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团让海南重新沸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4日 08:52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海南岛又见“炸药包”?

  20年前的情形,如今开始重演。就在不久前,当海南的土地再次升值后,一个刚刚向肖增建借了100元钱的邻居,只用了三天就开着豪华车把钱还了回来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开 | 北京报道

  肖增建说,10天前自己从上海飞回海口,同一航班上有六拨温州炒房团。他听了听,多是刚从迪拜撤回来的。这些人就像沙漠里的旅行者,刚刚望见了一片绿洲。

  “海南又沸腾了。”机舱里这些热情地讨论和设想,让肖增建恍惚回到了20年前。

  1988年,海南建省,十万人涌向天涯海角。35岁的肖增建偶然在寸土寸金的海岛拥有了一块近400亩的土地。不过终究,他还是“很仓皇地离开了海南”。

  如今,当海南的土地又热得烫手的时候,肖增建已在海南拥有自己的事业。热潮之下,这些“受过伤”的“老海南”们何去何从?

  那张3000万的支票

  2009年初,海口这座从来不堵车的城市开始堵车了。

  几乎一年之后,当2010年1月国务院公布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意见时,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先知者早已前来布局。

  虽然海南省负责人否认热钱大量涌入海南炒房,但肖增建却发现,在飞往海南的班机上有大约一半的乘客都在谈论如何投资房地产。

  最近,三亚新房的均价已超过每平方米2万元,而且是无房可售。

  面对汹涌的房地产热浪,海南凯迪网络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增建表现得很平静。

  肖增建曾经有过一块地。那是1992年,在海南儋州市。

  他在1988年来到海南时,原本看重海南宽松的审查体制,希望搞一家影视公司。肖增建说,国家给予海南的特殊政策,使得海南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独立王国”。中国人民银行甚至都已经制作了“琼币版”,“除了国籍,其他都是开放的。”

  想搞文化产业的肖增建却在无意中得到了一块地:当地政府以促进文化开发的名义给了他395亩。按照规划,肖增建将在这里建设一座影视城。

  这使肖增建和许多人一样,身不由己地卷入到了房地产行业中。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海南,395亩的土地可能带来数亿元利润。“别不相信。”肖增建说,“当时的海南就是这样。”

  肖增建刚拿到项目,就有一位企业家带着银行行长找来。对方直接开出了3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项目与土地他们都要了。”肖增建回忆说。如果他愿意,项目还可以由他去做。

  这可能是一个令他终生难忘的时刻:曾经有一张3000万元人民币的支票摆在他面前。他只要把这个影视城的项目与土地一转手,那张画满零的支票就可以放进口袋。

  “遇到这样的机会,九成人都会把项目与土地卖掉。钱到了我的账上,就是我的。”肖增建说。

  仓皇地离开

  20年前的情形,如今开始重演。就在不久前,当海南的土地再次升值后,一个刚刚向肖增建借了100元钱的邻居,只用了三天就开着豪华车把钱还了回来。

  钱来得很简单:这个年轻的女孩把自己的公司和土地卖掉了。仅仅转移了一个合同,钱就来了。

  但20年前的肖增建却犹豫了。他知道对方接下来就会用这块土地抵押,从银行获得相当于几十个3000万的贷款。最终,银行将会为海南的一切埋单。

  “我胆子太小,怕这样会对我自己形成债务。”说起如何丧失这样一个发财的机会,肖增建哈哈大笑。作为一名经历过“文革”的“50后”,即使面对3000万元支票,肖增建仍然没有激情起来。

  他后来发现,用这种方式挣钱的人中相当一部分是转退军人。“他们胆子大。”肖增建说。

  时间到了1993年上半年,海南房价曾达到了最高的每平方米7500元,这远远高于今天许多省会城市的房价。也是在这一年,朱基整顿海南,四大银行海南行的行长被抓,资金被强令撤回内地。据报道,一天之间就曾有200亿资金撤离海南。

