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文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新浪尚品 > 谈资 > 正文

商业周刊:伯南克和盖特纳在反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5日 16:17 新浪财经

  最新一期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于2010年12月6日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标题为“伯南克和盖特纳在反击”。文章向读者介绍了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和财长盖特纳,在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时是如何与反对势力抗争,为美联储新政辩护,并维护美联储的独立性。

2010年12月6日出刊的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封面2010年12月6日出刊的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封面

  美国政坛上月出现不少新情况。经济问题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议题,特别是针对经济的新政策所引发的各界评论声势越来越大。民主党人在中期选举的失利,使政府要坚持推行既定政策困难重重。奥巴马虽向新当选的共和党议员领袖们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们在当月末会面,但这也无法阻止胜选者对经济政策的猛烈抨击。

  盖特纳尚未意识到平静局面已被打破。当他11月4日与伯南克共进每周一次的午餐时,新一轮争斗已在酝酿之中。这一回的目标是伯南克。

  伯南克和盖特纳未透露他们在午餐上谈论的内容。有官员称这是例行会面,而财政部称,两人面谈时只有一项内容禁止涉及。伯南克表示,他不向盖特纳发表任何货币政策的见解是因为两个基本理由。一是出于对美联储的基本独立性的尊重。二是因他不是每天都指望货币政策呼吸和生存之人。

  两人聚会原计划在周初的时间,但因美联储在选举日当天召开为期2天的会议而推迟。如此更改时间表无意间让伯南克置身于政治漩涡中。伯南克在美联储会议上抵制了美联储堪萨斯分行行长Thomas M. Hoenig提出的反对在未来8个月内,再以6000亿美元购买长期国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意见。新政策旨在提振衰弱的经济,使9.6%的高失业率下降,防止经济长期低迷,出现类似于日本1990年代因不动产泡沫破裂遭遇的通缩。

  在奥巴马8140亿美元刺激计划的影响逐渐淡出,共和党人不愿意增加开支,总统现在只有指望美联储来支撑复苏。美联储官员表示,他们感到有责任采取行动,努力降低高失业率,增加处在很危险范围的低水平通胀。在短期利率已接近零时,他们寻求以采取非传统的购买国债做法降低长期利率。此举已遭到来自 德国和巴西官员的抗议,两国担心此举会贬低美元价值,使两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更昂贵。伯南克和盖特纳预计,在韩国举行的G20峰会上,他们会遭遇更多抗议。但令两人始料未及的是国内抨击的严厉程度。

  由茶党支持,意在竞选肯塔基州参议员的共和党候选人Rand Paul发动的反对美联储的政治攻击在缓慢形成。当伯南克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时,反对势力反应很迅速。印第安纳州众议员、可能成为2012年总统候选人MikePence,指责美联储以人为制造通胀方式,让经济出现严重问题。而前阿拉斯加州州长佩林(Sarah Palin)这位共和党的茶党阵营非正式领袖,数天后在Twitter上发帖称美联储在凭空想象印钞。

  她上月初在凤凰城的演讲中更直接地提高了针对伯南克的敌意。她要求在伯南克的为刺激经济而注资的做法,在尚未形成长期高通胀之前要尽快结束。主要由共和党人的经济学者、理财经理和前政府官员组成的23人团体,11月23日给伯南克发出公开信,辩称央行购买国债的行动加大了货币贬值风险。而参众两院共和党的4位领袖也给伯南克写信,对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长期通胀,和潜在出现人为资产泡沫的购买国债行动表示深刻担忧。

  此后,伯南克和盖特纳发现,他们在决定美国经济、奥巴马总统和美联储命运的争论中,深陷与共和党人和茶党的激烈对抗。有共和党人的反对者想剥夺美联储推动就业的职能,让其只负责价格稳定。而另有反对者的态度更激进。参议员RandPaul与其父,众议员Ron Paul甚至辩称要取消美联储。据《彭博新闻社》在10月7-10日期间进行的全国调查结果表明,41%的共和党人和55%的茶党支持者相信应取缔美联储,或对其进行大改革。

  对渴望像前任主席那样,拥有解决经济问题的自由和灵活性的伯南克来讲,以上攻击形成了窒息性卡环。美证交会(SecuritiesandExchange Commission,SEC)前主席利维特(ArthurLevitt Jr。)认为,共和党人把伯南克当成了攻击奥巴马的替身。他们知道这样做会让奥巴马尴尬。

  当美联储本月初公布了3.3万亿美元紧急贷款接受企业、资产购置和其他美联储在自大萧条以来最糟的金融危机中,有助于支持市场项目的细节后,攻击者有了更多把柄。

  然而,公布的细节并无多少让人吃惊之处。全世界都了解,美联储在历次危机中都扮演着囤积坏账最终仓库的角色。公布材料中的最大新奇之处,可能是 在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最终从美联储借款240亿美元的高盛公司,其总裁曾自称公司无需政府挽救就可继续生存的内幕。另一惊奇处是一些欧洲大银行也列在美联储计划的最大受益人中。

