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新浪尚品 > 谈资 > 正文

“汶川”重塑 创造了灾后重建史的“四川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2日 07:54 新民周刊

  三年后,在这片“废墟”中,震后的“汶川”即将完成重塑……“汶川”重塑,绝不是简单的“克隆”、恢复,而是处处体现出提档升级,和谐发展;“汶川”重塑,创造了世界灾后重建史上的“四川模式”。

北川老县城已成为人们参观的旅游景点北川老县城已成为人们参观的旅游景点

  有些灾难让人刻骨铭心。

  三年了,废墟还在,遗址还在。

  凝目片片废墟,有记忆的人们不禁潸然泪下。这泪是对人性的一次洗礼,这哭是对脆弱生命的呼号。

  同样的,有些奇迹却令人惊讶不已。

  三年后,在这片“废墟”中,路桥已经重建,民居已经重建,县府已经重建,广场已经重建,学校已经重建——震后的“汶川”即将完成重塑……

  眺望座座新城,心系灾区的人们不禁破涕为笑。这笑是对大爱的一次赞叹,这喜是对坚韧心灵的钦佩。

  唯有走访过灾区,你才能体会,何谓刻骨铭心,何谓惊讶不已。“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受灾面积,相当于西班牙整个国土,受灾人口比北欧五国人口总和还多。但三年,只是短短的三年,四川地震灾区从悲壮走向豪迈;三年,只短短的三年,在四川,悲情延伸震撼,坚韧缔造奇迹。

  2011年4月下旬,本刊记者历时五天,深入震后灾区采访,从经济、民生、文化等方面描摹灾后重建的巨大变化与成就。“汶川”重塑,绝不是简单的“克隆”、恢复,而是处处体现出提档升级,和谐发展;“汶川”重塑,创造了世界灾后重建史上的“四川模式”。

  羌鼓贾勇,羌舞驱悲!

  三年来,人们始终怀着一颗比天空还要宽广的“汶川之心”继续前行!(应 琛)

  灾区产业:震后重生

  地震之后,被迫重新洗牌的灾区产业,将以什么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经历过“经济地震”的新城,是否又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记者/应 琛

  重振

  踏上汉旺的土地。老东汽大门外的那座大钟,仍然停留在14:28。

  在地震遗址向南约3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座座白墙灰瓦新房,庭院内的绿树、小桥、流水,美得令人想停留下脚步——在无锡的对口援建下,漂亮的汉旺新镇已拔地而起。

  车行“锡旺大道”。“锡旺”,确实无锡带给了汉旺希望,并让这种希望一直延续着。

  “其实,我们都很迷茫,不知道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望着汉旺老镇已经坍塌的镇政府门口,回想起地震来的那刻,绵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应光不禁感叹地震发生后,内心的无助与茫然。

  是的,曾经的汉旺,因为东方汽轮机厂的进驻,成了整个德阳市首屈一指的工业重镇。2007年,汉旺镇GDP实现近38亿元。可以说,东汽,是整个镇上的经济支柱。

  “我的父辈,哥哥,姐姐都是东汽的员工。”东汽一分厂员工张扬欣告诉《新民周刊》。上世纪60年代,由哈尔滨和上海援建的东方汽轮机厂定点在了汉旺,创业者们携家带口涌进这个山镇。

  40余年后,东汽成了机械工业100强和全国三大汽轮机制造基地之一。号称“十里东汽”的东汽汉旺基地有正式工人7000多名,聘用合同工3000人左右,还有超过1万名离退休人员。以它为中心,镇上为其配套的企业达100多家。

  但一场地震,使得几代人的心血灰飞烟灭——东汽70%以上的厂房和全部围墙倒塌,职工及家属共308人遇难,1000余人受伤,2000余台技术装备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直接和间接损失达27亿元,成为此次地震灾区损失最重的央企。

