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称被撤驻京办可通过企业挂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2日 08:56 现代快报

  导语:“驻京办要撤销”的消息经《瞭望》新闻周刊首先披露后,驻京办这一争议已久的机构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该不该撤?哪些撤哪些不撤?引发热议。一位驻京办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驻京办这次被撤后,他们可能会通过当地的企业在北京挂牌,但那样反而更难监管。

  驻京办,一个特殊的机构。

  长期以来,因其职能的特殊、角色的暧昧以及层出不穷的腐败而饱受争议。

  “跑部钱进、迎来送往、权钱交易”——这几乎成为公众对它的全部联想。

  这个机构遭受了千夫所指。撤销驻京办消息甫一传来,一片拍手称快。

  然而,当透过舆论的喧嚣冷静、理性、客观地去还原其面貌时,发现,撤销这样一个机构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被归结于这个机构的各种腐败与阴暗。此次,国务院并没有对驻京办实行“一刀切”,的确有着基于现实的考虑。近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驻京办官员,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驻京办生态。

  县级驻京办半年内撤销

  “驻京办要撤销”的消息经《瞭望》新闻周刊首先披露后,驻京办这一争议已久的机构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该不该撤?哪些撤哪些不撤?引发热议。

  颇富戏剧性的是,就在驻京办命运尚不明朗的时候,江苏一批新的驻京办官员走马上任。25日,江苏省一批干部任免名单公布,赵光美任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试用期一年,免去其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巡视员职务;陈先昌任省政府驻山西办事处主任(副厅级),免去其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巡视员职务;王友玲任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巡视员。

  29日传来消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就驻京办的去留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对应保留或撤销的驻京机构范围作出详细的说明。大致可以概括为:省级保留、市级酌情、县级全撤。

  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各地政府及政府部门驻京办事机构共有927家。其中省级政府(包括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及经济特区政府驻京办事机构50家,地市级政府驻京办事机构295家,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驻京办事机构146家,县级政府及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单位驻京办事机构436家。但有关专家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县级单位驻京办约有5000余家,若加上各种协会、国企、大学的驻京办,总数已超过1万家,这些都要在6个月内撤销。

  维稳,驻京办的重中之重

  江苏省驻京办事处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集宾馆、餐饮、政府联络处三位一体的江苏大厦颇具规模,淮扬菜和大闸蟹在七省大院的美食圈里颇有名气。该机构下设接待处、信息处、综合处等处室,日常的工作包括:迎来送往的接待、互通中央和地方的信息、安抚上访人员等。

  “两会要召开了,我们要去国务院信访办、最高院信访办等地方查看是否有我们省的上访人员,做好安抚稳定工作。这个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江苏省驻京办一名工作人员透露。

  快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新形势下的驻京办功能有所变化。由于招商引资已经成为所有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头等大事,驻京办“跑部钱进”这项功能反而正在分散和弱化,“接访维稳”已成为新的工作重点。

  全国驻京信息协会会长李安才介绍,驻京办一般都设有信访协调处,每逢北京有重大活动,他们就异常忙碌。一方面迎接本地到北京开会的同志,另一方面也要准备遣返来北京上访的人。“全国两会召开,各驻京办一级战备,随时听候调遣。”

  这个说法得到一批江苏地方驻京办官员的印证。

  “网上、电视上看到(撤销驻京办)消息,目前我们还没有接到相关文件。”徐州驻京联络处办公室主任刘海春说,徐州是地级市,经过核准后应该不在撤销的范围,所以联络处的工作“一切照常进行”。

  “徐州是个大市,经济上欠发达,跟苏南相比我们上访的人多一些,所以平时兼顾的接访任务比较多。”徐州驻京联络处办公室主任刘海春说,“特别是年底,全国两会又快开了,我们要做筹备工作,主要是安排媒体采访。领导的接待工作不需要我们,全国人大都解决了。”

  “你就是想问我有没有送礼,是不是?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没有!光接访这块就够忙的了。”未及快报记者提问,盐城市政府驻京联络处主任吴富平自问自答道。28日,快报记者电话联系他时,他正在中南海派出所处理一起上访事件。据悉,目前他们的手机在北京几个派出所都挂了号,一有上访户,他们就会派车接人。

  “盐城800多万人口,我们每天接到的上访至少有一例。”吴富平一肚子苦水,“人手根本不够,一般上访,工作组会处理,遇到棘手的,我就得出马了。”

  “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江苏一位县级驻京办工作人员说,“在目前高度重视稳定的前提下,地方上为应急而设置了驻京办,其实主观上并不希望花费这个人力物力。”