  所有这些材料对金融分析师的吸引力会比普通公众更大,但这仍不足以让批评人士停止针对伯南克的攻击。RonPaul指责称,美联储只防止了让罪有应得者受到冲击的衰退,这批人在吹爆泡沫的同时而又获得巨额利润。

  针对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仍有许多争论。有蔑视美联储政策的匿名资深银行家称,伯南克误读了市场的心理,引发了降低美联储抵御通胀可信性的 风险,尤其是在赤字如此之高之时购入国债。然而,一些共和党人承认,部份对伯南克的指责是在混淆政治和政策。有政界人士表示,共和党内存在一种感受,认为从目的和意图来判断,伯南克就是政府内阁官员。这似乎毫不在乎已是共和党人,并由前共和党总统布什任命的伯南克的事实。以往政治不涉及美联储制定政策的传 统似乎现也被打破。

  曾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现在华盛顿布鲁克林学会(BrookingsInstitution)任职的Martin Neil Baily表示,美联储需要有可尽快自主采取行动的自由。它所做的决策不应受政治因素干扰。

  伯南克和盖特纳是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高峰期铸就了稳定关系。盖特纳时任美联储纽约分行行长。两人与前财长保尔森 (HenryPaulson)携手,利用美联储的资产和纳税人资金支撑金融体系,挽救了经济免遭再次大萧条。盖特纳认为,3人认同的主要东西是,大家都有 过恐慌时期的经历,努力共同制定一套能控制衰退,清除日后混乱局面的策略。这是一种任何人在经历磨难后自然会形成的关系。伯南克评价盖特纳时称,"他让人感到巨大的激情。他所做的正是我坚信应做的事情。我们之间有着众多互信"。

  两人有着共同气质。他们在实用和政治之间必定选择前者,他们不从品鉴公众对自己作用的评论。奥巴马的顾问DavidAxelrod称,盖特纳在此环境下是个只关注自己工作的独特人物。伯南克也有着相同的态度。同事们将两人都视为不受政治控制的人物,而这种特征在华盛顿不总会受欢迎。盖特纳在升任财长后,把自己的政治立场共和党转向了中立。曾任美联储副主席,现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Alan  Blinder表示,他搞不懂伯南克会在缺少政治根基和信条情形下,竟然成为共和党人。

  因在维护经济政策免遭政治干预上形成的密切关系和共同利益,伯南克和盖特纳常彼此相互关注。即将离任的参议院金融委员会(Senate Banking Committee)主席Christopher  Dodd认为,两人还在避免被人视为政治联盟。他们是在相互补充,利用各种政策手段巩固目标,而不让外人感到他们在同一条船上,而是以两条船实现殊途同归。

  当财政部去年2月忙于抵制要政府接管各大濒临破产银行的呼吁时,伯南克选择支持盖特纳。而后者的想法是,在决定提高资本充足率之前,让各大银行通过美联储制定的应力测试。盖特纳的设想虽胜出,但此前他曾遭遇总统智囊团不少成员的质疑,其中包括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WhiteHouse 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席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

  奥巴马还接受了盖特纳的建议,任命伯南克而不是萨默斯担任下届美联储主席。有官员表示,当经济依旧疲弱,投资者对伯南克的信任度更高的情况下,盖特纳会感到此时不是变更美联储主席的最佳时机。当去年1月参议院对伯南克留任的建议有看法时,盖特纳开始与各位有异议的议员进行电话沟通。财政部前首席 经济学家,上月刚回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教书的克鲁格(AlanKrueger)称,盖特纳在劝说不愿意支持确认伯南克继任的参议员上起到重要作用。

  在整年的金融改革讨论中,盖特纳-伯南克两人的关系更稳固,这才使得奥巴马能够在今年7月签署金融改革法案,使之成为法律。在盖特纳的指挥下,政府在竭力摆脱国会控制美联储独立性的努力,而伯南克也表现的比以往更强势。

  据全球最大债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席执行官默罕默德埃里安(MohamedA. El-Erian)的看法,伯南克和盖特纳成功地避免了又一场大萧条。两人还会在避免经济长年不景气上获得成功。

  但现实的风险是,政治攻击可能会使政策在完全发挥作用之前就被削弱。在预料到美联储的举动后,市场长期利率也随着抨击势头增加而上升。推升这股势头的部分原因,是投资者担心,伯南克在美联储的同事会抵制他的思想,即暂停购买国债,或至少在明年中期失效时不再继续购买。美联储货币政策事务部主任VincentR. Reinhart认为,如此态势会增强美联储内部反对派势力,伯南克将面临更困难时期。

  然而,伯南克和盖特纳在反击外界抨击时并无多少手段。作为提倡美联储独立性的伯南克,在执行奥巴马的指令时不想被外界了解,而奥巴马顾问团队称白宫也以同样理由对待,他们认为此问题的影响不大,而把总统拖入争执中只会增加危险性。因此,伯南克在驳斥共和党人针对短期节俭预算的言论时必须十分谨慎,尽管他认为这些人的策略会伤及经济。若他对抨击做出回应,那将有被视为是奥巴马支持者的风险。