  地震几乎摧毁了汉旺的工业体系,全镇经济水平锐降80%。东汽迁出,意味着汉旺必须跟从前的支柱产业道别了。

  “‘富人’走了,留下来的全是为富人提供服务的人群,所以媒体把东汽的外迁称为汉旺的‘第二次地震’。”罗应光说。

  但好在经过多年的工业发展,汉旺发展工业经济的基础还在,水、电、气等生产要素充足。

  因此,为了弥补东汽搬走后汉旺形成的产业真空,在援建方无锡市的支持下,汉旺建起了工业园区,借此,汉旺可以重振工业,由被动输血变成主动造血。

  记者了解到,位于汉旺新城南端的汉旺无锡工业园,规划用地2平方公里。未来该工业园将主要承接机械加工、环保设备生产、仪器仪表制造、物流等产业。

  “目前汉旺已经与东汽、二重、东电等重装企业达成一致意见,凡是在汉旺无锡工业园区入驻的机械加工企业,可优先与三大重装企业合作。”罗应光表示。

  据了解,今后作为交通节点,即将开建的成绵高速复线将进一步缩短汉旺与成都的通行时间,成兰铁路新干线通车后也将把汉旺到成都的行车时间缩短为1小时。而已开建的绵茂公路始于汉旺,途经九寨沟。

  再过几年,汉旺的交通格局将是,西北将直通九寨沟、阿坝红原和九曲黄河第一弯,向南将建成直达重庆经长江出海的快速通道。

  “谁会想到,曾经因为‘三线建设’而形成的交通死角,未来将成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而在此基础上串联起来的九寨沟——汉旺地震遗址——三星堆旅游线,将使汉旺未来的旅游业一片光明。或许,将来还能在此发展物流业。”罗应光低头沉思了一下,“所以,我们说危机有时会变成一种机遇,活着的人更应珍惜。”

  升级

  文化馆、图书馆、工人文化活动中心……去过上海的人来到都江堰市壹街区仿佛还能看到些许的“上海风情”。这个由上海援建的壹街区项目不仅外表美观、居住舒适,而且在都江堰人手中正在发挥它的配套功能。

  据都江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刚介绍,“壹街区”的规划是将上海文化元素与川西风貌相结合。有的建筑有上世纪30年代上海大世界的外形设计元素,而有的建筑则融合了上海石库门的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

  “例如,我们身处的图书馆主体部分则是由同济大学设计,将原青城造纸厂120米长的大厂房改造而成。”刘刚告诉记者,“以前这里造纸供人读书写字,现在上海将这里变旧为宝,建造成图书馆,也算是一种文化内涵的延续。”

  “都江堰定位已经明确”。不管是地理位置、资源形态还是发展方向,都决定了都江堰无法走工业第一的发展道路。

  作为成都市的水源涵养地和青城山—都江堰双遗产所在地,也是成都“龙门山旅游产业带”上的核心地带,旅游是都江堰的不二选择。早在地震前,旅游业就已经成为都江堰的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

  而震后除了继续发展旅游,壹街区还将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同时,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正在建立。通过与四川外语学院、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的合作,都江堰正逐步建立起一套城市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

  YBC(Youth Business Center)是都江堰青年(大学生)创业中心引入的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简称。通过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资源,为那些想创业的青年提供从咨询、辅导到资金、技术、网络等“一条龙”的支持。

  刘刚介绍说,引用这种模式,都江堰用来扶持18岁到35岁之间有创业愿望、好的商业点子,但缺乏创业经验、筹措不到启动资金的青年。“为创业青年提供3万元到10万元的无利息、无担保、无抵押的创业启动金,并配备创业导师。”

  就在不远处的上阳大道上,都江堰青年创业“孵化园”也吸引着创业青年们的目光。如今,在93个青年创业申请中已经有16个成功获得YBC扶持,解决就业200余人。

  转型

  需要再一次强调,重建不是简单复制。

  在汶川采访期间,记者更深地体会到了这些话的含义。从汶川县城的西羌文化街,到映秀镇的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再到水磨镇的禅寿老街,一条很有吸引力的地震带文化旅游线路已布局成型。

