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新浪尚品 > 谈资 > 正文

《朱镕基讲话实录》出版的幕后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8日 07:43 新浪尚品综合

  《朱镕基讲话实录》已经面市。书店内外,人潮如涌,新著上架,一抢而光!有购书者抚书轻呼“我们的总理”,有排队者高喊“前面走快点”。神州大地,今秋再掀“朱镕基热”。一个卸任已八年的前总理,为何如此深得民心,广受百姓爱戴?

环球人物201125期封面环球人物201125期封面

  人民出版社(微博)负责人和编辑讲述出版幕后故事

  朱镕基:一定要让老百姓买得起这本书

  本刊记者 许陈静

  2011年9月10日,中秋假期的第一天,北京秋雨萧萧,寒意袭人。从单位出来,繁华的路段,我们两位记者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拦到一辆出租车。一听去朝阳门,2.5公里的路,司机师傅有些闷闷不乐。然而走了一段,听到我们讨论的话题,师傅顿时来了精神:“你们是去采访朱镕基出新书这事的?能替我问个问题吗?他明年还会出书吗?再出,我还买。值呀!他写的都是大实话,不来虚的,那些宏观经济形势的大道理,他一说,我就懂了,还特过瘾。”

  我们心里一暖,深感此次采访非常有意义。“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朱镕基讲话实录》上市两天,销售火爆,这只是笼统的陈述;未来的销售总量,也只是抽象的统计数字;而随处碰到的老百姓,提到“朱镕基”3个字时脸上迸出的光彩,是对这套书最形象、最生动的注释。

  从1500万字里挑出120万字

  “我们有个由五六个人组成的整理该书的领导班子,忙碌了8年时间。作为讲话实录,也是逐渐形成的。”在9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如此介绍。8年,掐指算来,从2003年朱镕基退休起,这套书稿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就已经展开了。

  根据1990年发布的《关于对描写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出版物加强管理的规定》,有此资格的出版单位仅限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出版社。黄书元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书基本上都是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仅是近几年,就有《江泽民文选》、《胡耀邦传》等书在该社出版。朱镕基的著作,也没有例外。

  人民出版社经过慎重考虑,在2005年前后,指定副社长任超牵头,统筹负责朱镕基著作的出版工作。任超告诉环球人物杂志(微博)记者,第一天“到岗”的日子,他竟然没记住,当时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安排这套书的出版步骤,如何组织、调配人手。

  书一出版,任超就累倒了。记者联系采访时,他还在病中。他告诉记者:“总体上说,这套书的问世经历了这几个阶段:最初是资料整理阶段,中间是编辑阶段,随后还有装帧设计阶段、校对阶段、审阅阶段,等等。”其中,前期的资料整理,是历时最久、任务最繁重的。直到2010年,才转入文字编辑工作。

  “这五六年,我们社里前前后后至少有上百位同志,全身心投入这套书的编辑出版工作。”2名编辑参与前期资料整理和编辑,12名责任编辑参与后期书稿编辑,1名设计人员全程跟进装帧工作,校对、编审、出版和发行等方面的人员更多。

  选择什么样的人参与朱镕基著作的印刷,是很有讲究的。他说,“既要政治可靠,经验丰富,编辑水平过硬,又必须有热情,甚至得有体力,才能承担得起这项长期的、宏大的工作。所以不能光选老同志,得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参与进来。”除此之外,专业背景也要搭配。学政治的、学历史的、学中文的、学经济的、学法律的……挑人的过程,几乎把社里中青年编辑的毕业院校和所学专业,从头到尾筛了一遍。

  女编辑鲁静就是这样被选中的。她是历史学博士,在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室等多个部门工作了十多年。2007年11月,她被借调到“朱办”(朱镕基同志办公室的简称),参与第一阶段编辑工作。任超介绍她“这几年一直在该书编辑组负责”。

  翻开《朱镕基讲话实录》,《编辑说明》里介绍了参与编辑工作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成员。除鲁静和另外一名编辑外,其他人均在经济学领域有不同建树。他们的工作是高度细致严谨的——既然是“讲话实录”,所有资料都来自朱镕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批语。用黄书元社长的话说,“这几本书是讲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所以,搜集和整理的对象,主要是朱镕基出席重要会议和到地方、部门考察调研的会议视频、讲话录音、现场速记等。一遍遍看录像,一遍遍听录音,把他说过的话一字不漏地整理下来,仅此一项工作,就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全部形成文字后,总字数多达1500多万字。

