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0日 10:30 21世纪经济报道
![]() |
![]() |
![]() |
![]() |
导语:近几年来,温哥华有个崭新的开发区,叫耶鲁城(Yale Town),完全走现代主义风格一路,沿海滨而建。建筑清爽气派,区内绿草茵茵,碧蓝清澄的海水轻轻拍岸,真是可爱得很。不过,这里并不是从来就这么可爱宜人的。
记得我在1980年代末来这里时,晚上和朋友在唐人街吃饭,稍微走出几步,就见鬼影重重:蓬头垢面的流浪汉,双手抖索着要钱的乞丐,鬼鬼祟祟的毒贩子,油腔滑调的皮条客……令人毛骨悚然。那个地方就是“耶鲁城”。
耶鲁城之所以越变越漂亮,而且耐看,是因为它集中了当地政府和业界精英对于城市发展的高水平探索成果。
耶鲁城的住宅主要是高层的公寓住宅。比较高级的公寓住宅在北美称为“condominium”,翻译成“共度公寓”,或者根据音译叫“康斗”。建造一两栋现代住宅并不难,难的是整个庞大的社区建筑和规划风格的控制。走在耶鲁城的滨海步行道上,放眼看去,全部新建筑的高层住宅塔楼、多层住宅、低层townhouse 一律是现代主义的,米白色的墙面,洁净的大玻璃窗,映衬着海湾里碧蓝得透明的海水,纯粹得惊人。
我去参观耶鲁城的时候,很喜欢它的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因此去了解设计的公司。
参与设计耶鲁城的公司有几家,其中一家叫奥别蒂建筑设计事务所 (Oberto Oberti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Inc)。这家公司对于改变温哥华的面貌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976年,作为一个主要从事商业建筑工程设计与建造的公司,奥别蒂公司在当时主要参与在温哥华西部区,也就是温哥华人称之为“西温”的上等区内的安布海滨区的设计,设计了海滨步行区(Seawalk Place)。这是为新生活形态而设计的本地第一个现代住宅区,主要是以高层的公寓为主,这里的住宅都是高天花、大面积单元、讲究的室内设计,在当时低迷的房地产中创造了新的市场热点。
这个公司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保护和改造老城。耶鲁城原来是一个靠近铁路的庞大的仓库区,温哥华政府把这个地方改造成为一个高级住宅滨海区、改造仓库的时尚餐饮区,这个公司改造了在这个区内的格兰维尔大道和西赫斯汀大道交界附近的一个大仓库CIBC大楼,这个项目的成功设计,带动了这个仓库区的改造。之后又设计了耶鲁城内的西赫斯汀大道698号的仓库,使之成为目前最时尚的咖啡馆和酒吧。
奥别蒂公司还参与了温哥华地区许多重要的设计项目,比如在1996年设计了惠斯勒的平纳科酒店(the Pinnacle Hotel at Whistler)。惠斯勒是201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那里的各种设施和住宅的设计基本上都是由加拿大的设计事务所担任的。
耶鲁城有什么特别吸引中产阶级的地方呢?我想首先是地点的绝佳性。在滨海的城市中,如果住宅能够一眼就看到海,已经不得了了,如果能够步行到海边散步,就更加金贵,如果打开门就是海滨,简直难以想象,而耶鲁城就三者兼备。其次是价格比较合理。这里几乎所有的住宅建筑都是高层和多层的公寓,另有少数户型比较大的townhouse。与奢华的单栋别墅型住宅相比,价格相对便宜,中产阶级能够负担得起。地点决定了它们非同一般,但是集合型的设计,又使它们不至于贵到难以问津的地步。第三就是这个住宅区离温哥华市中心很近,上班方便,消费也方便。中产是上班一族,不是那种可以坐在家里消磨时光的有闲阶级,因此,这个地点也具有无可比拟性。第四,耶鲁城在规划设计的阶段,已经充分考虑了为居民提供完备的社区服务的内容。这里有多元的餐饮服务,有大块的绿地,步行道、单车道、足球场、划艇小码头等户外活动设施齐备。它的建筑风格采用简单的现代主义,没有强烈倾向,因此更容易“团结”大多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的消费者群。
从温哥华开车回洛杉矶,路过西雅图,见到几位在大学工作的老朋友,都是典型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从收入来说,百分之百的中产。一讲到温哥华的耶鲁城,人人都心生向往,计划着要迁去住,梦想有一天能够在那里靠写作维生。自然,有了加拿大的全面医疗保险,还有失业和退休保险,这里不算中产的天堂,还有哪里够胆自称呢?
如果有时间去温哥华,不要忘记到耶鲁城的海边咖啡馆中坐坐,领略一下加拿大的中产生活情调。
(文章来自《天玑财富》,作者王受之是著名设计理论家,美国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