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纽约书评》今昔

2013年03月24日 08:38  三联生活周刊 微博

  《纽约书评》正在隆重地庆祝其创刊50周年。50年间,该刊“出版了1042期,有7759位作者,刊登了1.0601万篇书评、7079篇随笔、4077篇读者来信、659首诗,共5663.4347万字”。

罗伯特·西尔维斯与《纽约书评》罗伯特-西尔维斯与《纽约书评》

  读书时听说这本高端书评杂志后,非常期望能看到它,几年前开始订阅其电子版。但美国作家约瑟夫-爱泼斯坦日前在《华尔街日报》上说:“本周,20世纪上半叶最成功的美国知性期刊《纽约书评》正在庆祝其创刊50周年,我没有受到邀请。我想可能是因为很久以前我说过《纽约书评》(NYRB)的作者都是疯狗和英国人。或者是因为虽然我从它1962年创刊起就订阅它,但于去年取消了订阅。”

  该刊庆祝活动的广告上说,出席活动的作家会有琼-狄迪恩、迈克尔-沙邦、玛丽-比尔德、达里尔-平克尼。约瑟夫-爱泼斯坦认为,这些人既不够大牌,也相当无趣。“我取消订阅是因为《纽约书评》至少10年前就开始让我感到无趣。其作者中的英国人是三流的,疯狗也变成了彻底乏味的狗。《纽约书评》已经变得像洗碗水一样乏味了,完全没有其昔日的荣光。”读者对该刊政治方面的文章毫无兴趣,而这类文章的比重越来越大,且结论千篇一律。每一期14至15篇文章中只有两三篇可读的,而且都是非政治题材的。

  《纽约书评》的创办人是兰登书屋的编辑总监贾森-爱泼斯坦,他让他的妻子芭芭拉和《哈泼斯》杂志的罗伯特-西尔维斯做主编。84岁的西尔维斯现在仍每周工作7天,经常工作到午夜,他办公室里有床。他亲自编辑每篇文章,作者们说,他很有礼貌的很长的备忘录显示,他对最鲜为人知的话题也具有百科全书般的了解。

  《纽约书评》的作者都属于同一个小圈子,他们还经常相互评论对方的著作。比如在创刊号上,约翰-贝里曼评论了奥登的文学评论,奥登评了大卫-琼斯的诗歌。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是该刊固定作者,另一位固定作者艾伦-奥尔评论了他的新作《心灵和宇宙:为何唯物主义的新达尔文主义者关于自然的概念几乎肯定是错误的》。西尔维斯认为,这种重叠没什么不好,相反,他还很喜欢知识精英这个概念。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曾经说,被忽视的“c”打头的词不是conservative(保守),而是clique(派系)。

  文学只是《纽约书评》的半壁江山,该刊是高雅文化和激进政治的混合。作家汤姆-沃尔夫称它为“激进风尚的主要理论机构”。该刊从第一期起就开始刊登征婚启事,都写得非常简洁,如:“寻妻子:聪明、漂亮,18岁到25岁,心胸宽广、敏感、热情。陪伴杰出艺术家过激动人心的生活。”没人知道这位杰出的艺术家找到了这样的妻子没有,但确实有人通过《纽约书评》成功地解决了个人问题。这些广告显示,其读者对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很感兴趣,且不加掩饰地表明他们愿意跟他人分享这些东西。“25岁的纸上谈兵的激进分子,追求跟具有街头信誉的雅各宾派女子的辩证统一,他失去的只会是锁链,无房产者优先。”“活泼的熟女,84岁,找老伴,72岁到76岁,分享从停车场走到医生办公室的漫步。必须喜欢对疾病的详细描述;喜欢午睡;喜欢爱孙子们的照片。轻度胃胀、牙齿松动无妨。别想着长久相伴(LTR)。”

  现任主编、83岁的西尔维斯说,证明总统林登-约翰逊对发动越战的理由撒谎的文件一度就被藏在《纽约书评》的办公室。该刊作者、军事分析师丹尼尔-埃尔斯伯格问能不能把一个手提箱存在那里一段时间,后来一个法律事务所的人过来把它拿走了。2007年,该刊披露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如何对待被他们关押的14个极有价值的囚犯。

  60年代爆发学生造反运动、反战运动和民权运动时,《纽约书评》积极投入其中。政治这一边的撰稿人(“疯狗”)有保罗-古德曼、乔姆斯基、I.F。斯通、汤姆-海登等。结果便是,你要想读埃德蒙-威尔逊,你就不得不看到保罗-古德曼建议年轻人烧掉他们的征兵卡。你想读奥登,你就要被迫听到乳臭未干的记者安德鲁-科普坎德提醒马丁-路德-金“道德跟政治一样,始于枪杆子”。你想读纳博科夫,你就得忍受对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和五角大楼的咆哮,以及汤姆-海登对纽瓦克和底特律骚乱分子的欢呼。在其鼎盛时期,《纽约书评》是一个激进的时髦出版物,但“9-11”之后,人们对极端的激进政治失去了兴趣。高雅文化方面的牛人也不再给《纽约书评》撰稿了,不愿意去支持那些反对共和党、拥护奥巴马的文章。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