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让他们不再被世人遗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0日 10:40 东方早报

  导语:“我幸运地成为了一名摄影师,从而能够用照片来记录弱势人们的生活,让他们不再被世人遗忘,同时,也让我自己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阿卡什

阿卡什
阿卡什

  摄影师小传:阿卡什1977年出生于孟加拉国,精通孟加拉语、印度语、乌尔都语、英语,1996年开始摄影,包括《时代》、《新闻周刊》、《卫报》、《镜报》在内的50余家国际出版刊物都刊载过他所完成的摄影专题。至今已获40多项国际大小奖项,2006年获得荷赛摄影奖,并出版了首本摄影集《第一束光》(First Light)。

11岁的加纳尔已经在银锅厂工作了3年,他的薪水是每月700塔卡
11岁的加纳尔已经在银锅厂工作了3年,他的薪水是每月700塔卡

  孟加拉国摄影师G.M.B。阿卡什(Golam Mostofa Bhuiya Akash)前不久成为2009年度旅行摄影师奖(TPOY 2009)的获得者,评委对其评价是:“在阿卡什两份风格迥异的申请作品组中,你可以看到对不同光影出色的掌控能力,以及在极端运动条件下高超的拍摄技巧,难能可贵的是,技巧上的追求亦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作品中的人与场景,展现出一种不动声色的冷静。”评语诉之于专业技巧,而这并不能掩盖摄影师所拥有的对于摄影的热情,对弱势人群的同情,以及对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的担当。

一个孩子试图向过往车辆兜售玫瑰花
一个孩子试图向过往车辆兜售玫瑰花

  阿卡什对摄影的热情始于1996年,当时他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台旧照相机,“开始我不知道拍照是为了什么,只是觉得不摁下快门手就痒痒。”他保持着用照片记录人们生活和肖像的习惯,直到1998年参观了一个摄影展。“这个展览是关于人们如何对待艾滋病毒携带者的。这个展览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我看到了图像的力量,我意识到自己也可以运用这种力量。”如今的阿卡什长期在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等国开展拍摄项目,他的摄影主题关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从性工作者、吸毒者,到印度自杀的农民和老年人,最受赞誉的项目是关于孟加拉火车无票乘客的《带我回家》(Take Me Home)和记录孟加拉童工问题的《生为工人》(Born to Work)。

童工们被迫长时间工作
童工们被迫长时间工作

  阿卡什相信,为了废除童工就首先必须使他们被看见,过去几年里,他一直致力于此项工作。“自1992年起童工在孟加拉国就被禁止了。2005年12月,我访问达卡一家制衣厂,并拍了一张工厂主殴打一名12岁童工的照片,因为他缝T恤手脚太慢了。”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有超过630万童工在孟加拉国工作。他们中很多人工作条件恶劣,甚至有些需要冒生命危险。“有一次我拍了一个灯泡厂的7岁儿童,他的工作是把灯泡连接到电线上检查是否合格。他的工作很危险,却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我只拍了两张照片,就被经理赶了出去,我甚至来不及问他的名字。”工厂主通常每月只付给他们400-700塔卡(约合6-10美元),成年人一般可以得到5000塔卡。“这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无人在意。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照片,迫使人们面对童工的问题。”

一个童工在制造金属部件
一个童工在制造金属部件
Fatullah砖厂的孩子每搬1000块砖能赚0.9美元
Fatullah砖厂的孩子每搬1000块砖能赚0.9美元

  阿卡什意识到,童工和贫困、教育、剥削和歧视密切相关,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我不仅想展示这些童工是坏老板的受害者,更希望展示复杂的形势。父母将孩子送到工厂因为他们很穷,而工厂老板受到大服装公司的压力努力要节省成本,西方消费者因此可以买到更为便宜的衣服。”尽管意识到了事态的复杂性,阿卡什依然对所致力的事业充满期望,“我觉得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废止童工,但我相信儿童的工作条件可以变得更好些,更多孩子能离开工厂并有机会进入学校。”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