  旅游,一个很有活力和发展前途的产业,其服务产业的带动性特别强。在特定的环境下,旅游业是解决民生最广泛、最迅速和最有效的产业。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汶川县选择用旅游来统筹全县整体发展进程,创造“灾区变景区”的重建奇迹,对解决民生问题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据汶川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郭素梅介绍,与2007年地震前的经济统计数据相比较,除了投资以外,汶川各项经济指标都还没有达到震前的水平,但服务业的增加值却已经超过震前,就是因为旅游在服务业里面占了很大比重。

  在映秀镇,记者看到,安置房都是上下两层,上面居住,下面是门脸房用来做生意。随着全国各地参观旅游者的到来,居民的生意越来越好。在水磨镇的老街上,一位店铺老板告诉记者,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他这个月的收入预计比上个月会多3倍。据悉,水磨镇平日的游客在五六千,周末达到一两万。而今年春节期间水磨镇就已接待游客20多万人。

  “以前水磨镇没有正式打造旅游,更不具规模。地震后为了产业发展,我们实现了产业转型。以前这里是我们阿坝州的工业基地。为了要发展旅游,我们把这里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都实行了转移,合并到其他工业园区去了。”郭素梅表示。

  地震前,汶川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地震后,遭受重创的汶川县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借恢复重建之机实现全县的跨越式发展。三年时间里,围绕“精品景观、精典村寨、精致农庄”的发展方向和开展“观田园风光、赏藏羌风情、品农家风味”旅游的目标,汶川县逐步把每一个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旅游景点、把每一个生态村寨建设成为旅游景区、把每一个特色魅力乡镇建设成为旅游集散地,推进全域景区化进程。

  截至目前,201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旅游收入1320万元,同比增长689.27%和1636.84%;2011年清明节小长假,接待游客258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2.80万元……这一切,得益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汶川的居民收入比震前有了大幅提高。

  活着,为了更好地生活

  或许,外人无法切身体会到灾区民众那种丧失一切的痛苦,也无法完全感知他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但在灾区,他们已经习惯用爽朗的笑声、自信的眼神,诠释生者的幸福。

  记者/应 琛

  三年前,他们的命运彻底改变。

  如今,他们的命运重新定格。

  “最漂亮的民居,最坚固的学校,最现代的医院,最满意的群众。”眼前,一栋栋新居在青山绿水间错落有致;脚下,一条条公路在昔日的“生命通道”延伸。除了美丽如画的重建新貌让人惊叹,还有一组数据令人们心生温暖: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9月,两年时间的呕心沥血,7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29692个重建项目已开工99.3%、完工85.2%,概算总投资 8658亿元已完成7365.9亿元、占85.6%,圆满完成中央“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

  或许,外人无法切身体会到灾区民众那种丧失一切的痛苦,也无法完全感知他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但在灾区,他们已经习惯用爽朗的笑声、自信的眼神,诠释生者的幸福。

  走出心的废墟,生活还将继续。他们用三年时间驱除阴霾,建起新家,开始新生活——为了他们还活着。

  新生

  在离东汽不到10公里的德阳市区,有一个专为地震伤残人士提供帮助的康复中心,上千名在地震中肢体伤残的人在这里接受完全免费的假肢矫形服务。59岁的苏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位,三年前的地震使她的大腿失去知觉。

  在朋友的劝导和帮助下,苏阿姨来到了这个由德阳市残联和香港红十字会合办的康复中心。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右大腿完全没有知觉的她在装上矫形器之后又重新站了起来,并且开始学习走路。

  她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从最初不能走路到慢慢能走路,我知道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花了好多心血。第一次走的时候迈一步那个汗就顺着头发往下掉,老师都说‘你不要怕,一个老师扶不住你,我们会有两个老师跟着你的’,当时真的好感动。”

  在采访过程中,苏阿姨始终保持微笑,如果不仔细观察,几乎看不出来她是一位戴着矫形器的残疾人。现在,苏阿姨觉得自己很幸福,比起那些在地震中遇难的,或是那些才20多岁高位截瘫的年轻人来说,她已经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即使残疾,也能生活。我现在不仅要活,还要活得更好。不然就太对不起救我,关心我的人们了。”

