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8日 11:46 《经济观察报》
导语:“一颗好葡萄到一瓶好酒之间的距离,瓶壁外面到里面的距离,是3毫米。这3毫米的旅程,一颗好葡萄,要走十年。而且,不是每颗葡萄,都有资格踏上这3毫米的旅程……”
很煽情的一段话,适合做广告。事实上,这的确是一条葡萄酒的广告文案。这段煽情文案并未夸张一瓶佳酿的诞生过程。从栽下一棵葡萄苗到它可以产好酒,的确要过十年,而且在它可以酿酒的那些年,水土、天气、人力都要达至上佳。除了专业人士,几乎没有人会有耐心去看到每一个步骤。幸亏,我们有一系列书籍,可以帮助我们走完十年乃至几千年的葡萄酒历程。
葡萄酒圣经
在休·约翰逊(HughJohnson)之前,葡萄酒复杂多端而又引人入胜的历史,几乎都是用法语写的,但休·约翰逊终于把葡萄酒历史用英语写出来。他在上剑桥大学时,就参加学校的美食社团,奠定了他对葡萄酒的终生趣味。他出版的每本书,都代表葡萄酒在英语世界的最高水平。中国内地出版的《酒的故事》一书,一经出版,即囊括了英美等国最高的八大酒类出版物大奖。
这本书标志着休·约翰逊不仅仅是名葡萄酒专业作者,同时也是一名文化学者和作家。它将葡萄酒的掌故逸事和知识点融汇贯穿,追溯了葡萄酒既复杂曲折又饶有趣味的演化史,从葡萄酒最早的诞生一直讲到上世纪80年代。葡萄酒作者常犯的错误要么故作风雅,要么干巴巴毫无文采,相比之下,休·约翰逊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优美的文笔非常突出。50万字的中译本,分上下两册,关于葡萄酒所有的历史文化内容几乎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挪亚如何奉上帝之名种植葡萄、14世纪曲折的运酒航海线路、穆斯林不喝酒的真正原因、美国东西海岸的葡萄种植、香槟如何在战争的硝烟中劫后余生,直到意大利、西班牙酒在20世纪的复兴运动……这么多历史知识不是作为小品文呈现(那要容易轻松得多,反正是酒后写的,说错点又有什么关系),而是专著,成为一本关于葡萄酒文化的百科全书。为此,他专门求助于一位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家,那人利用了四年时间在图书馆中查找资料。
休·约翰逊说,在25年的葡萄酒写作生涯中,他越来越意识到,葡萄酒从酿造之初开始,就与人类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所以他要写一本酒的历史书。休·约翰逊是一名非常谦逊的人,他把书命名为 《酒的故事》,“故事”比“历史”这个词来得轻巧,表示自己并没有打算成为一位历史学家的野心,而只是试着用自己的观点对酒的历史进行阐释。
从林裕森到齐绍仁
林裕森是华人葡萄酒专家中的翘楚,齐绍仁则是新人。两人的共同特点是,都生长在台湾,都长时间在法国专业学习葡萄酒,都用中文写出法国酒的专著。
林裕森是个划时代的人。之前,没有中国人长期深入法国酒庄学习、写作,多数葡萄酒书靠炒卖国外二手知识。当然,也不乏有真知灼见和个人体验的作品,但不成系统和气候,直到林裕森出现,才有中国作者自己有见地的专著。林裕森起先对法国哲学感兴趣,赴普罗旺斯留学。没想到法国的美食对他更具吸引力,于是他转行专心研究起法国的美食美酒起来,并终成中华一大家,可以说,在华人葡萄酒书籍的作者中,论专业、辛勤度和学养厚度,林裕森都是首屈一指的不二人选。
