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文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新浪尚品 > 人物 > 正文

印钞先生伯南克:通货紧缩的仇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7日 09:19 南方人物周刊 [ 微博 ]

  伯南克毫不犹豫地决定加大货币供应量,敌对的人嘲笑他是“从天上发美元的直升机”。《时代》周刊对他的评价一针见血,“伯南克是个nerd(中文意为书生)。而且,还恰好是这个星球上最有权力的nerd。”

伯克南伯克南

  本刊记者  马李灵珊

  伯南克,学者,政客,更是代表美国商业社会的货币巨商。曾经的英国首相、财政大臣本杰明·迪斯雷利说过,“永不抱怨,永不解释。”作为这个世界上被公认最为沉默寡言、遮遮掩掩的群体——金融财政界人士的领头人,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主席伯南克,理应遵循这样的金科玉律才对。事实上,他的前任如格林斯潘,尽管未曾将这句话说出口,面对媒体时也始终三缄其口,不解释、不掩饰,面对赞美和批评都始终保持冷静,沉默应对。

  2010年12月,伯南克却破天荒地第二次出现在了美国电视屏幕之上,他接受采访的节目是著名的《60分钟》。上一次人们在电视上看到他,还是2009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杂志对他的采访。还记得那时么?一场巨大的金融海啸在2008年席卷全球,几乎所有的银行和证券机构都遭遇重创。而他,伯南克,著名宏观经济学家、现美联储主席则竭尽全力带领美国经济走出泥潭,至少,是在他的任期之内。那么,当务之急毫无疑问就是谋求自己得以在美联储主席位子上连任。

  毫无疑问,那次曝光收到了好的效果。2010年1月,伯南克连任美联储主席。他开始向前任美联储主席、连任18年的格林斯潘的声名挑战。年底,他还拿到了《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风云人物,以褒奖他在抗击经济危机中的表现。

  对投入产出比计算精确的金融人,在电视上自然会有一番利益计较得失。出现在《60分钟》的伯南克,有西装、笑容和得体的言辞,避重就轻的问答,试图给自己营造出一个睿智又富有同情心,乐于为美国社会谋利益的公众形象。他需要为自己大力推行的QE2(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作出解释。不仅仅是美国人民,全世界都在责难美联储的这一政策,现在,伯南克认为不得不为美联储现行的政策作出解释。因为这些政策正遭到强烈反对。简单说来,美联储要多印钞票,再用这些钞票来购买国库券,数量为6000亿美金。

  这会带来什么?新一轮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几乎无可避免。在电视上,伯南克笑容可掬地想出了一个看上去能自圆其说的说法——因为经济体循环中的货币量并未增加,所以购买这些国库券就和印钞票毫无关系。“这种货币政策通过购买国库券就能实现降低利率,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他却没有回答为什么QE2推行之后,利率更高了。10年期国库券收益率已经从2.5%上升到接近3%,抵押利率也已经攀升至3个月的最高点。《华尔街日报》的记者直接痛斥伯南克,“普林斯顿经济学系前主任完全可以从任何一个本科生那儿得到答案,知道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假设。”

  为什么这个杰出的经济学家还执意为之?不要忘了,2011年将是奥巴马执政的第三年,和伯南克一样,他也会谋求连任。而无论是作为政府官员,还是考量自己名声与事业上的追求,伯南克都一样需要在任期内刺激经济复苏增长,无论这个增长是多么临时,又多么短视。

  通货紧缩的仇敌

  自小就有神童称号,以最优等成绩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士学位,又再斩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伯南克,专长研究经济景气循环。他曾在斯坦福大学执教,继而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7年,并贵为该校经济学系主任。除此之外,他还是世界上著书立说数目最多的50个经济学家之一。很明显,他出身学院派,对货币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饶有兴趣,而且热衷于公共事务。《时代》周刊对他的评价一针见血,“伯南克是个nerd(中文意为书生)。而且,还恰好是这个星球上最有权力的nerd。”

  2002年,伯南克成为美联储理事,开始正式进军政坛。人们不会忘记。在他成为政府官员之后,他的第一次公开讲话题目就是《通货紧缩:确保它不会发生在这里》,后来,人们称之为“伯南克主义”。