  张琰是这家康复中心作业治疗部的一位医师。去年,刚从香港理工大学毕业的她就来到了这里。她说,一方面这里能给康复人士提供一个一对一的全人治疗,作业治疗专业毕业的她能在这里学到很多;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她是四川人,回来是为了一份感情。

  “我们康复中心比较注重以整体的人来看康复人士,希望能帮助他们从心理、社交等全方位融入社会,让他们的生活尽可能完全自理。”张琰告诉记者,康复人士来到这里,只要不是双手,装了假肢后的他们首先能在形象上得到很大的改善,从而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提振。另外,在功能方面,假肢比拐杖更方便,尤其是单腿假肢的康复人士,功能基本上能恢复到百分之七八十,甚至很多人能够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张琰说,很多来到康复中心的伤残人士都像苏阿姨一样,从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地震阴影也慢慢从他们心头散去。

  2010年8月,在这里治疗的部分康复人士成立了“春蚕画坊”的团体。他们利用空闲时间画年画,制作一些手工艺品,不仅能打发时间,康复中心还会联络销路让他们赚点经费。

  “画坊取意‘春蚕到死丝方尽’,作为‘5·12’的伤者,我们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获得了新生,这些年画作品就是我们获得新生的证明。”画坊的成员如是说。

  安居

  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夹道的油菜花开得正灿烂。这里便是重建后的都江堰市翠月湖镇五桂村青城东桂院安置点,村中一座座两层或三层的小楼错落有致。浅粉与蛋黄相间的墙壁,青瓦铺就的尖尖屋顶,与屋旁木栅栏里的红花绿草,构成了一幅清新美丽的图画。

  一家村民屋外的盆景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进屋里来耍嘛!”看到记者一行,这家的主人从屋内探出身子,热情地邀请记者进屋。

  浅色瓷砖铺地,洁白的墙壁,浅米色的窗帘,月白色饰有传统文化图案的转角布艺沙发,郑道祥家的客厅清爽明亮。而厨房里同样干净整齐,双门冰箱、抽油烟机、热水器等电器一应俱全。

  这幢两层新房的主人是郑道祥,今年57岁。如今郑道祥家上下水、电、天然气、电话和光纤宽带均已接通,楼上楼下共有160多平方米,家里五口人住着很舒服。他笑着对记者说:“说真的,现在我们这里的环境比城里还好。天然气加水电费每个月才一百多块钱。”

  郑道祥介绍说,现在村里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村里的环境比以前干净多了。“住进了新房,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也愿意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点花草、搞搞绿化,把农具收拾整齐,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这样才能保持好我们的环境嘛。”

  看得出,他很满意现在的居住条件。原来在地震发生的时候,郑道祥家里的平房倒了一间,其他几间屋顶上的瓦片也都震掉了。在板房中住了几个月之后,他们一家就搬进了新房。“这套新房总共花了20万元左右,其中政府补贴了9.9万元,自己出了一半。”郑道祥告诉记者。

  据了解,翠月湖镇五桂村位于聚青线两侧,幅员面积3684亩,人口2435人,720户。“5·12”大地震该村688余户房屋受损。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加快新农村建设,该村实施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现还耕土地127.4亩,新增土地面积110亩;全村155户利用农户使用集体土地使用权证贷款,实现贷款583万元,有力促进了安置点统规自建建设。

  “每人平均能获得2万元的重建资金,再加上国家层面对重灾户1.6万到2.2万元不等的重建补助,这样每家就至少有8万至10万的建房资金。而我们这些房子的成本,大概是不到800元每平方米。也就是说,有了这些资金,老百姓建一个一百平方米的新居是没有问题的。”翠月湖镇镇长杨云飞说。

