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尚品
尚文首页 | 尚品首页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浪尚文

新浪尚品 > 谈资 > 正文

温商邱学凡:轻资产的古宅“玩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8日 09:48 21世纪经济报道

  车出盈泰上海工厂大门,右转,烈日迎头。邱学凡回首,向送他出厂的弟弟邱学仁道别后,眯起眼睛,一边转方向盘,一边自言自语:“没回头路可走啦!”

  此话之际,邱看上去如一名翘学的学子,语气里的决绝,让人不由联想,他从这个企业走出来的初始,是否经历过一场与家族理念的对垒?

  这位复旦法律系毕业的70后第二代温商,以做公务员数年的人脉资源,在父辈的基业上翻滚热身,最终选择了离开,他投房地产、买古宅,甚至计划在上海复制迈克尔·杰克逊的“梦幻庄园”……他一次次如同“背离”的转身,让自己和父辈的祖业越隔越远。

  从盈泰走出来7年后,他又日渐“背离实业”,做起了投资人。涉及的领域除了星级酒店、休闲体育项目、画廊外,主要精力放在了德瑞华基金、蓝基实业和华佰资产管理公司等环保投资和资产管理,他说这是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与父亲打造的劳动密集型、微利的传统制造业相比,邱学凡强调自己的方向是“精”与“贵”。“如果说,父亲要打造的是大象式的稳健型经济体,那么我走的是轻便、灵动的‘信鸽’型集群经济。”他说。

  酒吧沙龙往事

  “禁止拍照,拒绝采访”。

  盈泰企业门口的大字,说明它甘心潜行于南上海的工业园里。这是一家起步于浙江温州,生产塑胶系列产品的家族企业,目前在上海、江苏等地均有生产基地。

  按这一行业供应链上的几家企业主的说法,国内同类企业约3000家,盈泰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大致排在前十。

  在邱家眼里,高调是需要成本的,目前虽然在制造业大体萎缩的生态下,“盈泰系”的产品与规模都在扩张,但企业3%-5%的微利显然承受不起外埠的过多关注。

  从工厂出来,在工业区及周边转了一圈,每每看到厂房转让、配套的宾馆与酒店转让的告示,邱学凡便会“啧啧”不已,几年没来这里了,形势如他所料。

  邱父目前已从厂里退休。兄弟二人,弟弟邱学仁留在了盈泰。身为长子的邱学凡,则选择离开,“这是各人所长,个性使然的选择。”

  “盈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家族企业。”邱学凡说,盈泰股东除了父亲、弟弟和他本人,其他亲友也占了一部分,他们基本参与企业的运营。而他自己则只剩下了股份,仅参加重大决策时的股东大会。

  1971年生于温州苍南的邱学凡,成长的岁月,也正是邱父财富累积的过程,足以让两兄弟衣食无忧。

  在外人看来,少年时代的邱学凡多少还是沾染了“富家弟子”的做派,虽然他本人并不承认这一点。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他在学生时代的一次“创举”。

  邱学凡是90届复旦大学法律系学生。他这种“玩”性在大学年代就已显现——1989年入校后,邱向亲友筹集资金,承包了校园的沙龙酒吧,将它发展成周边学子的聚会场所。圈里人曾戏称,他这是温州商人的底色流露。 

  “智慧和勇气,有时勇气更重要。”邱学凡对自己商业情结的最初萌动,归结为与父辈不一样的初衷。或许,勇气亦是他选择与父辈基业疏离的动力。

  弃政从商

  兄弟俩初始的人生设计,蕴含了父辈理想化的家族人脉架构。

  在温州这个以民营经济闻名的城市里,第一代企业主大多被外界打上过“投机倒把”的烙印。因此,即便民营经济活跃,“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这里依旧根深蒂固。

  邱学凡成年时,邱家企业在温州已有些名气,邱父曾得到过“全国百强乡镇企业家”称号。第一代企业主开始注重对下一代的文化培养。邱家兄弟俩中学时就被父亲送到温州重点中学寄读。

  稳定的家世让邱学凡有了挥洒梦想的基础,他走进了温州一群和他背景类似的“70后企业家二代”圈子,大学毕业后,邱氏兄弟分别成为当地工商系统和税务系统的公务员。

  外人看来,邱家有文化、有钱、有权,令人艳羡不已。但邱学凡打破了父辈的理想架构,弃政从商。

  1993-2003年,是中国房地产业开放的黄金十年。邱学凡那时还在温州工商系统,每天经手登记开设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因公务员身份被“捆绑”的他,冲动而困惑。

  “身为公务员,做下投资也会被民众涂上颜色。”为了证实自己的能力,当时已取得一定职位的他决定辞职。“父亲心里清楚,他也不能管得了孩子的一生。”邱学凡事后回忆。

  2003年邱学凡从工商系统离职,跳出了苍南这个“小地方”,重回求学地上海。但他并没有走得太远,创业的原点也是父亲的基业——上

  海盈泰。

  这是盈泰在上海新设的生产基地,2001年开始拿地,邱学凡去时刚投产。当时,经济园区刚开辟,蚊子如飞机般“嗡嗡”盘旋。周边配套不足,邱不得不常得以方便面充饥。

  邱学凡感觉落差巨大——没有一支想象中的精英团队,更无法身处CBD建筑群,“连苍南都不如”。

  “必须得冲出去”,他任上海公司副总经理后,接过了当时企业最薄弱的出口贸易,并说服股东在上海市区投资500万元购置写字楼。“否则,哪有人才愿意过来啊?投资会收回的。”邱学凡信誓旦旦。

