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乱非常美的书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4日 14:50 东方早报

  导语:毛尖,浙江宁波人。199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英文系,2002年获香港科技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著有《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2003)、《当世界向右的时候》(2004)、《慢慢微笑》(2005)、《没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2006)、《乱来》(2009)等。

毛尖的家啊……乱
毛尖的家啊……乱

  书房已经成为仓库,不常用到的大部头通通堆在里边,毛尖自己都说“太乱啦”以至于很少在那儿呆着;客厅也是书房,整整一面书墙都是先生整理的;进门的穿衣镜已经被堆起的书挡住了一半;面向小区的玻璃窗台上也摞着书;卧室还是书房,主要堆放的是毛老师要用的教科书籍以及毛专栏作家要用的电影书籍。

  天冷,毛尖有点耸肩膀,手缩在衣袖里,黑衣黑裤黑框眼镜,趿双粉色大拖鞋,像个幼稚的中学女生。这个女生说话速度很快,眼神明亮,人可真聪明,说起自己不善收拾先讲个故事:“真是一点不会收拾!因为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外婆是开旅馆的嘛,各种人来来往往,整天乱哄哄的,所以我就像是在江湖上长大的。后来才发现,越是乱的环境,自己反而越是能够集中注意力。”

  客厅里的那张长形饭桌说明了什么叫做“一点不会收拾”:那上面横七竖八地堆满儿子的玩具、儿子的童书、夫妻俩各自的用书、各种报纸和港台杂志、新一期八卦周刊上的舒淇嫩得好似只有十八岁……不小心推开其中的一本,居然发现书下压着一只红色的塑料小乌龟,旁边静静躺着毛尖的米色发圈。看到了吧?在毛尖家里,这张原本用于吃饭的桌子早就失去了固有的意义,成功退化(或者进化)为一处书摊。

  那么,这一家三口在哪里吃饭呢?答案是:儿子的白色小方桌。这张50厘米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的方形小桌,是家里唯一没有被玩具和书籍侵占的地方。每天傍晚,毛尖偕先生及儿子就围坐在这张小方桌上吃饭。啊!真是好童话的场面——他们应该一边吃饭一边唱一曲《三只小熊》才对嘛。

  毛尖说自己不是爱书人,对书的感情不深,随便哪本看过的书,送人或者丢掉都可以。现在的生活重心是儿子,儿子比书重要多了:“以前客厅里堆满书,经常是儿子走到哪里,‘哇’一声叫一下,表示书倒下来砸到他了。后来有些大部头,我就干脆要求先生别往家里拿了。”相比之下,儿子对待书本以至学习的态度更加豁达:某次先生对儿子试图循循善诱,大讲马克思刻苦读书的故事:“儿子你知道吧?马克思太用功啦,以至于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留下了两个脚印!”话音刚落,儿子一把搂住爸爸:“鬼啊~~~”

  在毛尖看来,这一声“鬼啊”才是对待书籍的正确态度吧?不贪心、不独占、不羡慕,让那些为书所困的家伙见鬼去吧!

  摄影 刘林  撰文 吴慧

  十问Q&A

  Q:您是否知道自己有多少藏书?

  A:真不清楚,我不大有数目概念,告诉我三四千或者三四万,

  我都会相信。反正,到处是书,晚上睡着睡着外面会轰隆隆。

  Q:您记忆中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A:小人书,《闪闪的红星》,但也可能是《西游记》。

  Q:您最近买的一本书是什么?

  A:《聂绀弩刑事档案》。

  Q:一般以哪种方式买书,逛书店还是网上购买?

  A:都有。去季风,现在常常也在当当、卓越买。

  Q:您每月大概花多少钱买书?

  A:五百到一千元吧。

  Q:您手上正在阅读的是什么书?

  A:《文学中的城市》,我师弟吴子枫译的。

  Q:看书时候的最佳佐料是什么?

  A:儿子的小呼噜。

  Q:您平时阅读,网络和纸面的比例是多少?

  A:看专业书看小说纸面居多,看资讯用网络。

  Q:有没有一本书,是每年都要拿出来读一读的?

  A:莎士比亚和奥斯丁,每年上课每年看。

  Q:如果让您一个人只准带一本书去一个地方,您会带哪本?

  A:不要笑,马恩选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