  其实,“5·12”特大地震前,村民们住得比较分散,相互走动得比较少,现在集中居住,来来往往的机会就多了。在这里,每家每户有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去年冬至之前,邻居们就分成几组,有的买肉,有的洗菜,有的做饭,一起准备。到冬至那天,在楼前的空地上摆了十几桌,大家凑在一起,吃得很热闹。

  如今,郑道祥专心做起花木生意,一年下来,人均可以有1.5万元的收入。除了花木生意,村里逐渐热起来的旅游业也给郑道祥带来了新的机会。

  “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离郑道祥家不远处有一块“开心菜地”,湿润的泥土中整齐地种着绿油油的青菜。菜地的旁边,是一块健身园地,配备有几种简易实用的健身器械。穿过一条干净的水泥小路,来到一个小小的中心花园,白的玉兰,红的桃花,开得分外娇艳。

  乐业

  幸福的生活不只是住上了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

  2011年3月,经过装修,绵竹市金花镇玄郎村的农家乐“玄郎人家”重新迎客。老板刘小蓉在门楣上挂起“党啊比母亲还伟大”的牌匾,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农家乐是绵竹市金花镇玄郎村在“5·12”震后重建中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刘小蓉告诉记者,和她同时期开设农家乐的如今几乎都已不干了,她却硬是闯出了一些名气。不仅“玄郎人家”,就连刘小蓉本人,如今都已名气在外,随行的德阳市外宣办的工作人员都极力推荐她为采访对象,理由是“她有很多经历”。

  刘小蓉是四川省绵竹市金花镇玄郎村人。如今的她,在自己两层的小楼房里经营着“农家乐”,每天招呼客人、迎来送往,过得忙碌而充实。其实,她并非天生的经营家,也不是生意场的“老手”。

  事实上,在2010年3月28日之前,她都“一直在家”。2008年,金花镇打造玄郎沟风景区,刘小蓉与丈夫拿出多年的积蓄外加借来的几万块钱,修了一座几百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准备经营“农家乐”。然而,地震的到来使得他们的新家化为乌有,更让她失去了丈夫。“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今后自己和儿子怎么办?”

  好在村上、镇上的干部每逢节假日,都会带着礼物去看望她;村里在山下安置点分配宅基地时,将牌坊入口处最好的位置留给她;修建房屋时,镇党委书记向军亲自帮她联系施工队,镇上还为她解决了1万元的特殊困难补助;许多好心人为她送来了生活费……为表达感恩之情,刘小蓉在修好的新房门楣上挂起了“党啊比母亲还亲”的牌匾。

  2009年初,刘小蓉主动到驾校报名学习驾驶技术,拿到驾照后,她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一边跑运输,一边忙着重建家园。2010年春节,刘小蓉和儿子搬进了180多平方米的两层新房。为了还清盖房的借款以及供儿子上学读书,刘小蓉又萌生了经营“农家乐”的想法。一番收拾后,刘小蓉的“玄郎人家”在2010年3月28日开业了。

  40岁的她带领着五六个好姐妹铺开一个“大摊子”。无论是老板、厨师,还是服务员,“玄郎人家”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由这几个女人在打理。刘小蓉形容自己现在的生活只用了一句话,“晚上躺下就睡,站起来就继续向前走。”

  现在,“农家乐”生意十分火爆,许多客人对她家很有特色的山野菜、山腊肉、竹笋鸡赞不绝口。一个月下来有四五千元收入,听话的儿子也考上了大学。

  当记者问到,为何还不重新找个对象,这位漂亮的单身老板娘宛然一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我要把农家乐规模扩大些,越办越好,还要供儿子读完大学!”

  村主任孙秀华告诉记者,除了“农家乐”,现在村里还开设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既服务又合作生产,农民将他们的土地全部集中到合作社,他们就是股东。“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这里的人都上山搞管理了。我们有猕猴桃基地,450亩猕猴桃今年要完成。我们还有800亩的剥壳核桃和1100亩竹笋。今年,我们村要达到人均1万元/年的纯收入。”

  “山上有银行,山下美家园,生活比蜜甜”,异地重建后的玄郎村重建成效显著,行走在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川西民居中,大家感叹,标语牌上的口号已经成为玄郎村352户村民的真实生活写照。

  传承与融合

  18种文化遍布四川灾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冲击和融合的意义比“湖广填四川”和“三线建设”所带来的冲击和融合更具体、更深远。

  记者/应 琛

  三年过去了。灾区的文化重建显然是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重建到底给四川留下了什么?