  投资创意入选哈佛教案

  2003年,盈泰从7万美元出口贸易年营业额,一年就提升到500万美元;两年后,达到1亿美元。

  即便如此,邱学凡依然觉得,父辈沉稳谨慎的经营理念对他如同禁锢。或许一开始,他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守盈泰的基业。

  这在他2003年进入盈泰后的行动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上海房地产业的飙升刚启动。浦东金桥一带,沿街店铺每平方米1万元不到。但他认为,周边有碧云国际社区,这块区域的商业肯定不会沉寂如此。于是,他想出了一个“锁定销售”模式,尝试下海后的第一次投资。

  或许是出于在工商系统做过企业登记的经验,跟多数同期出手的温商比,他将企业存在的特性更机动地运用。他将注册公司视同“点蜡烛”——为一个投资项目而生,再为这个项目而熄。

  比如,他为了运作金桥这批沿街店铺,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咨询公司,再以“团购”形式,收购了中介或开发商余留的代购房源。然后又与前期已购买的客户约定出售价格,并吸收这批人成为他的股东,等待时机统一价格推向市场。“这批房源,现在单价已经升到了10万元。”他说。

  有人透露,这个项目邱的利润率达200%。股东分红后,这家中介公司就“蜡炬成灰”般被注销了。

  这种疾速战风格,自然是兢兢业业的父辈无法接受的。邱学凡无所顾忌地“高调”同样与盈泰门口“拒绝采访,禁止拍照”的告示格格不入。为此,邱学凡也付出过代价。

  2009年6月26日,当听到迈克尔·杰克逊(MJ)去世的消息时,“粉丝”邱学凡流下了眼泪。当时,邱所在的投资圈正好在崇明投资了一个农家乐项目。在他的提议下,他们决定将MJ“梦幻庄园”的迷你复制版取代这个项目。规划面积为原版的十七分之一,占地1000亩,园内结构和布局尽量和原版保持一致。

  “为了更原汁原味,我们找到美国比佛利山庄作为合作伙伴,还找到了曾和杰克逊较接近的人士。”邱说。

  这个设想在一次商业活动中无意透露给外界后,引发全球媒体追逐。最终项目因无法拿地以失败告终。对此,圈里人总结认为:这是太高调了,低调才能办事。即便邱学凡的这个创意,已被收录到哈佛MBA的教案中。

  温商邱学凡:轻资产的古宅“玩家”

  寻找资本幸福感

  不管是学生时代承包酒吧沙龙,还是下海后的房地产投资、“梦幻庄园”设想……一个个项目,多少承载了邱学凡内心深处的爱好与梦想。

  “如果没有第一代的财富支撑,他能玩动沙龙酒吧?梦想会那么容易落地?”也有人提出质疑。

  或许,质疑者与邱学凡各有道理。一次次成功获得财富的过程中,邱学凡并不讳言自己也曾梦想折翼过。除了梦幻庄园的搁浅,2005年,他与一个投资团队在山东做地产项目曾亏了数千万。

  这些失败,也让他提升了谨慎意识。“我要合作,也要找中国最优秀的经理人去管理我们的财富。”邱学凡突出着“最优秀”这三个字,“精英意识”在主导着他。

  他认为,失败是难免的,但必须从其他领域获得资本起落影响的幸福感。于是他寻找着,喜好如何和财富增值结合。2003年以来,他对古民居收藏痴迷。

  初始,每收购一套古民居,邱学凡都亲自深入古村踏访。考察的不仅是民居的建筑材质、工艺,还了解民居的宗族历史,沿袭屋主的文化生活履历。在邱眼里,每堵墙壁,雕花都会有记忆,有时光的灵气。

  “其实是无法估价的,你现在叫我500万出售也不亏,有人出价1000万,我也不卖。”邱说。

  千年古镇江苏同里,一座由余秋雨题字的“汇贤泷居”占地500多平方米的晚清小楼,也是邱学凡的一枚藏品。

  “开始只是想在收藏的同时,自己还可以间或去这些古镇,住着自己的房子,听听雨发发呆。”结果他这么一“玩”,就是八年。

  开始邱学凡纯粹是连地皮带房子找收购,现在则舍地块。他开始搜寻一些拆迁的古屋,选取价值高者整体拆迁。从砖头到木板,都有专业古建筑拆迁人员拆解、封包、搬运。邱做好编号,并将房子的历史及相关故事做好记载,入库。在同里,邱学凡备有一座专人打理的大仓库,可以容纳数百套拆解打包后的古建筑。

  原本命运中的守业人,最终成了一名开拓者。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取舍着时代给予他的一切,未来会怎样?有待时光呈现。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