  “我们就像灭火队员,哪里有了火情往哪儿上。”

  外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驻京办官员说,一般接到上访户,他会跟当地领导打电话,确实有问题的,就会帮助解决问题。但是也会有闹访和常访户,让他费尽脑筋,“全国都这样,我们也很无奈”。

  其实,驻京办在维稳和维护首都安定团结上一直起着特殊的作用。一份资料显示,在全国“两会”期,全国各级驻京办成功劝访人数达十多万人,为维护首都形象和地方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严格规范了驻京办事机构的职能,其中就有“配合北京市做好维护首都稳定的有关工作”。

  驻京办,“办”什么

  “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啊”,这是京城媒体对驻京办年关忙碌景象的描述。

  江苏某县级驻京办人员透露,他们已经开始准备例行给中央各部委局办送的小礼物了。都是些土特产,有笋子、百合、板栗等。他说,驻京办要维持北京的关系,送点礼拉人情是无法避免的,谈不上行贿。

  在很多人眼里,驻京办的工作就是拉关系、跑项目、接待领导在京的吃喝住行。《驻京办主任》一书更是强化了人们的这一看法。

  几乎所有的驻京办主任都看过《驻京办主任》。吴富平也承认自己“翻了翻”,“写得太神了,只能说我们这些人智慧不足。”

  吴富平认为,驻京办主任形象不好,是因为个别案例经过媒体炒作、渲染,给整个群体抹了黑。书中主人公丁能通是作者“为了销路,把很多官场现象糅到一个人身上”。

  据其介绍,除了接访截访,他们目前还要为招商引资做些辅助性工作。“盐城是沿海经济大开发的桥头堡,我们需要跟一些企业接洽,”但他表示,仅做些搜集信息、对接联络的工作,“具体的我们做不了。”

  坊间流传,一些驻京办在跑项目方面颇有“手段和手法”。《驻京办主任》中有给部委领导家里送保姆的细节,这个说法也得到了相关人士的证实,“京官老乡问到家乡的情况,自然就说到项目的事情了”,“上面的钱想给谁就给谁,下面的人谁有手段,谁就能得到钱。”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叫不要,不吵不闹,谁会给你资金项目?”某江苏某县级驻京办人员说,“上面的资金落不到市里,地方政绩上不去,还不是怪你。”

  一份名为《驻京资讯》的刊物记载着驻京办的“汗马功劳”。如广东湛江市驻京联络处争取到国家将投资近100亿元的50万吨纸浆项目落户湛江;广西驻京办事处为柳州钢铁厂争取到3000万元技改贷款和近1300万美元的外汇额度,为平果铝厂联系利用外资和内资27亿元,为北海蓄电池厂改造联系到利用奥地利近600万美元的低息贷款;地处偏远的贵州毕节地区驻京联络处,几年来共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重要项目16个,资金总额20亿元;河南信阳市驻京联络处十年来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企业争取和落实项目50个,涉及资金50多亿元,仅平桥电厂投资就达32亿元,是信阳市近50年投资的总和等等。

  “驻京办主任已经被‘神化’了”,李安才说,“好像他们个个都是手眼通天。其实有些项目的取得不能归功于驻京办,驻京办主任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有些部委的门都进不去,更不要说把本来不是你的项目跑回来了。”

  他说,我们经常看到驻京办主任天天在部委之间跑来跑去,实际上是“中央已经安排到各省的项目,其间会有无数次的报送和补充材料,一些事宜需要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地方政府委托驻京办来跑这个事,只是衔接地方和中央的一个中间程序而已。”

  吴富平否认了驻京办是“地方领导行宫”的说法,他说,地方领导要来北京消费,宾馆、车辆不会用驻京办的。但李安才认为,驻京办的职能本身就有接待这么一说,况且领导来了也都要吃、住、行,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有财”的驻京办

  据了解,盐城驻京办设在北京莲花小区,下设信访处和综合处。

  “我们没办任何实体。”吴富平表示,每年的预算只有人头工资和办公经费。“要想拉拢人腐蚀人,我们还没钱呢,财政上没有这笔钱。”他开玩笑地对快报记者说:“你来北京吃饭我都请不起你。”

  驻京办的“清贫”一说被另一位消息人士否定,江苏地市级以上的驻京办都购买了固定资产,也有自己的经营场所。像盐城是购买了小区的一层楼,一是要解决工作人员的吃住问题,还要安置上访户,这个是普遍现象,而苏南一些地方就更厉害了。他认为吴的过分谨慎也许是因为现在处于“非常敏感的时期”。

