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鲁敏:九种或者一万种悲伤

2013年05月06日 06:54  TimeOut北京·消费导刊 微博

  鲁敏的新短篇小说集《九种忧伤》讲的是几个跟俗世有关的忧伤故事,作为国内颇受推荐的年轻一代作家,鲁敏笔下的情感都特别节制,没有大喜大悲,但细腻琐碎也依然能够摧毁或者重塑一个人——就像从这九种忧伤中能蔓延出一万种一样。

鲁敏的新短篇小说集《九种忧伤》鲁敏的新短篇小说集《九种忧伤》

  TO:你好像很喜欢在题目中加入数字,上次是《六人晚餐》,这次又是《九种忧伤》?

  这纯属巧合。但我喜欢这个巧合,这是两个有故事的数字,挺迷人的。

  TO:可是书里只有八个故事……

  嗯,本来就是八个,但是为了骗人掏钱,我们决定吹牛,讲是九个,因为“九”在中国是最大嘛,这样显得多、划算——哈当然这是开玩笑。我在这书里仅仅写了八个与缺损、隐痛有关的故事,但实际上,我想每个人都有一个微小但坚硬的忧伤内核,就好比一枚玉器、带有不那么明显的破绽。这留出来的“一种”忧伤,是留给我的、也是留给你、留给陌生的阅读者。这“一个”忧伤,有着八百万种可能。我很想用我的这“八种忧伤”来触碰、解剖、唤起和释放更多的“一种”忧伤、“八百万忧伤”。

  TO:那你觉得这本书带给人的“忧伤”是所谓负能量还是正能量呢?

  这要看阅读者的心境了。实际上,在我的理解中,文学给人的不是能量,而是一种审美,是对某种已经遗忘或忽视的经验的唤起——如同揽镜自照,你看到的是陌生人,也是自己,更是荒芜的人生。

  TO:这八个故事有共同点吗?

  八个故事完全不同。但都有一个特别的主人公:刻板度日的工程师、敬畏字纸的乡下人、沉湎养生的主妇、拒绝食物与欲望的情人、痴迷地图的寡言者、与死亡捉迷藏的父亲……我很“爱”他们。

  事实上,这些人物大部分有原型,我的邻居、家人、前同事、朋友。有的时候,听到一些细节,会让我心有戚戚。我一个朋友说,她的老父亲,每次碰到需要抉择的事,哪怕只是一桩小事,他就会突然呕吐,我听了真是非常难受。心理分析师可能会司空见惯地说,这不就是选择恐惧症吗。可是细想一下,这位父亲为何如此恐惧?因为我们周遭的现实、我们的经验、我们的记忆就是如此的冷酷无情:我们选择A或是B,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通往悲观。

  TO:你本人是怎么处理和度过忧伤时期的?

  处理得不好,至今我尚未找到解决之道——我怀疑有没有这样一种解决之道。我跟我小说里主人公一样身处种种困境。我不是高超的社会学家,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负责呈现出这片艰难的敏感的风景,但不能够负责解释和寻求坦途。某种意义上,我认为,困苦与忧伤是人生的构成与配给,我们只有与之勾肩搭背、同床共枕。

  TO:你故事里主人公总是看似是普通人,却在某方面拥有着戏剧感十足的生活,这样既使得故事奇特、又能让人们看到自己身上的影子,这是一种讨巧吗?

  是的,我的主人公是比较夸张和荒诞的,包括在伦理立场上,我不是追求正确的,而是存疑、求异的。文学批评界其实对此有异议,但我一意孤行。我很赞同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尼 奥康纳的一句话,大意是:对于耳背的人,你要尽可能大声,对视线模糊者,你的图画需要线条浓重。

  TO:有些人谈论《九种忧伤》像《十一种孤独》,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是一个表扬。我很喜欢理查德 耶茨。他的《革命之路》、《复活节游行》都很棒。

  TO:作为坚持纯文学的作家,你的写作量很大,作品灵感都来自哪儿?

  灵感是无厘头的:阅读、发呆、吵架、词不达意的分岔的谈话、置身陌生的人群、运动、做梦、亲人的离散与搀扶、长达13天的失眠等等,一切皆是源头,一切皆是滋养。灵感总是惊若翩鸿、稍纵即逝,我所能做的,是紧紧追随并尽可能放大她迷人的芬芳。(文/李谦)

  《九种忧伤》鲁敏著,花城出版社2013年3月版,29.8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