  在走访灾区的过程中,所到之处,记者深切地感受到灾区人民对文化重建、文化生活的企盼,也感受到四川当地文化与援建方地域文化的融合。

  从上海援建的都江堰,山东援建的新北川到广东援建的映秀镇……一座座科学规划、重现风情的新县城生机勃勃。除了“东莞大道”、“锡旺大道”、“飞鸿广场”等地名地标融入了当地百姓对援建省市的感恩之情外,在保留四川当地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对口援建的公共文化设施无不融入了援建省市的地域文化元素。

  三年后的今天,四川当地民族特色文化在保护中得以传承,在融合中正实现着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四川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开工率达99%,重建项目完工率达88%,文化产业项目完工率达90%,文化遗产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完工率为74%,文化市场服务网点全部恢复。

  特色羌族文化

  北川自古是羌族聚居区,总人口16.9万,其中羌族人口近10万人,占总人口的近六成,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有着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羌族文化遗产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在惨烈的5·12大地震中,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400多件羌族文物悉数被毁,且大量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由于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年长者口授身传来传承。熟知羌族技艺的传人遇难可能就意味着很多重要的文化因子从此“断了香火”,中国羌族文化一度面临着绝响的威胁。

  母广元,71岁,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文化传承人。“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母广元在北川县城的家成为废墟,还经历了3位亲人遇难、女婿自杀的多重打击。这位坚强的羌族老汉艰难地从伤痛中站立起来,投身到羌文化的抢救工作中,用他洪亮的歌声和风趣的解说传承着羌文化。

  青峰翠谷,鲜花争艳。一片片果林,一栋栋羌族石砌碉楼,一排排红灯笼掩映其中。伴着和煦的春风,记者日前走进了美丽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北川县曲山镇石椅羌寨。震天的鞭炮和欢快的锣鼓声把记者一行迎到漂亮的山门前。没等进门,记者们的手腕上就被一群热情的主人系上红色的“吉祥带”。

  “远方的贵客呃,欢迎你到羌寨来嘛,请你歇一歇,喝杯甘甜的羌家酒……”远远的就飘来一阵歌声,母广元身着羌族服饰,站在石椅羌寨门口,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石椅村,又称石椅羌寨(羌语称“拿巴日格”),位于北川老县城东,紧挨地震遗址博物馆和唐家山堰塞湖,因这里有一把神奇的天然石椅而得名。震后的石椅村人认识到,必须重振古羌文化雄风,让羌族文化带动旅游事业,以旅游业带动村里经济的发展。在大力打造羌族文化的过程中,石椅村不仅修建了具有羌族特色的建筑房屋,而且还用服饰和歌舞等形式,向游客们展示原汁原味的羌族文化。

  2009年7月,带着用羌文化为群众致富增收的念头,母广元受聘来到了北川曲山镇石椅羌寨,负责传播羌族文化和礼仪,每天过着充实又忙碌的生活。他说:“石椅羌寨成立了文化旅游公司,前来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像今天就有300多名客人要到羌寨来。我们要用羌族的传统礼仪迎接远方的客人,举行古老隆重的进寨仪式。”

  闲暇之余,母广元最喜欢的便是向姑娘小伙儿讲授羌族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以及礼仪等。此外,他还广泛地搜集整理了羌族民间情歌,并汇集成书。他告诉记者:“羌民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羌族子孙,我有义务将羌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如今,这座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石椅羌寨”寨门就是在母广元的指导下修建而成。

  据石椅村村主任陈华全介绍,村民们还在文化广场规划区新建了一栋面积为1000余平方米的羌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和羌族文化培训基地,其中有能容纳百人以上的会议厅、羌族歌舞训练厅以及羌绣等非物质文化实物展厅和羌族历史文化讲座室。

  陈华全表示,震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老的羌文化,“像石椅羌寨这样,发展旅游业带动村民致富的同时,也发扬羌族文化,两者互相促进,何乐而不为呢?”