  事实上,很多人对驻京办的话题讳莫如深。

  “你问我别的事,我可以讲,问我驻京办,我不接受采访。”安徽省驻京办副主任张仁说。

  “你写这个干嘛呢,我劝你不要写。”徐州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副主任张玉松表示。

  “据我所知,早在几年前就撤了,具体情况不清楚。”江阴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宋荣富说。

  据媒体报道,改革开放后,一些政府机关涉足经商,驻京办成了现成的经商平台。一些驻京办的资产在这一时期迅速膨胀,宾馆、酒楼、经营地方土特产,甚至涉足房地产开发。

  某省驻京办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十几年前还像个官,而随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面越来越大,驻京办主任越来越像个国企领导。地方政府只负责编内人员的工资,其他资金由驻京办自筹,这无疑给驻京办提出了新的课题,但同时也给驻京办主任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个官员表示,对于驻京办而言,等、靠、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只有积极开拓,不断探索,勇于改革,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某省一名官员直言,现在哪个驻京办没有10来亿的资产,那是扯。

  驻京办主任被认为是个美差、肥缺。“贵必有王气,富必有福气。在中国官场上,二者可以兼得的只有驻京办主任了。因为驻京办主任既贵为官员,又像个商人,离天王老子最近,可以广交权贵,当然福气多多了。”《驻京办主任》中如此形容。

  一位长期驻京的官员向媒体透露,北方某市的一个驻京办主任轻而易举把几千万的资产从国有转到了私有,现在这个驻京办主任已转变为身价过亿的企业家了。据他透露:该主任首先成立了一家以自己为法人的地产公司,同时招聘了一名香港人为总经理。接着在当地审批了一块较好的地,与北京的某块地进行了补偿置换,而后让那个香港人以外商身份进行投资开发。取得开发权后,马上转给其他有意向的地产商,自己也辞去了公职身份,仅这一项目就从中获取数千万的利润。

  另外,给领导在京家属子女办些私事也是“日常工作”。与领导处熟了,才能说上话,进步快。

  一些背后的利益链条驱使着这个机构不得不产生弊端。在一些震惊全国的腐败案件中,多有驻京办的身影:河北省李真案中的河北省驻京办原主任王福友、成克杰案中广西驻京办事处原副主任李一洪、沈阳“慕马案”中沈阳驻京办原主任崔力……各级政府的驻京办也曾因“跑部钱进”而被国家审计署前审计长李金华点名批评。

  “腐败的毕竟是少数,不能代表主流。”一位驻京官员说。

  撤不撤无所谓?

  一位熟知内情的人士透露,县级的(驻京办)本来就不让挂牌子,所以也就无所谓“撤销”一说。

  快报记者在采访多位驻京办官员时,他们均表示尚未接到“红头文件”。

  驻京办的雏形最早可追溯至汉唐,当时各地方派驻中央的官员称呼为“留邸”。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物资匮乏,中央地方信息不畅通,为便于物资统拨,由各地经委、计委、物资局派员进驻北京,专司协调物资调拨。

  快报记者调查发现,驻京办的命运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沉浮,但结局都是被保留了下来。记者查询到的资料显示,自1949年之后,这已经是第三次撤销驻京办了。

  1962年4月25日,《国务院批转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各省、市、自治区驻京办事处撤销和保留的意见》明确:一、各省、市、自治区驻京办事处(不包括西藏),除新疆和内蒙的继续保留以外,其他各地的可以考虑撤销。二、有些省、市、自治区的驻京办事处,如因特殊需要,现在撤销还有困难的,可以暂时保留,但是必需大力紧缩编制。这一次撤销的结果是,“都按第二条办,没有一家撤销,全部保留了。”

  第二次撤销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因为当时驻京办被视为“各省、市、自治区驻京办事处是搞特务的”“是省市区党委的情报机关”,而终于全部被撤。不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开,国务院、北京市政府重新发文,欢迎各省,甚至市、县政府乃至大型企业在北京派驻机构。

  人们普遍觉得驻京办管理混乱,事实上国务院驻京办管理司早就出台了一份《关于各省市区驻京办事处的制度汇编》,针对驻京办的工作规则、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车辆管理、保密工作、信访工作、人事档案、劳动纪律等等都有一个详细的规范准则。而且各驻京办每年也都接受地方审计,最后审计结果均上报国务院驻京办管理司。

  一位驻京办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驻京办这次被撤后,他们可能会通过当地的企业在北京挂牌,但那样反而更难监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