林裕森在内地出版的最有影响力的葡萄酒著作是两大本:《城堡里的珍酿——波尔多葡萄酒》和《酒瓶里的风景——布根地葡萄酒》。两本书都遵从这工具书的基本文体:从总论到酒庄分论。之后还曾出版《葡萄酒全书》,更是作者花费十年心血,跑遍全球酒庄写出来的巨作。由于都是一手资料,可信度很高。
林裕森的书属于工具书,读者须本着学习心态开卷。以写食材为例,林裕森著有《欧陆传奇食材》,美食家蔡澜著有《蔡澜食材辞典》,读完两书的感受是:蔡澜的经验全是吃出来的,吃完,问完,抹抹嘴,走了,该记的,也记下了,书名叫《辞典》,其实不过是他一贯的小品文风格。林裕森可不这样,每顿饭,每餐酒都很经心,旁边还备个小本子记下来,所以每句话都经得起考验。只是,有点累。以上情形均为杜撰,但一个享乐,一个研究的心态是大抵不错的。
说完林裕森,再说说新一代的齐绍仁。
跟林裕森差不多,齐绍仁在台湾生长,在法国学习了五年葡萄酒,跟姐姐齐仲婵一起跑遍波尔多和布根地的酒庄,写下 《法国人的酒窝》一书,后齐绍仁供职于北京一家葡萄酒公司。该书走的是林裕森的路子,工具书。但写作上更加轻松,口语化,注重笔记素材的原始性,注重实际感受和中国味蕾。比如,写某甜酒“像软蜜一样油润,如果杨贵妃知道了,一定恨生不逢时”,形容某地的酒清新,“带着宋代文人的玉树临风感”。再如说到某款香槟酒商的推荐饮用温度是8-9摄氏度,但庄主全是在10多度的常温下饮用,根本懒得遵守规则。这些都是真实的感受,读者容易接近。
该书的另一大特点是附带了大量美食信息,既有餐厅,也有食材,还有厨师、菜肴等,既好看,又实用。
齐绍仁和齐仲婵这本书的开本和版式设计与林裕森的书很像,但风格迥异。林裕森的书严谨,丝毫不含糊。齐绍仁的书轻松活泼,有些地方不太好讲清楚或不重要的,也就含糊过去。林裕森的书可以当辞典,齐绍仁的书可以当旅行指南。两者都是作者长期深入实地探访,呕心沥血之作,读者可各取所需。
正史?野史?
论好看,陈新民的《稀世珍酿》和《酒缘汇述》最好看。尤其是《稀世珍酿》,讲的是世界最好最贵也最有名的100只葡萄酒的故事,既有法国酒,也有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澳洲和美国酒。陈新民是台湾的一名法学博士,偏爱雅趣,尤爱葡萄酒,受朋友鼓励,参考一本相同内容的德文原作,写下此书。“百大”葡萄酒,每个都是有历史的传奇酒庄,不是受过皇帝册封,就是受过贵族料理,不知有多少人觊觎,想平淡都不容易。法国军队至今路过一片葡萄园会敬礼、居然有酒园用直升飞机扇干雨水、拉菲堡如何在二战期间将酒运出德军视线等等传奇故事都在书中重点披露。
因为故事性强,不管爱不爱喝葡萄酒,本书都可以作为入门书,而且贯穿了很多知识在其间,“扫盲”任务很容易完成。见过很多喝酒人,席间爱讲谈些典故助兴,多从此书中来。可见此书“流毒”甚广。只是有时候会怀疑,到底哪些是正史,哪些是野史?
《酒缘汇述》则是将“百大”之外的一些名酒故事写出来,还增加了不少中国本地内容,如国产葡萄酒、白酒、黄酒知识,以及洋酒与中国菜相配的窍门。可惜,写到中国酒时,文章明显不好看。这里不能怪陈新民或者那些中国酒,引人深思的是,故事是洋酒包装最大的噱头,我们有那么多的好酒,为什么不多点故事?哪怕是野史。
以上列举的图书作者,除了外国人,中国作者都来自台湾,没有内地人士。内地葡萄酒作者有不少,但很少会有人花上几年时间在葡萄酒产地访问和学习,先从语言学起,再学葡萄酒,再写作。喝酒是一件“慢”事,写酒更慢,没有时间和心态,永远只有二手知识或者浮光掠影。台湾地区的作者都是在整个社会经历了“快”之后才慢下来去静心学习写作的,假以时日,也会出现内地的林裕森或者齐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