  鲁静告诉记者:“在这1500多万字里挑选文章,如何取舍,是这4年中最棘手、最难解决的事。因为每篇讲话都体现了实字和真字。”朱镕基给工作人员确定了一个挑选原则:凡是重复的、已公开发表的、别人代笔起草的,一律不收。据此,鲁静等人开始了漫长的整理过程。“背后的辛苦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加班加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为了核对一个人名、地名或者一个数字,经常要到处查资料、询问当事人或有关部门,花费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

  不仅是编辑们看,当时年近八旬的朱镕基自己也非常认真地看。如今,回顾这段浩大的资料整理过程,鲁静觉得,能亲身参与其中,将朱镕基总理思想最精髓的部分呈献给广大读者,这是终身的荣耀。

  生命中最有激情的一年

  2010年,按照朱镕基的“原则”挑选出来的初稿,共计120多万字,送到了人民出版社12名责任编辑的案头。12个人分成了4组,每3人负责其中一卷。如何分组也是精心考虑过的:3人必须老中青结合,其中必须有一人是学经济的。

  学政治学的责任编辑阮宏波是最年轻的一个,出生于1980年。他被分到第三卷编辑组。起初,组里3人一碰头,发现没有真正懂经济的,赶紧跟社里报告,换了一个学经济的过来。“为什么一定要有学经济的呢?一拿到书稿就发现了,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经济。朱镕基被国外媒体称为‘经济沙皇’,不是没道理的,他的的确确是个行家。虽然他讲话深入浅出、简洁明了,但分税制、国有银行改革、国企改革等,都涉及许多专业知识。”

  老中青三代人的结合,则从另一个方面保证了编辑质量。“‘朱办’对我们的工作是放手和信任的。责任编辑从文字、标点,到内容、篇章都可以提意见,但一定得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所以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同一句话,老编辑看了觉得有问题,我们年轻人看了觉得没问题;或者,大家都对某个地方有疑问,但每个人的理由不一样。这时候,不同年龄段、不同经验的3个人,在一起争论就很重要。最终,会争出一个统一的意见,反映给朱总理那边。”

  按规定,图书的出版一般执行“三审三校制”。但《朱镕基讲话实录》在短短大半年里,就经历了十几轮编辑、二十几轮校对。人民出版社对编辑和校对的要求,只有最简单又最难的三个字:零差错。为此,第一轮,每组看自己负责的那一卷;第二轮到第四轮,为避免阅读疲劳,轮流看其他组的三卷;第五轮,再回到自己组的那一卷……直到最后几轮,“停下,站到自己的责任田上,牢牢把住,你们就是负责这一卷了,一个字都不许有差错”。有了这种“魔鬼式”的编校过程,今天,阮宏波已能坦然而自信地说:“我肯定,这套书做到了零差错。”

  对书的编排方式,在常用的“时间式”和“专题式”两种方案里,最终选择了“时间式”。即从1991年朱镕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开始,到2003年总理任期结束,12年的讲话,严格按时间顺序编排。“这样编排的最大好处,是能够清晰地看出朱镕基对中国经济全局的思考,也能看出他经济政策发展的全过程。如果拆分成银行、税收、国企等若干个专题,就会割裂了。”

  书名是朱镕基自己定的。“现在领导人的著作,很少再用‘某某文集’这类书名了,从上一本《朱镕基答记者问》到现在的《朱镕基讲话实录》,可以看出总理对书名的要求,还是简洁明了。”阮宏波说。

  今年年初,全书基本定稿,出了一批征求意见的样书,送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市相关领导审阅。“不少部委吃了一惊:这个朱总理会议上的讲话,怎么和我们部里存档的讲稿完全不同?一查,部委存档的是书面讲稿,但朱总理来了后,书面稿请大家自己看,他脱稿,就某个问题,即席讲话。”

  如此大篇幅的即席讲话,真实再现了当年的场景,很多都充满朱镕基特有的“火药味”,或是充满了“解密高层会议”的味道。对这些,朱镕基都没有避讳。书送到当年曾挨批挨骂的部委、省市或企业那儿,结果没有一个提出要修饰、要抹去的。有的部委和省市一字不改,有的部委和省市还主动提供当时的照片和其他材料。

