“双喜临门”、“欢天喜地”、“开卷有喜”等字样,真是“抬头见喜”。进园后,只要你有心,就会发现石桥上、玻璃推门上的回文诗,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也都会出现一些你平时无法想象的文字,文人的诗词游戏被叶放用来装饰这个雅致的庭院。房子的墙壁上有零星的文字雕刻,把汉字作为一种符号镌刻在日常的生活。《红楼梦》中贾政在大观园造好后,游园时说:“若干景致,若干亭树,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这如同房子造得再美,对于胸无点墨无力读懂和欣赏之人而言,也是徒然。

  如果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庭园,是世界庭园的精品,那么我以为“人文手法”便是创造精品的艺术经黄。“天工文心”“三匠七主”,由借而点,如移情寄兴。实借迁水远山,虚借声色影气,用诗文来点、用词赋来点,匾额楹联、正草隶篆。自景生境,如味韵品道,引人入胜。分主次开合,平远、深远、高远和前景、中景、后景,中国人的透视观在此传递。含四方古今、岁月轮回、时空转换和玄黄寒暑、悲欢离合。中国人的宇宙观由此承载。

  雅集集雅

  这年中秋,叶放的南石皮记聚集了来自各方的名人雅士,游园品茗,赏果吟月,他们散坐在临水平台、栏杆和曲桥之上,听琴观戏,古琴、笛箫。

  零星的汉字会出现在许多意想不到的地方 —石桥上、玻璃门上、灯笼上,这些文字成为叶放装饰庭院的元素之一

  和苏州评弹,“良宵吟”、“姑苏行”、“平湖秋月”、“赏中秋”等曲目的声音分别从轩斋中和山水间传来。接着,昆曲、京剧粉墨登场,“惊梦”、“寻梦”、“拾画”、“叫画”、“天女散花”等《牡丹亭》折子和梅派传戏。意到酣处,可见叶放闭目凝神,手指时不时地在太师椅上敲着节拍,轻哼几句。酒酿诗情,竟有人倚栏吟诵,细闻原来全是唐宋咏月的名句。然后兴致所至,叶放和朋友取扇页来书画,泼墨挥毫。这便是叶放举办的雅集。

  雅,本为中正美好之意,雅集,就是中正美好的聚会。风雅生活,其实就是以美好中正为风尚的品质生活,叶放说。曾经作为中国人文化生活主流形态的雅集,在今天被派对这种作为西方主流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叶放有时会想,中国人接受西方的时尚观点时,到底有多少是真正意义的领会?又有多少成为潮流的盲目附庸?而中国人的时尚标准又在哪里呢?

  有一次,叶放在陈文茜的访谈中谈到,既有钱又有品味而且还懂得风雅,当然是当今社会最令人向往的生活状态。但叶放强调:所谓品味,并非为财富所决定,有无情怀才是关键。《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沈三白,虽只拥有一方天井,却丝毫也不影响他们对园林鉴赏的极高品位。拿沈复在桌上种植的碗莲来说,他以老莲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俟雏成取出,用久年燕巢泥加天门冬十分之二,捣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叶缩如碗口,亭亭可爱。 ”从这一碗莲的培植,可看出沈复生活的精致和风雅程度,谁敢说他没有生活的品味,男人们无不很羡慕他那芸娘相伴的情趣生活,这说明生活的质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品格和趣味。懂得逍遥的人,在哪里都很逍遥,没有这个情怀,荷塘再大也没有用。

  谈及古代中国文人的园林生活和文化情怀,叶放十分感慨:园林本就是为生活而造,为生活所用,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园林提供了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可能。古代文人将琴、棋、书、画,诗、曲、香、茶作为了园居生活的状态,如今则只能在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音乐厅这些殿堂里欣赏了。他说,那时昆曲几乎就是卡拉OK,因为词曲不是朗读而是吟诵的,也就是咏唱。点绛唇、懒画眉也好,沁园春、满江红也好,这些词牌、曲牌都是可以你填我咏,你唱我和的,所谓唱和酬答。中国文化是体验的文化,在体验中生活,在生活中传承。

  古典庭园的景观分主次开合,平远、深远、高远和前景、中景、后景,中国人的透视观在此传递。

  我喜欢在庭园读书,花后树下乐山房,一壶香茗,数册闲文。更喜欢在庭园作无论是返璞归真的出世,还是规范伦理的入世,或者是淡泊寡欲的绝尘,画,窗前楼上乐水轩,几支湖笔,一刀徽宣。看风卷云舒,烟笼霞起,听雨打同样的以静而修,修身养性,修行养德。所谓“静观可自得”。而今虽已不芭蕉,水滴残荷,阴晴圆缺,春华秋实。幸哉!乐哉!能在先哲的气息中观照能做“儒生”,但仍可“借玄窗学静禅”,欲与云林同参悟。

古典庭院的景观分主次开合、开远、深远、高远和前景、中景、后景,中国人的透视观在此传递古典庭院的景观分主次开合、开远、深远、高远和前景、中景、后景,中国人的透视观在此传递

  为逸而隐

  当有人问叶放,很多人说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是隐,但叶放并不这么认为。在叶放看来,为遁世逃避而归隐造园,是对古园风尚文化的误解。王维在为官任上购建的辋川别业,看传世的画就知道那是个庞大的山庄,极尽嚣张,在以兼济天下为文人胸怀的时代,隐是一种气质和洒脱,当然,有时也会是无奈甚至捷径。从中国的造园历史可以看出,造园而居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生活形态和方式。从早先的郊野园到宋元后的宅第园可以看出,白居易的“中隐说”给不愿去山野幽居,而要在城市快逸的文人提供了斯文的说辞及心安的理由。“所谓不出城郭,能获林泉之怡,如果园林的文化是一种隐逸的文化,那么我认为‘隐 ’是形式, ‘逸’才是它的目的,其精神也就是天人相合。 ”叶放如是说。

  无论是大隐于朝、小隐于庙,还是中隐于市,是渔樵耕织,还是忧国忧民。中国传统文人的宿命总写在“士”“仕”之间,进退与荣辱、抱负与无奈,这“临波”的沧浪亭,荡涤着多少苦闲与梦想!故而隐逸者,我以为方式与状态也。隐为逸,逸为隐,隐而超尘忘机、逸而自然脱俗。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的隐逸性格,是中国文人的基本性格,更是庭园艺术的文化精神,这文化精神的精雅与深厚便来自于隐逸生活的理念与渊源。

四季花木四季花木

  “隐而超尘忘机,逸而自然脱俗”,这大约正是叶放在苏州这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城中,对天人合一的美好生活的追求罢。

  叶放

  著名画家,苏州人,擅长现代水墨画。叶放在苏州老家建园林,听昆曲看京戏,弄舟太湖,雅集会友,醉心将往昔的风雅生活还原到现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标签: 花园洋房
发表评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