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的“低碳”诱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7日 09:49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语:时下,“低碳”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一个流行词汇。3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公布的2009年年报显示,该行2009年在“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信贷结构调整中,“低碳”成为亮色。全行贷款企业中属于环保部门认定的环境友好与环保合格的企业占98%、涉及贷款占99%,其余不到1%的贷款所涉及的企业也在环保达标评审过程中。

  然而,从“低碳信贷”到“低碳银行”,中间仍然有很长的差距。

  “国内语境下的‘碳金融’,相比国际上主要集中于碳交易要宽泛很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分析师张友先分析,“国内碳金融涵盖很多方面,但目前占很大一块的是,商业银行推动的有关低碳领域的投融资活动。”

  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此前发文指出,发展低碳经济,“低碳信贷”不能唱独角戏。“低碳信贷”只是“低碳银行”的一个开端,“低碳银行”只是“低碳金融”的一个主角或者副导演,不能替代低碳货币、低碳证券、低碳保险、低碳基金、低碳衍生工具的作用与功能。

  低碳信贷一支独大

  3月份,随着一系列银行年报的公布,“绿色信贷”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年报必秀技。

  作为国内首家承诺采用“赤道原则”的上市银行,兴业银行2009年年报显示,2009年银行新发放节能减排贷款137笔,金额达132.79亿元。

  工商银行2009年年报显示,2009年该行着重控制对产能过剩行业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的贷款投放,国家重点提示风险的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余额当年净下降71.4亿元。

  “绿色信贷”已成为商业银行低碳金融领域的一个营销手段。中国银行张友先分析,由于国内缺乏成熟的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国内商业银行所谓碳金融主要集中于相关领域的投融资活动。

  中国银行一份内部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前9个月,主要商业银行对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产业贷款增速分别为13%、19%和-45%,均大大低于2008年同期30%以上的平均增速,贷款结构得到一定调整。

  上述的成就利于银监会严厉的监管政策,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银监会已经要求各家商业银行对六大产能过剩行业和造船行业原有项目贷款进行全面清理和审查,重点核查项目核准批件、土地及环评手续的完备性、产业政策的合规性,宁可少做几个、十几个项目,也要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相关核查工作。

  张友先认为,低碳金融过分集中于“低碳信贷”与我国企业主要依赖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现状有关系。

  浦发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杨斌也坦承,相比欧美银行在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方面的动作频频,我国银行业在碳资本和碳金融领域的发展很落后,大部分停留在“绿色信贷”的浅层次上,缺乏丰富的配套产品。

  杨斌认为,中国尚缺乏成熟的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平台,且碳金融的相关衍生品也非常少,难以跟国际金融机构相抗衡。

  尽管,2009年下半年,北京、上海环境交易所以及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继挂牌成立,但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坦承,三家交易所目前业务量均很少,商业银行几乎无人参与;而一些商业银行借机通过与环境交易所合作推出低碳信用卡等诸多业务,更多被看作一种营销手段。

  另一方面,国际投行早已捷足先登开始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开拓。

  根据世界银行及新碳金融公司估计,2008年国际碳交易市场总额约达1200亿美元,而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则预测,至201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可达1500亿美元,超越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市场。

  中国银行报告显示,根据相关预测,2012年以前中国通过CDM项目减排额的转让收益可达数十亿美元;同时,中国CDM市场潜力巨大。发达国家每年需向发展中国家购买2-4 亿吨CO2当量;而中国占了其中近50%的市场份额。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中国潜在二氧化碳交易量将近8亿吨,远远超过其它潜在供应国。

  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早在2006年就承诺5年内将在内地投资30亿美元扩展二氧化碳排放额度业务;其目前的项目有宝丰县耐火材料生产线焦炉煤气利用项目、固始县杨山明源实业有限公司生物质热电厂项目、平顶山瑞平石龙水泥有限公司低温余热电站工程等。