  回顾这一年的编辑工作,阮宏波用了一个词——激情。“这是我生命中最有激情的一年。这激情来自于朱镕基性格的感染。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编这本书,是在靠近他的真话和真心,感受他的激情和深情。这激情也来自于巨大的知识收获。首先是学到了大量经济政策和经济知识,然后是看到他处理高层事务和个人事务的智慧。”至今,阮宏波依然常常读自己任责任编辑的第三卷,书上贴满了标签和便条,书下面还压着一个本子,密密麻麻写满了读书笔记。

  朱镕基亲自修改封面和结尾

  对比年初征求意见的样书和现在正式上市的书,有两处明显的不同,一是封面,二是结束篇。这两点,正是根据朱镕基本人提出的意见而改的。任超告诉记者:“4月份朱总理带到清华大学去的书,封面还是白色的,用的照片是一张他表情比较严肃的。后来,朱总理在我们装帧设计人员提供的十几个封面中,选择了现在这个,红色的,微笑的。”

  至于结束篇,编辑团队原先的构思,是以朱镕基2003年1月最后一次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的讲话《值得纪念的五年》作为结尾。“不但时间恰好合适,内容也水到渠成,完全可以收得住这套书”。但是,朱镕基决定末尾增加一篇他2003年2月在北京市看望一线公交职工时的讲话《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所有的修改完成后,2011年8月29日,人民出版社静悄悄地发了一条征订通知。当时,除了各地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外,几乎没有人留意到这条通知。10天后,9月8日,《朱镕基讲话实录》新闻发布会举行,除了出版方和学者,再没什么“大人物”出席。任超说:“朱总理对发布会的要求,就是不愿意有官员参加。他更关心全国各地同步上市,不希望北京上市了,较远省市或农村却买不到,那有失公平。所以,这次有些地方,书是空运过去的,确保同步上市。”

  然而,再怎样低调,再怎样静悄悄,《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上市,还是举国轰动。这一幕和2009年《朱镕基答记者问》问世时的情况非常相似。那次,征订通知发出后,起初各地书店报来的数字并不多,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几经考虑,觉得可以“搏一搏”,首印数便在市场报数的基础上扩大了两倍。结果,上市两天,蜂拥而来的订单比首印数还多出两倍。“我打个比方说,开始各地只要10多万册,我冒冒险,首印数放到25万册。然后,短短48个小时里,市场爆发出来的需求量竟然是70万册。还好当时多多少少是有心理准备的,在纸张、印厂等方面都留了一手。不然48小时内,我们怎么来得及加印?”迄今为止,《朱镕基答记者问》的销量已达到100多万册,有的媒体估计已经超过150万册。任超强调说:“最难得的是,这100多万册,基本没有团购的。一本59块钱的政治类图书,靠老百姓一本一本地去书店买,卖到了100多万册,这在图书市场上是非常罕见的,也是远远超出我们预计的。”

  有了《朱镕基答记者问》在前,今年对《朱镕基讲话实录》的销量是否有了更乐观的估计?对这个问题,任超沉思了很久:“这两本书,我们并没有刻意规划谁先出,谁后出,只是根据书稿本身的成稿速度来推出。客观上,《朱镕基答记者问》的成功,确实为后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朱镕基讲话实录》,我只能推测,它会接近或超过《朱镕基答记者问》的销量,甚至有可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书上市了,心愿了了,忙了6年的任超“想好好休息一下”。和记者谈了一会儿,就体力有点不支。这个中秋节,他哪儿也没去,一是好好养病,二是还要盯着书的销售情况,好随时调整。“当时《朱镕基答记者问》是单册,而现在《朱镕基讲话实录》是四卷,大规模加印时,难度更大,4本书的封面色彩、裁切都要一致,这就是很大的工作量。现在中秋假期,我们几个库房、几个印厂都没有休息,正在加班加点,往全国各地调货、发货。”

