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 央企海外集体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1日 09:23 南方周末

  导语:2003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DI)不过28.5亿美元,而到2008年,这一数字是500亿美元。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大力支持下,6年以来,央企海外扩张的步伐令人惊讶。

  即便发生了“力拓毁约事件”,中石油、中石化依然在最近的几个月里,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收购竞赛”。

  5月25日,中石油宣布以1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新加坡石油”45%股权的并购。6月25日,中石化则宣布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ddax石油公司。7月9日,中石油拟耗资145亿美元收购西班牙YPF公司阿根廷资产75%的股权。而7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公告,中石油收购新日本石油大阪炼厂的49%股权的计划已于6月通过核准。再过了10天,中海油和中石化以13亿美元联合收购了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持有的安哥拉一超深水石油区块20%的权益……

  中国公司的“胃口”已经令国际资本市场侧目。《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财政部前副部长罗杰·奥尔特曼的话说,“中国将是这场经济危机的唯一赢家”,而4年前阻止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最终失败。

  经济外交实践者

  安哥拉内战期间,西方援助国纷纷撤离,它们对援助安哥拉提出了很多附加条件,使安哥拉无法获得建设启动资金,而这时,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向安哥拉提供了40亿美元贷款,在安哥拉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两国约定用未来开采出来的石油偿付,以此启动了安哥拉战后重建,此模式也被称为中国援助非洲的“安哥拉模式”。“安哥拉模式”成为中国援助非洲的一个范本,此后的中非投资合作中,很多都采用这种模式。2009年7月19日,中海油和中石化正式确认从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手中收购了安哥拉32区块20%的油田权益。同时,在此模式带动下,中国央企还援建了安哥拉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

  事实上,早在2003年,国家发改委就已确定了“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的政策,支持央企在包括“能弥补国内资源相对不足的境外资源开发类项目”、“能带动国内技术、产品、设备等出口和劳务输出的境外生产型项目”等的海外扩张。

  而米兰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2008年的一项统计表明,从2001年开始,中国央企的海外并购,80%集中于科技与通讯、自然资源两个门类。而除此之外的央企海外直接投资,则主要集中于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项目。

  某种程度上说,作为中国企业的“国家队”,央企就是中国经济外交的具体实践者。

  2008年,中国高层访问希腊,确立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作为战略关系的重要体现之一,中远集团旗下中远太平洋中标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部分码头的特许经营权,由此,中远成为首个在国外获得港口特许经营权的中国企业。

  近年来,中国的主要石油供应国已经从沙特变成安哥拉、伊朗、委内瑞拉、苏丹等与中国政治关系更为紧密的国家,中国的石油巨头们在这些国家也都有大手笔投资。

  不过,政府力的支持,并不总能令央企的海外扩张进退自如。

  远则如2005年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在交易条件已经谈妥、交易双方互相认可的情况下,这笔交易最终因为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一些议员对“中海油”国企身份的质疑所引起的舆论滔滔而被迫中止。最近的案例,则是中铝并购力拓的失败,恰恰因为澳大利亚反对党的反对所导致的澳方审批延迟,给了力拓足够的时间“反悔”。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今年7月的“全球智库峰会”上表示,央企的海外并购是“企业行为”而非政治行为。“我们国企,特别是中央企业,大部分资产已经上市了,现在真正是国有独资的也就是集团产业,比如中石油、中海油,中海油集团的上层是独资的,但是它资产全部上市。”

  “走出去”的国家战略

  “走出去”战略早已有之,并且从来就是以国企为先。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四编研部副主任陈扬勇将这一战略的提出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不过当时的“走出去”战略主要考虑的是开拓海外市场,。他写的文章称,1997年,江泽民第一次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当时他说,“关键是要有领导有步骤地组织和支持一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走出去,形成开拓国外投资市场的初步规模。”

  “既然是国家战略,国企,特别是央企,自然当仁不让”。国资委相关人士就此向南方周末记者评论说。

  不过,从2001年开始,尽管有以海尔、长虹、TCL为代表的中国商业企业启动其海外市场攻略,对国外进行并购投资,但这场昙花一现的“走出去”最终虎头蛇尾。2002年,走出去战略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进入了“十六大政治报告”,到了2003年国资委设立,大型国企的改制基本完成,中国对海外的直接投资才开始大规模启动,而“走出去”的成果,也因而成为考察央企的领导者们的行政能力的主要标准之一。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更需要稳定的资源供应。近年来,中国与亚非拉等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战略合作协议中,都包括一揽子援助计划。上升到国家层面的经济合作,最终都要依靠相关央企具体执行。这也促进了央企的海外扩张。

  近年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国资委的目标之一,就是到2010年培育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或许是应验,“世界500强”中的中国央企,确实从2003年的6家世界500强增长至2008年的24家。

  为了央企的“做大做强”,掌握了大量国家资源的央企获得了金融,政策等各方面的便利,以利他们海外收购。

  “小学生”与“造雨人”

  不过,中国最大的律师行大成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并购专家马光远博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央企的海外并购方面,中国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促成交易的中介机构,全都还是小学生,有太多商业规则要学习,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并购。”

  事实上,除中金公司以外,尚无一家中国本土投行参与中国央企的海外并购,央企们不得不雇用国外投资银行从事财务顾问、条款设计与谈判等业务。

  在华开展业务的外资投行也深谙此道,其中国业务部门往往雇用具有深厚中国政商背景人士,以助力其获得更多业务。“哪家投行获得哪家央企的海外并购业务,都是有理由的。”这些人士在外资投行界已经获得一个特别的称谓为“RainMaker”——造雨人,意味“能呼风唤雨的人”。

  马光远博士表示,在央企海外并购问题上,很多时候恰恰是中国方面“落人以口实”。他举了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的例子,“在完成交易谈判的新闻出现之后,中方的政府官员、国家部委、国有银行等纷纷表态支持,而这些支持又都成为反对交易者眼中的证据”。

  事实上,反对方的论点恰恰是因为中海油得到了国有银行和政府的支持,可以获得大量远低于市场价的低息贷款,其资金来源近乎“无限”,因此能开出其他收购方无法开出的高价,是“非市场经济”的行为。

  “如果AT&T要来收购中移动,美国人从白宫到国务院到美联储纷纷表态支持,我们中国人会怎么看这笔交易?”马光远博士说,“国际市场上的跨国并购,一定要低调,最怕事先张扬。”

  一份由某国家级智囊机构撰写于今年6月的探讨中国能源/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得失的报告中,作者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在检讨中铝并购力拓案的得失时指出:“市场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市场环境也是时刻变化的,这都与复杂的审批程序是相矛盾的。以中铝投资力拓为例,即使澳大利亚方不延长审批的期限,单是中国政府完成所有审批的时间之内,铁矿石市场发生逆转的情况,也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而至于央企本身,因为央企领导本身又拥有行政级别,行政的“政绩激励”依然是他们决策的最终动力。央企的海外并购从去年至今的突然爆发,也符合“做大”就等于“做强”的思路。

  “企业管理者从主观上不愿意进行长期的投资,即使企业管理者想到进行长期的投资,3-5年换届的客观环境也往往使得这种长期投资难以进行。”马光远博士说。

  “(中国的央企中,)具备海外成功并购条件的企业还是少数,建立了规范的董事会,并购条件会成功一些。对并购对象的了解、风险和防控风险的措施是董事会最关心的,如果能够把这些搞清楚,预案有了,那并购的条件、成功率就会高一点。”李荣融6月29日接受新华网访谈时表示。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