  2005年6月,他接替哈维·S·罗森成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这被普遍认为是布什对他能否接替格林斯潘的考察。当年10月,他成功地通过了这次考察,被任命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一定意义上,50岁出头的他已成为世界财富和权力的中心人物。世界经济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一念之间。

  这不是因为伯南克本身的学识,而是美联储的特殊地位。所有的美钞上都印有“Federal Reserve Note”,标志着美联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控制货币供应量。这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可以超脱党派和门阀之见,以一己之力控制美国货币政策,它可以设置短期利率——而这有可能影响通货膨胀、失业率或者美元的坚挺程度,样样都和美国及世界的经济形势有关。

  而在布什选择伯南克之时,他本人或许并不知道,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即将爆发。及至当选后的2007年,他还曾在公开场合称,“次贷市场不会对其他经济领域或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影响。”2008年,由次贷引发的金融风暴先是波及美国金融行业,紧接着又将恐慌蔓延至传统制造业乃至全球。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中有三家都先后宣布破产或被并购重组。格林斯潘曾经缔造的十余年美国经济高速增长一夜化为镜花水月,伯南克的任务已经从保持美国经济增长,变成了拯救美国乃至世界经济。而他自己曾经的预言更被《商业周刊》评为当年十大最差预言之一。

  但这无妨伯南克面对萧条。《时代》周刊说,“伯南克好像整个一生都在为这场危机做准备。”他是现今对大萧条和经济危机研究最深刻的学者之一,先后撰写了大量有关于此的论文。在他看来,发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那场经济危机,美联储不是始作俑者也是帮凶之一。他认为美联储当时没有提供足够的货币供应量,这让经济无法迅速复苏。当时混乱的财务情况则令贷款无法最有效率地发挥作用,抑制了市场总需求。而银行大幅削减有一定风险的各类贷款,则令经济雪上加霜,造成了恶性循环。

  很明显,伯南克拒绝将自己归于和当年的美联储主席一类的人物。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加大货币供应量,敌对的人嘲笑他是“从天上发美元的直升机”,印钞机在美国的每一个角落轰隆隆地运转着,数万亿美元流入了市场。伯南克利将大规模的公共工程用以拯救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逐步推进降低利率直至为0;给那些从未想过能借到美联储一分钱的对冲基金、外资银行、投行或者保险公司一笔资金;重新为死水一潭的信贷市场提供担保。在他的任内,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数额膨胀到原先的3倍。他和他的美联储,在2009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许多人不喜欢他,国会甚至开始考虑制定法案,剥夺美联储的一些权力。很多人讽刺他这样“滥发钞票”,是慷纳税人之慨来救助华尔街巨鳄;而且,美联储长期维持低利率也是经济危机蔓延至此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主要肇因是格林斯潘,但作为政府经济首脑成员的伯南克,也绝对难辞其咎。

  2009年美国经济的确开始呈现短暂的复苏景象。尽管失业率仍然过高,华尔街上的资本家也依然贪婪,但经济衰退看上去已经结束了,美国股市也开始复苏。很多人不用花太大力气,就能得到一笔钱,因为市场上钱的总数量增多了,而利率也更低了,这让流动性大大增强。

  《时代》周刊选择他作为2009年的风云人物,已经足以说明大多数美国人对他的良好印象。他们甚至评价他“不只是想重塑美国货币政策,更想努力拯救世界经济”。2009年的确看起来在缓慢地复苏,而不是更加令人绝望地衰落下去。

  经济学家型政客

  一年后,情况看起来并没有像伯南克所预计的一样,长久、持续地向良好的境况发展,而是停滞不前。宽松的货币供应量而不至于引起市场滞涨的重要支撑因素,就是经济高速发展。而一旦经济发展迟缓,就有可能爆发更大的恶果。

  2010年,伯南克开始了他的第二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多印钞票,再用这些钞票去买美国国库券。这一次,老用同一招的伯南克,不得不开始聆听交错出现的各种声音。“有人说这行不通;有人说会造成通货膨胀;有人说这是新的金融泡沫;还有人说,这是印的钞票还不够多。”但不管怎样,伯南克也承认,这绝对是一把双刃剑。