  说到这里,任超想起了另一件重要的事。“这4本书看上去比上本单册贵。《朱镕基答记者问》定价是59元,《朱镕基讲话实录》平装版是49元一卷,精装版是82元一卷,全套价格分别是196元和328元。但实际上,以平装版为例,为保证首次披露的272幅珍贵照片和30件总理手书影印件的质量,采用了双色印刷,平均每个印张的成本在2元左右,应该是标价60元才能挣钱。我们49元的定价算下来,每个印张1.5元,或许不会亏本,最多只有微利。我记得,上一本书,朱总理再三提的意见是,‘封面上的答记者问四个字要比我的名字大’。这一套书,朱总理再三提的意见是,‘一定要让老百姓买得起’。这句话,我们牢记在心。”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们能强烈感受到阮宏波说的那种“激情”。温和的鲁静、年轻的阮宏波、儒雅的任超,他们性情迥异,但谈到朱镕基这套书,他们几个人都散发出共同的光彩。也许,阮宏波的一段话,是对这种“激情”的最好诠释:“别的书,经常编完了就不想再看。朱镕基这本书,编的时候看了十几遍,可现在拿到书还想看。我的儿子才两岁,等他大一点,我一定要告诉他,去看《朱镕基讲话实录》。不是因为我参与编辑了,而是因为它值得!”

  朱镕基新书再现“铁腕宰相”风采

  领导人的书不仅对历史研究有价值,也会成为他的政治遗产

  新书再现“铁腕宰相”风采

  本刊记者 肖莹

  一套新书,在书店上架不到一天,封面和扉页便被翻得微微翘起;一辆上货小车,前几分钟还堆满成套新书,没一会儿就所剩无几了——对政治类书籍而言,类似的火爆销售场景并不常见,但《朱镕基讲话实录》(以下简称《实录》)一上架就出现了抢购。

  2011年9月9日晚7时许,位于西单的北京图书大厦(微博),顾客熙熙攘攘。在“特别推荐”的展架前,读者正里一层外一层地站着,专心翻阅着手上的新《实录》。更有人在看到展示后,径直找到站在展架旁的工作人员:“麻烦您,帮我拿一套。”一位中年读者在展柜前拿着4册书,左翻翻、右翻翻,怎么都舍不得放下,似乎囊中羞涩,最后只得问工作人员:“这个书,可以单卖一册吗?”工作人员愣了一下神,答道:“倒是可以单卖,但这个书卖得太火了,库房里已经没有存货了,所以如果单卖,后期配齐可能会有困难……”

  图书大厦工作人员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实录》是9月8日上架的,一天半时间,已卖出三四百套。据记者粗略统计,在30分钟内,有10余位顾客拿着《实录》在收款台前排队缴费。

  买《实录》的人,年龄、身份各异。

  在某建筑业央企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专程赶来购买《实录》的,一套留给自己,一套是替同事捎的。他说:“我一直就挺喜欢看政治类的书。两年前,我看过《朱镕基答记者问》,觉得非常过瘾,所以对这本书也格外期待,想在第一时间买回去看看。”

  一对年轻情侣告诉记者,他们是因为一次新闻发布会,对朱镕基这个真性情的老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看看书里“并非空话套话的发言”。男生还当即决定多买一套精装版,“送给父亲,他一定喜欢”。

  一位带着六七岁儿子的母亲抱着一套书准备去收款台付款。她告诉记者:“是我先生和公公让我来买的。朱总理在清华经管学院当过老师,我先生也是经管学院毕业的,清华校庆时提起过这本书,我家先生就一直等着,公公是今早看到人民日报登的消息了,特意让我今天来买回去。”该女士还说,朱镕基在他们家人的心目中,是一个特别务实、为民着想的官。

  据记者调查,《实录》在全国其他城市的销售情况也十分火爆。长沙的湖南图书城9月8日半天就销售了40多套,“购买者以中年人、白领居多”。而在济南的一家新华书店,《实录》的主要购买人群是政府工作人员、白领和老年退休人员。一位老人拿了一套书,喃喃自语地说:“这套书终于有了!”

  就《实录》一书的热销情况,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访了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他说:“在大多数民众的印象中,朱镕基是一个‘铁腕宰相’,相对严厉,在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这10余年里,成为了中国改革的主要设计者、参与者之一,是一个标杆性的人物。”

  竹立家认为,朱镕基在任时改革涉及面很广,如两税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等,而这些改革突出的特点是“说到做到”——改革措施能够落到实处。这可能是很多人对朱镕基的言论、谈话感兴趣,以及这次新书销售火爆的主要原因。“好话人人会讲,好理念人人会提,关键看能不能落实,要看能否让老百姓真正参与到改革中来,成为改革和发展的直接受益者。”