  作为前央行的金融人士,盖特纳很同情伯南克的担心,并不愿意公开评价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行动。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暗示美联储推行货币贬值政策后,盖特纳仍遵从此规则。盖特纳在高调赞誉了前主席后表示,后者的评论既未精准描述美联储的政策,也未说清楚财政部的政策。他在接受《彭博新闻社》电视访谈节目时警告共和党人,不要让美联储蒙上政治色彩,并称政府会反对任何想要剥夺美联储维护就业职能的努力。他还称,让政治远离货币政策非常重要。

  奥巴马现处在很敏感的位置上。他也想保护央行独立性,避免陷入伯南克是他的经济手段之一的争论中。结果是,直到在韩国举行的G20峰会前,奥巴马在回应一些官员对美联储的攻击时表现的支支吾吾。他的辩护甚至不像包括美联储前主席利维特在内的一些人那样理直气壮。他在上月初出席G20峰会前造访印度时表示,美联储本身就是独立的,它无需听从白宫指令。

  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做了数月准备的美联储官员表示,他们未想到新政会招致如此多的激烈抨击。为回击这些抨击,他们敦促赞同新政的经济学者们在媒体上发表看法。伯南克同时还到国会向参议院金融委员会通报了情况。他辩称,购买国债是货币政策的一种自然延伸,是让长期利率下降、促进增长和防止通缩的方式。美联储前副主席Blinder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支持伯南克的做法,称购买国债是让“货币政策工具多样化”(garden- varietymonetary policy)的做法,并给攻击美联储的批评者贴上冥顽不灵的标签。

  但是,茶党人佩林也在《华尔街日报》上刊文警告,美联储在美国陷入更深债务负担之际启动印钞的行为,有着清晰、现实危险。有民主党顾问建议政府不应卷入争执。他们认为,应对佩林的言论进行反击,并称,有评论此重量级问题的可信度的人极少,佩林显然不在此列。佩林对此评论默不做声。

  经济虽有向上迹象,但它尚未达到摆脱引力的速度。今年前3个季度的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在2%,对解决就业问题无所帮助。若失业率升至10%,消费者和企业的脆弱信心可能会丧失,让经济再次滑回原地。这正是伯南克要努力阻止的危险周期。这也是为何美联储不顾外界非议而选择采取行动的理由。

  伯南克不会忘记日本的教训。伯南克和盖特纳都认为应避免日本悲剧在美国重演。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Mark Gertler称,当前面临的风险是像日本那样的长期经济不振。两人对此都看的很清楚。盖特纳曾于1990-1991年间,作为美财政部驻日代表在东京工作过。他能讲日语。他在后来不同的时期都撰文批评日本的货币政策,指责日本央行在处理通缩问题上优柔寡断。他曾建议日本央行通过购买国债来抵消减税的影响。但后者未采纳他的意见,部份是担心此举会影响央行的独立性。

  盖特纳强调美国不应走到日本的老路上去。他自称在危机初期采取的行动,比世上包括日本在内的任何主要国家都果断和迅速。全美一些最大的银行资本都已经过重新调整。企业在裁员和关闭过剩产能的行动更敏捷。政策制定者们同时也提高了应变速度,美联储在2008年底时已将短期利率降至接近零,总统在入主白宫后立即推动经济刺激计划。盖特纳称,若从现在看未来,美国金融和非金融业企业的资产结构比日本同行要健康很多。

  尽管情况有改善,但经济尚未出现可自我持续的复苏势头。今年二三季度增速下降让伯南克和盖特纳感到吃惊。与日本情形相同,美国的借款人因身负重债行动仍乏力,而银行又对放贷持更谨慎态度。盖特纳常挂在嘴边的警告是,政策制定者不应提前撤出刺激手段。而这正是日本在1998年时采取的行动,即提高增值税,以解决赤字膨胀问题。此举让经济重回衰退。盖特纳决心避免美国重演这一幕。若获胜的共和党人坚持要大幅削减短期预算,他已做好了反击的准备。

  现在,美联储的独立性,以及它是否愿继续做已承诺的事情将面临考验。有重量级说客,前共和党议员认为,美联储不想与国会中的任何一党发生重大冲突。外界疾呼也不会导致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取消,但它会影响美联储未来继续采取此政策。

  美联储前理事迈耶(Laurence Meyer)预计,央行购买国债要达到1万亿美元后才会罢手,这超出原定的4000亿美元计划。若形势变糟,通缩隐现,预计伯南克会更有创造性。美联储官员一直在谈论着对长期利率设定具体低水平的可能性,尽管尚未决定去做。若经济一直低迷,原定的如意想法可能要变。伯南克那时可能会不愿意让政治压力限制其货币政策的决定。这将是美联储独立性从未经历过的最大考验。若此情形出现,伯南克会再次指望盖特纳的支持。这正是患难之交者具备的关系。(皖东)

发表评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