  货币定量宽松政策的确会增加市场上的货币流量,银行、投行和证券机构等金融机构也会有更多的钱用以投资和贷款,那些急需流动资金用以维持公司运营或促进公司发展的中小企业,甚至陷入流动性危机的大企业都有可能借此逃过一劫。他们的贷款变得更加容易,成本也更低了。如此一来,贷款和投资的人都会变多。另一方面,政府用以救市的资金也会增多,更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也许就得以避免。

  但双刃剑的另一面,就是一定会影响到储户的利益。美国人老老实实地在银行里存有一笔资金,但银行却能够源源不绝地从美联储那里拿到更多的好处。与此同时,银行的利率却在不断降低。问题是,有多少人能从银行的收益中获益?屈指可数。贬值的是许多普通人的资产,他们将自己的养老金或者是多年积蓄以最稳妥的方式——投资组合、银行债券或者单纯的储蓄形式存放。

  毕竟,市场上的总价值不会变,更多数量的钱,就意味着现有的钱贬值。货币乘数的扩大,必然导致市场资产出现泡沫。而这些风险,都被分给了每一个普通美国人。

  不过,在许多支持伯南克的人看来,没有工作的人是不可能有存款的。《Money》杂志的Regnier直截了当地说,“低利率和通货膨胀伤害最大的是那些拥有许多存款的人,并不是所有这些人都是善良又勤快的蚂蚁,也并不是所有没有多少储蓄的人都是愚蠢而懒惰的蝗虫。” 他的意思很明白,没有就业何来存款。货币定量宽松政策不管怎样,都能从一定程度上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以刺激就业。这样一来,能够解决更多更贫穷者的基本问题。但是,毫无疑问,那些“善良的蚂蚁”的权益,不管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群人,都一定会被剥削。

  更令许多人非议伯南克的,不仅仅是美国经济问题,更是世界经济问题。大宗商品都以美元计价的全球经济现实之下,美国增发货币,银行分到的钱并不一定用以投资和贷款,风险的增大会让这些钱的相当一部分变成热钱,流转在美国市场甚至是境外市场。如此一来,美国不断刺激本国出口和投资外国经济体,一旦经济形势出现恶化或者滞涨,外国经济的通货膨胀也几乎无可避免。这样的行为,迫使全球为美国的经济债务买单,无疑对整个世界是极端不负责任的。

  对中国经济而言,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都有源源不断的热钱流入,外汇储备加速上升,国内的股票房产市场都持续走高,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更是在不断增大,流动性过剩很可能再次上演,通货膨胀已在所难免。而一旦美国经济进入真正的复苏上升期,伯南克必然将放弃量化宽松政策,市场利率会逐步重新上升,美元升值在所难免,大宗商品的价格回落,资产泡沫就可能随之破灭。到时,中国的金融市场也许也会迎来一轮巨大震荡。

  身为杰出宏观经济学家的伯南克,不可能不明白这背后蕴含的巨大风险和道德困境。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身份,他选择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也许只是无奈之举和学术心得;但身为政客,推出经济政策,并在这种时候出面接受《60分钟》的采访,绝对是经过一番利益计算和分寸拿捏后的结果。

  明年,奥巴马将会步入自己任期的第三年,而伯南克也将进入第二个任期的中间时段。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一个稳定发展的经济状况,即便不是高奏凯歌,也一定要让人民看到希望。在奥巴马任期内,美国人民最关注的问题已经不是国家安全,而是经济发展。不能解决国内高企的失业率问题,不能令股票和房地产市场重新振作,仕途受到影响和被政敌攻击,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国会山和美联储虽然在许多事情上都有分歧,但在这一点上却出奇地统一。就算不能得到一个长久的经济繁荣,短期内对市场进行刺激,也是一定要有的政治考量的结果。 

  面对国内经济形势的低迷,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也屡次受到各方责难。关于J.P.Morgan总裁杰米·戴蒙将会接替他的消息一时间也甚嚣尘上,虽然目前看来,盖特纳还不会立刻离开自己的财长位置。但毫无疑问,现在的美国,最需要的就是一针针对经济的强心剂。杰米·戴蒙的故事,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里向读者讲述。

发表评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