  暮色将至,炊烟四起。记者了解到,如果晚上有客人留宿的话,寨子里就会是一片欢腾热闹的景象:熊熊的篝火燃烧着,身着羌族服装的姑娘小伙儿们会围着篝火热情起舞,清脆高亢的歌声伴随着原生态的锅庄让人置身于最纯粹的羌风羌韵里。

  18地多元文化

  特色的羌族文化在抢救与保护中继续传承。

  而对口援建,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独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殊机制,也为灾区的文化重建带来特色鲜明的文化融合。

  在无锡援建的汉旺新镇,粉墙黛瓦、马头墙,这加入了江南水乡元素的建筑风格意外地与这片山清水秀相得益彰;“一铺养三代”,本是广东商人的千年商经,但汶川县水磨镇家家有铺面,形成了前店后居的新格局,在藏羌风情流淌的小镇广场上,黄飞鸿的塑像还是让人看到了佛山援建者所特有的汉族文化;由上海援建的“壹街区”里,很多公共设施和居民区都融入融合了上海石库门的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江油市李白纪念馆、李白故居在地震中受损严重,河南援建者在展示区内新增了“杜甫堂”,续写李杜所代表的源远流长的川豫情谊;在新北川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入口处,山东石敢当与羌族碉楼隔街呼应……

  无疑,援建地各自多元的文化给地震后的四川带来了新的惊喜。来自东部和中部地区的18个省市与四川18个重灾县结成对子,在保留四川当地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对口援建的公共文化设施无不融入了援建省市的地域文化元素,京派文化、海派文化、齐鲁文化、江南文化、燕赵文化、潇湘文化、中原文化等在巴蜀大地开花结果,异彩纷呈。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绵竹年画南派木版年画的发源地——“新年画村”孝德镇大乘村的援建者正是苏州。苏州桃花坞与绵竹同列我国四大年画之乡,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抢救与保护绵竹年画的过程中,四川绵竹和苏州桃花坞两大年画流派的传承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从文化相亲到文化相容,通过“年画上墙”工程的启动,大乘村农居整体进行风貌改造,建筑体现川西民居特色,均为白墙、灰瓦、翘檐,墙面上展示着三国故事、二十四孝等主题的绵竹年画。2009年3月,绵竹年画工作者组团到苏州,与桃花坞年画举行作品联展;2010年2月,7位桃花坞年画艺人带着60余幅苏州年画精品,在第九届“中国·绵竹年画节”上与绵竹年画联袂展出。

  此外,在年画老艺人陈兴才的带领下,年画产业建设开始兴起,年画家庭作坊增至百户,从事年画产业的人员增至200余人。通过将农房重建与乡村旅游、年画产业建设结合起来,大乘村成为绵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苏州桃花坞和四川绵竹木版年画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绵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应光对两种年画有十分深刻的认识,“绵竹年画产品更多地作为礼品和实用品进入了消费市场,绵竹年画产业也已形成多元特色。从这一点上来说,绵竹年画的传承、创新和应用值得苏州桃花坞年画借鉴。但在从业人员的艺术功底、刺绣技艺、年画装裱以及年画产品的品牌和市场意识等方面,桃花坞则发展得更好。”

  18种文化遍布四川灾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冲击和融合的意义比“湖广填四川”和“三线建设”所带来的冲击和融合更具体、更深远。

  正如成都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在与记者聊天时说的那样,这次对口援建中最了不起的就是文化大融合,“虽然表面上看是一些城镇重建、产业重建,但中华民族其他地域文化几乎都集中地融合到我们灾后重建当中来了,这种对口援建带来的文化影响力,特别是附着在建筑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对四川文化的多样性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标签: 汶川 地震 重建
发表评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