  据记者了解,当代领导人退休后出书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近些年,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前国务院总理李鹏、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钱其琛,以及前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刘华清等,陆续出版个人的专题日记、回忆录或其他著作。

  竹立家认为,领导人出书,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历史有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就是老百姓认可你,你为官清廉、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实事,在他们中间形成了一定的口碑;其次,是国家认可你,你在国家发展和转型的重要关头确实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个政治家,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两点,他的书不仅对历史研究有价值,也会成为他的‘政治遗产’,被人们记住并流传下去。”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做官当如朱镕基

  做官当如朱镕基

  詹国枢(微博)

  《朱镕基讲话实录》已经面市。书店内外,人潮如涌,新著上架,一抢而光!有购书者抚书轻呼“我们的总理”,有排队者高喊“前面走快点”。神州大地,今秋再掀“朱镕基热”。一个卸任已八年的前总理,为何如此深得民心,广受百姓爱戴?

  生于1928年的朱镕基,20岁参加工作,30岁被打成“右派”,40岁在学校当教员,到了50岁,才在国家经委某局担任处长。按说,“知天命”之年才是小小一处长,政治生涯也就差不多了!谁知一遇改革开放,朱镕基便如鱼得水,似鲲鹏展翅,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很快就由副局、局长升至国家经委副主任,又由上海市长、市委书记调至中央,短短十余年间,已官至中央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正可谓:朱镕基遇上了好时代,这时代也遇到了朱镕基。

  朱镕基做官,做得本色。本色者,直率坦诚,不虚伪,不矫情也。1998年3月,朱镕基当选国务院总理,数天后主持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秘书班子早已把讲话稿拟好,但朱镕基将稿子一推,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上万言即席讲话,激情澎湃,条分缕析,谈问题,谈原因,谈对策,谈要求,听得部长们屏心静气,心服口服。讲话毕,掌声轰然而起。

  朱镕基做官,挺有魄力。他喜欢当面批评干部,而且言辞激烈,让你下不了台。然而,事情过后,他就不再计较,该提拔提拔,该重用重用。2001年初,朱镕基在一个全国会议上对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严词批评,事后张维庆致信表示诚恳接受。朱镕基回复道:“维庆同志,我身为总理,实不相称,平生得失,点滴自知。上次会上失态,并非对您,实为有感而发,然大失分寸,至今歉疚在心。知我谅我,希勿挂怀。自当引以为戒。”

  朱镕基做官,非常务实。东三省破解“三角债”,国务院机构“大瘦身”,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几乎是办一件,成一件。他曾感慨:“我到国务院工作八个年头,深刻地感到,出个主意是非常容易的,定个政策也不是很难,但是要落实就难得很。要办一件事,不开八次、十次会议就没法落实。如果发一个文件,能兑现20%就算成功了,不检查落实根本不行。”

  朱镕基做官,目光敏锐。下面要想蒙他骗他,门儿也没有。他曾举一例:“不久前我到安徽南陵县去察看粮食仓库,在我没去之前,粮库都是空的,后来他们把一些粮站的粮都搬过来,摆得整整齐齐。连我都敢骗,真是胆大包天!”正因如此,他常常不打招呼,直接来到田间地头,察问民情,之后再询问当地官员,弄得那些弄虚作假者见了他就紧张得浑身发抖。

  朱镕基做官,公正廉洁。他说:“我一到上海工作,就信奉两句话:‘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就是说,老百姓并不是服我有多大的本事,而是服我办事公正。‘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下面的官并不是怕我严厉,怕的是我廉洁。屁股上没有屎,我行得正,坐得稳,我就敢于揭发你的歪风邪气。‘公生明,廉生威。’公正才能明白,廉洁才能有威信,我在上海工作时一直信奉这个道理。”

  朱镕基做官为何做得如此坦荡潇洒,踏实自信?除天资聪颖、知识渊博外,还在于他心地无私、敢爱敢恨。当过多年右派在社会底层受过种种磨难历练的他,对个人荣辱得失早已看淡,这反倒使他做事更加大胆,更加没有顾虑。朱镕基担任国务院总理虽只有一届,仅短短五年,但他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求真务实,成效卓著,在百姓中口碑甚佳。值此《朱镕基讲话实录》发行之际,撰此短文,希望各级官员做官当如朱镕基,莫负民众殷殷期盼也。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中国新闻周刊

分享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