  高盛目前占有的项目包括:中国目前最大的碳交易项目——辽阳石化公司的氧化二氮减排项目,其它的还有黑龙江建龙富余煤气发电项目、河南昌源36兆瓦生物质发电项目及多个风力发电项目等。

  IFC助力先行者

  在CDM市场领域,浦发银行走在中资银行的前面。

  2009年7月,浦发银行成功取得首单中国CDM项目财务顾问,为陕西两个装机容量合计近7万千瓦的水电项目引进CDM开发和交易,此次CDM项目每年将为项目业主带來约160万欧元的额外售碳收入。目前浦发银行推出的《绿色信贷综合服务方案》中包括法国开发署(AFD)能效融资方案、国际金融公司(IFC)能效融资方案、清洁发展机制(CDM)财务顾问方案、绿色股权融资方案和专业支持方案。

  除了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目前抢夺碳金融业务的银行还包括北京银行(16.26,0.44,2.78%)和建设银行(5.58,0.07,1.27%)、中国银行等;而在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的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公司(IFC)的身影,其中IFC是北京银行的外资股东。

  作为国内首家加入“赤道原则”的银行,兴业银行表示在今后3年里,至少投入100亿元人民币于节能减排和碳交易项目。目前,兴业银行已与IFC签署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CHUEE)合作协议》,切入中小企业的能效融资项目。

  北京银行向本报记者表示,该行在绿色信贷方面合作机构主要是IFC和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目前,该行与中国投资担保公司EMCo合作项目贷款已发放30多笔,金额近3亿元;与IFC合作发放能效融资贷款已有十余笔,金额近1亿元。

  在兴业、浦发、北京银行合作过程中,IFC作用功不可没。

  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IFC在中小企业信用评级、风险定价、财务及项目现金流分析、能效项目尽职调查等方面给予北京银行很多技术援助。

  以2009年1月河北两条一个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为例。由于该项目建设地在河北,北京银行在当地无分支机构,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北京银行在IFC的配合下实行如下风险管理控制措施:一是该项目属于北京银行与IFC合作的能效贷款项目,且根据双方协议与IFC进行最终损失分担;二是项目建设期间及完工验收后,应至实地进行贷后检查,发电并网后应及时了解电厂实际发电情况,并向IFC工程师咨询相关数据的合理性;三是项目建设期间每季度应至实地进行贷后检查,项目完工后每半年应至实地进行贷后检查,必要时应申请IFC支持与IFC工程师及相关人员一同进行项目的贷后跟踪。

  “绿色信贷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跟一般的贷款差别不大,并不是一个新产生的品种;IFC为商业银行分担了部分风险和成本,这也是商业银行乐意做的动力之一。”中国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向记者分析。

  产品匮乏难题

  中国银行业的“低碳金融”之路,还不得不面临产品匮乏的现实。

  2007年8月,深圳发展银行率先推出二氧化碳挂钩型人民币和美元理财产品,基础资产为欧盟第二承诺期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合约价格。两款产品于2008年9月2日到期,分别录得7.4%和14.1%的较高收益,随后再次推出同类产品。

  然而,时至今日,相关产品仍然是众多结构性理财产品中的零星点缀。同时,相比较深发展和中国银行产品的可观收益,外资银行在境内发售的相关产品大多遭遇了滑铁卢。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产品中心王增武博士介绍,自2007年4月起,荷兰银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和东亚银行等几家外资行和中资的深发展银行先后在市场中发售了“气候变化”为主题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呈现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挂钩标的多为气候指数、气候变化基金或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一篮子股票;其二,支付条款多为看涨类结构,即挂钩标的的涨幅越大,产品的收益水平越高;其三,投资门槛从1万元外币到15万元人民币变化不等。

  但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和碳原生金融工具价格技术回调影响,自2008年中后期以来呈一路下跌趋势,从而导致了部分外资银行结构类产品挂钩标的与支付条款的错配,出现零收益或负收益。

  中行张友先介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标准化的低碳金融产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做出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够大规模去销售的。商业银行希望依托一个产品,打开一个领域。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