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文

李克强恩师为其开书单

2013年03月25日 07:53  中国新闻周刊 微博

  丰富的阅读与实践让李克强的视野与众不同。就任地方大员期间,他给河南带来一场头脑风暴,又给辽宁带去一双“眼睛”。

李克强李克强

  本刊记者/韩永

  “刚才你说的话,我怎么有‘有罪推定’的感觉啊?”

  3月17日的总理新闻发布会,在回答美联社记者“中国是否会停止对美国的黑客攻击”时,李克强面带微笑,语调平和,说了一个美国人耳熟能详的法律术语。记者席中发出会意的笑声。

  这是一个暗藏玄机的问题,预设了“中国对美国黑客攻击”这一事实。直接回答容易中招。李克强选择了一个巧妙的方式,四两拨千斤。

  河南省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厅级官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他对这样的反应非常熟悉。他回忆说,自己当年向省委书记李克强汇报工作,没说几句话,他就已经明白你要说什么。“一沓20多页的材料,他一扫一页,看完后马上拿出自己的意见。”

  这样表现的背后,除了天分,还有持续不断的学习——从书本中,也从实践中。

  李克强的书单

  在安徽合肥市徽州大道与红星路交叉口,坐落着一个院子,院门已被废弃,里面有两座大楼,围栏处锈迹斑驳。这是“红星路80号”,是李克强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

  当时,这个院子分前院和后院,前院是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办公的地方,后院是宿舍,中间有一个通道连着。一到做饭时间,过道上的煤球炉灶里,就飘出诱人的味道。

  李克强走在这个通道里,见了熟人打声招呼,有时还抱抱邻居家的小孩,父亲李奉三见了,忙说:“小心抱跌跤喽。”

  年少的李克强,留给邻居的印象是“话不多,不怎么调皮,特别爱学习”。有时候搬个凳子自己学,有时候跑到对门的李诚家里学。

  当时,大院里有一个由两间平房辟出的图书室,四五十平方米,藏书近万册,供安徽省文史馆馆员研究之用。李诚是这间图书室唯一的管理员,兼做出纳与采编。

  这个地方对李克强有着特殊的吸引力。“由于是北房,又书拥四壁,室内光线略显昏暗,但很寂静,与喧闹的院落形成反差,有些神秘的感觉。”李克强在《追忆李诚先生》一文中写道。

  有时候放学归来,李克强会悄悄溜进图书室,这儿看看,那儿翻翻。这儿没有一本儿童读物,多是线装书和旧版书,李克强不知所云,但他喜欢这一种氛围——“一种书香四溢的氛围。”

  在这个氛围里,50多岁的李诚每天端坐桌前,手不释卷,或执笔圈点,或颔首低吟,很有画面感。

  后来,“文革”爆发,小学和图书室都被冲击,李克强和李诚双双“赋闲”在家。李奉三钦佩李诚的学问,领儿子拜师,开始了长达5年的传道授业。每晚9时,李诚烧上一壶水,把脚放在一个不大的搪瓷盆中,开始给李克强讲国学、治学的方法以及古今轶事,每天近一个小时。

  李诚给李克强开了个书单,里面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四史”,还有《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等桐城派色彩的书。他反对李克强读《古文观止》之类的“村书”,也不主张他读后来人作的《中国通史》之类的书,说夹叙夹议太多。

  对李克强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吸收知识、奠定国学底蕴的过程,还是一个培养读书习惯、以书格人的过程。

  1974年,李克强去凤阳县东陵村当知青。他白天干10个小时的农活,晚上回来还看书。有一回替别人家烧火,边烧火边看书,火熄了全然不知。

  村民们对这个“又黑又瘦年轻人”的劲头啧啧称奇。李克强这时候看的书,史学类居多。

  进入北大后,李克强读书的渴望得到充分释放。他的同学何勤华回忆说,没有课的时候,李克强一早就离开宿舍,吃完早饭就去图书馆,除了午饭和晚饭之外,一直要待到晚上闭馆才离开。

  李克强此时所读的书,以法律、经济居多,为了学习英语,英文原版书也看一些。

  李克强很早就对经济问题兴趣浓厚。他看了很多经济学理论的书,茅塞渐开。同学何勤华写了一篇文章,说资本家只顾剩余价值而不顾亲情,李克强给他提意见说,最好看一下二战后西方资本运作的新情况。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李克强的施政思路中,有很多经济学理论的运用。

  李克强学习英语,简直就是一则励志故事。他自己制作了一个小本,正面是一个英语单词,反面是中文解释,死记硬背,认识的单词就翻过去,不认识的就看中文解释。“克强学英语的刻苦勤奋,现在的年轻人是无法想象的。”同学何勤华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走在路上也在背,上食堂吃饭排队时也在背,外出坐公共汽车等车时也在背。”

  工作之后,这个习惯依然延续。同事会发现他带着随身听,摇头晃脑学英语。他读英文原著,看英文电影,最常看的频道是CCTV-NEWS。有时候一家人在一起,也会用英文对话。妻子程虹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老师,专攻美国自然文学研究,是李克强学习英语的“贤内助”。

  良好的学习能力让他的视野与众不同,这在他担任地方大员时展露无遗。

  头脑风暴

  李克强在河南的第一个“施政纲要”,就引发了一场“头脑风暴”。

  2002年12月,李克强就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此后,他着手推出《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这是他在河南的“施政纲领”。王永苏是主要执笔人。

