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革协会发布中国鞋业发展报告(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0日 15:09 中国皮革网

  中国鞋业发展的展望与目标。

  目前,产业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这是客观现实。2009年为行业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也要看世界经济形势的总体发展态势,总之近两三年的困难时期是必须面对的。但是,根据国内外资深专家的分析,今后二三十年,仍是中国皮革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从长远来看,中国由皮革大国跨向皮革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在当今世界,中国发展皮革产业的诸多优势,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难以取代的。中国的丰富的原料皮资源、完善的产业链、巨大的加工能力,处于世界中档水平的加工技术及产品质量,拥有13亿人口的极具潜力的大市场,政治社会稳定,等等。这些都是周边或其他大洲的国家很难在近二三十年内达到的。

  在这众多的优势中,中国具有完善的产业链,以及13亿人口的大市场,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很难在较短时间达到的,这也是中国制鞋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今后发展的目标,就是由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在世界制鞋产业发展链条中,由鞋业生产大国向制鞋强国迈进。

  当前,尽管在鞋业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但中国鞋业仍处在旺盛的发展机遇期。

    有关中国鞋业市场的预测:

  在产业方面,未来五年中,中国市场对优质原料皮、成品革、高档鞋材和环保型化工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对制鞋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会有明显进步;产品研发和设计水平将会出现质的飞跃;国内外销售网络将进一步完善,逐步进入国际终端市场。

  在出口方面,将进一步调整内外销比例,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为高端品牌在中国加工提供良好的环境,为OEM在中国生产提供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和优秀的劳动力保障;高附加值的自主品牌出口将会有明显增加,行业的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在进口方面,随着中国扩大内需、鼓励消费政策的实施,以及中产阶层数量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质量好、款式新、价格适中的中高档鞋产品的消费将稳步增长。

  中国鞋业发展的机遇与任务

  每一次国际性的产业转移,都会给承接转移的国家及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甚至是跨越式的经济发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积极承接来自于海外的产业转移,获得了中国鞋业起步阶段的原始积累,使中国鞋业三十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打造了世界鞋业生产大国的业绩。

  2008年9月以来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了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转变,中国鞋业产业面临着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在更高层面发展的新机遇。因此,中国必须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的三十年,制鞋行业多以粗放型、能源消耗型、扩张型获得发展,而今后的发展应该是符合国际发展新趋势和国家经济调整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鞋业的当务之急是资源整合、结构优化,打造和谐健康的产业生态链,这是全行业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并要深刻认识和积极行动起来的。只有这样,中国制鞋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达到既定目标大国变强国。作为企业只有积极应对,才能在这个新的产业链条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否则很可能被淘汰出局。

  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往往会引发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形成新的发展平台,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制鞋业的产业升级和调整也是不可抗拒的。那么,作为制鞋企业应如何积极参与这种调整,并在新的产业链条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呢。必须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第一,要坚决摒弃依靠低成本、高利润的数量增长求发展的想法,牢固树立依靠质量谋生存,依靠管理求效益,依靠创新得发展谋发展的理念,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要从追求短期利益向注重长远可持续发展转变。企业要主动做好节能减排,主动做好提高资源利用率,严格做好与企业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要从小而全、单打独斗,转变为更加注重合作发展,更加注重国际分工、社会分工、协作配合、错落发展、各具特色,在产业链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第四,要从单纯追求企业经济效益,转变为更注重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企业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讲究诚信,自觉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给各国实体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也不可避免地给世界制鞋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困难和压力,在这种非常时期,更需要世界各国鞋业同仁加强交流,团结一致,促进合作,提高抵御风险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共同推进世界制鞋产业的早日复苏和良性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