  “别墅养猪、地基养鱼”由是成为海南一景。银行得到的抵押楼几乎都是空中楼阁,其中许多还被抵押过多次。肖增建说,直到现在,海南还有房子搞不清谁是真正的业主,“更悲哀的是,银行还会发现,那些都是大坑的地基还欠着施工队巨额垫资款。”

  对于肖增建这样的梦想者来说,最为致命的是整个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银行汹涌的贷款被封上闸门,他们只好自掏腰包投入了几百万元。

  然而整个海岛已再无当初的人气。那座名为南洋风景的影视基地成为一个无底洞。肖增建与朋友坚持到1995年,资金链断裂,美梦终于破灭了。

  “很仓皇地离开了海南。”肖增建形容说,395亩土地随后也被政府收回。

  “海南没准备好,银行也没准备好,那是一个双失控的时代。”肖增建觉得,在那些年里“胆子大的人都成功了,而想做些事情的人反而吃亏了”。

  他说,直到现在许多人讲到海南还是会哭。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只能仓皇而去。肖增建的一位朋友对他说,凡是在海南呆了五年的人,都是遍体鳞伤。后来,这位朋友也移民国外了。

  “不可否认,海南的那五年造就了一些精英。”肖增建说,那一轮海南房地产泡沫的参与者们,后来大都成了中国房地产业的领军人物。那五年,对他们似乎是一次特训。海南沉寂了,他们也都散开了。

  谁最后接到炸药包

  对于曾经摆在面前的3000万元支票,肖增建禅悟似的说:“说不定那笔财富会害了我呢。”

  那时一个手机要八万元,“如果跟哪个小姐玩得好,直接就把手机送给她了。”肖增建回忆起那些“暴发”的朋友们:即便是送房子的事情,也并不鲜见。钱来得太容易,出手免不了阔绰。

  在肖增建的印象中,他们现在几乎全都移民到了国外,“拥有了这些财富,他们不敢在国内呆着。”

  他们偶然相聚回忆往事,就会谈到那个蛮荒时代的海口:没有红绿灯,没有公交车;好多人没地方住,一到晚上街上到处都是唱歌的人;由于电力不足,店铺门口都有一个雅马哈发电机。

  离开海南后,肖增建在广州闯荡了几年。1998年,他重返海南创办了“凯迪网络”。那时,每月花几百元就可以在一片萧条的海南租到四星宾馆的套间。低成本孕育了凯迪网络、天涯社区等一批互联网公司。

  如今,这些中国最著名的网站很容易吸纳资本然后投身新一轮“开发热”,至少成为外部资本进入海南的平台。

  海口早就变了样子。肖增建说人们这次来海口目的很明确,“就是来炒作地皮赚钱的。”

  特别是那些刚刚在中国各地受到整合、清退的资本,终于发现了一个新出口。

  “海南的领导班子应该是非常担心的。”肖增建说,国际资本也进入了海南,连一向排斥投资海南的李嘉诚也进来了,“或许这会使海南的经济更加规范一些。”

  “最后还是银行垫底。”肖增建说,“看这些炸药包最后会落到谁的手里。”

  肖增建很享受在海口的生活:“没有挤压感。”在海南,一双拖鞋可以穿一年,没有人穿袜子,白天城市在睡觉,一到夜里就活跃了起来。

  1988年,他来到海南的时候是35岁,如今已年近花甲。“这么多年,我想通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这辈子只能做一件事,这是许多人到死都没能想明白的。”

  肖增建说起新的“开发热”有些淡然。在他看来,现在的房价上涨与1993年前后的海南地产泡沫一样,都是在传递炸药包,“看最后会落到谁的手里。”

  显然,那些曾经沮丧的经历仍然影响着“老海南”。无论对于进军房地产还是吸纳热钱,肖增建在谈及这些“发财机会”的时候都异常谨慎。

  不过,所有海南人仍将再次身不由己地卷入这一轮热潮。即使肖增建也声音沙哑着说,“如果价钱合适,我会卖掉我的房子。”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