  他把河南省实现小康社会的路径,归纳为三条: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这个顺序,与河南传统的做法相差很大。过去,基于中央的要求和河南的省情,该省一直把农业放在各个产业的首位,说完农业,才会说其他的产业。现在,李克强把农业放在了工业和城镇化的后面,成了“老三”。

  那一年6月的一天,王永苏和省委副秘书长杨春雨一起,向李克强汇报这些意见,同时听他阐述。

  这是一个初夏的午后,窗外知了尖叫,屋内热气上升。李克强从办公室椅子上走下来,三人围成个半圆。李克强笑眯眯地,一如今年3月17日新闻发布会上的神情。

  杨春雨说,现在大家的意见是,中央把“三农”放在重中之重,放在第一位,河南放在第三位,跟中央精神不一致;另外,河南的省情是农业大省,重视农业是题中之义。

  这些意见分量很重:上不合国家精神,下不合河南省情,《纲要》何以立足?

  李克强身体微微前倾,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表达观点的时候喜欢带着手势,似乎为了增强力量,同时也控制节奏。

  王永苏慢慢理解了李克强的独特思路: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就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而且是为了更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只是路径跟过去不一样了:过去是就“三农”论“三农”,现在是跳出“三农”说“三农”,把“三农”放在一个大盘子里,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让农民转化为工人、市民,自己脱贫的同时,也让农村土地适当集中,农村的现代化则指日可待。

  李克强曾经测算过,在农村人均1.2亩地上做文章,不可能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也不可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即使人均5亩地也难以做到。必须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河南省社科院城市研究所所长王建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家庭联产承包确是一次对生产力的解放,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对生产力的抑制。

  “他是个系统的思维,把所有的问题放在一个系统里,谁在哪谁在哪,看在哪个地方着力对整个系统最有效。”王永苏说。

  理论上是这么说,但观念的转变非一日之功。这时候,李克强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纲要》完稿以后,他不急着发下去,他建议王永苏把理论界动员起来,让他们的研究跟省委的决策有机结合。

  农民进城,城里要有工作机会才行,这就需要招商引资。李克强提醒河南的干部,过去河南人老说自己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人均水平低,这不利于招商引资,以后要换个说法。“人口多就是市场大,基础差、底子薄都说明发展的空间大。中国叫‘发展中大国’,河南就是中国的缩影,为什么不可以叫‘发展中的大省’呢!”

  换个角度想问题,对于长期以来信奉“中庸之道”的河南人来说,可谓另僻蹊径。

  郑东新区建设,李克强又给了河南人另一个冲击。此地原是一个军用机场,占地两三平方公里,后来要搬走,郑州市有意引进港澳的资金,在原来的区域建一个“港澳新城”。向李克强汇报时,他觉得气魄不够,认为要建就要目光更远大一些。于是,规划重新修改,改名“郑东新区”,占地150平方公里。如今,郑东新区已成为郑州的地标。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李克强留给河南人的,是强化了城市意识。 

  农民进城与民生网底

  而在辽宁,李克强给中国这另一大省带去的新意,是在一个外界惯性认为的内陆省份,新辟了一个沿海开放带。

  2005年初,走马上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不久的李克强,沿着海边走了一圈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辽宁是一个沿海大省,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李克强对“沿海”有一个新的解释:不仅包括海岸线,还包括向内陆延伸最多100公里的腹地。“就相当于建一个距离较远的码头。”

  按照这个标准,分别离海岸线30公里、90公里和100公里的锦州、朝阳和阜新,都是沿海城市。

  这是一份让人羡慕的沿海资源:陆地海岸线占全国12%,14个地级市中,有6个在海边,全省三分之二的面积距离海岸线不到100公里。更重要的是,在沿海一些省份遭遇土地瓶颈时,辽宁沿海却存在着大片废弃的盐田和荒芜的盐碱滩。开发既不占用耕地,又成本低廉。

  有人说,李克强给辽宁带来了一双“眼睛”。这双眼睛里,有李诚早年的教诲,有东陵村4年的磨砺,有法律和经济学的专业积淀,更有扎实的一线调研。

  有时候,李克强会一个人坐火车去调研,连秘书都不带。

  2004年12月26日,抚顺零下29度。刚刚就任省委书记12天的李克强到该市莫地沟棚户区调研。他看到当地的墙体多处开裂,屋内的温度都在零下20多度,700多人共用一个厕所。这让他非常震惊。恶劣的环境让外地人避而远之,当地曾经连续5年没娶进来一个媳妇。

  当听说79岁的全国煤炭系统“技术状元”王文章已在这儿住了50年后,李克强热泪盈眶。他说出了一句至今让沈阳百姓记忆犹深的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们搬出棚户区,住上新楼房。”

  在今年3月17日的记者会上,李克强说:“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

  莫地沟调研4天后,李克强在省委九届八次全会上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这被列为该省“一号民生工程”。

  不到两年,辽宁省拆除棚户区1212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1931.5万平方米,安置棚户区居民120万人。“要住房,找克强”的说法不胫而走。

  在3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克强说,要编织一张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这一方面是为社会稳定考虑,同时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他承诺,本届政府下决心再改造1000万户以上棚户区。

  按照社科院在2011年发布的报告,中国已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很多人担心,中国会步拉美国家后尘,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的速度超过了城市的承受能力,出现了很多贫民窟。

  辽宁省一位退休官员说,城镇化与基本保障,代表了政府的两个执政方向,前者代表发展与效率,后者代表稳定与公平,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是摆在李克强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