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阿里巴巴诞生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4日 09:02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语:成都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说服马云投资1亿美元,在成都再造一个西部的“阿里巴巴”。这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

  “不把阿里巴巴谈下来,你就别回成都了,住在杭州吧!”

  接到来自上级的“死命令”,郑莉陷入背水一战的境地。

  郑莉,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分管投资服务局,负责招商引资。年初,她和她的团队接受了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任务——争取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落户成都。

  这几乎不可能,因为那个被台湾商业周刊形容为“天生异相”马云刚刚放过话——“(阿里巴巴的国内布局)优先考虑广东、上海和北方某个城市”,至于“到西部去,那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

  马云、阿里巴巴,当今中国地方政府争相追逐的一头肥鹿,连广东、上海的主要领导人也加入了竞赛。超高的谈判门槛,把多少远比成都显赫的城市都挡在门外。

  而成都市委高层却要求,要“迅速”拿下阿里巴巴项目,“力求一剑封喉”。

  郑莉无路可退,唯有一搏。为了了解阿里巴巴,这位原来不熟悉电子商务,从来没有网络购物经历的中年女性,专门注册了ID,上了淘宝网。

阿里巴巴成都专区2009年7月份上线
阿里巴巴成都专区2009年7月份上线

  努力居然成功了。不可能的事,在短短3个月后发生——6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与成都高新区签署合作协议,希冀用3-5年再造一个中国西部“阿里巴巴”。

  而项目投资额,则从马云最初扬言的“也就是几千万”,变成了1亿美元。

  项目的定位,也从最初的“西部服务中心”升级为阿里的“西部基地”。

  成都在3个月内闪电般地“夺”得马云,令各方“诸侯”瞩目。戏剧性的结局和变化,也引来无数疑问和猜测。

  西湖边的“李马会”

  郑莉的艰巨差事,始于3月31日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的杭州之行。

  那一次,李春城带队参观了阿里巴巴总部,拜访了马云,向他发出“到成都发展”的邀请。

  在成都领导人看来,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利用电子商务推进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大有可为。之前,成都市商务局已在一份调研报告中建议,要重点争取阿里巴巴将软件研发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功能性总部落户成都。

  但马云显然不是招之即来的角色。

  作为中国现金持有量最多、发展态势最猛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早已成为全国各地争夺的焦点。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都力邀马云到他们主政的地方发展。

  而且,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马云的算盘是聚焦海外,国内的布局“优先考虑的是广东、上海和北方一个正在洽谈的城市”,“到西部去,虽然已有想法,但也不是短期内实现。即便最后选择成都,也就是几千万的投资”。

  郑莉和她的同事们,就在此时接受了任务——争取阿里巴巴落户她所工作的成都高新区。

  一开始,郑莉们对如何引进阿里巴巴,可谓一筹莫展。

  为寻找突破点,郑莉和她的高新区管委会同事专门用4月的一个周末召开学习会,研究阿里巴巴的发展模式、创业发展史。

  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敬刚一开始时看不明白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年龄大的人为什么要在网上购物呢?”敬刚问,在座的年轻同事反问他:“为什么不在网上购物呢?”

  那次“头脑风暴”,就怎样引进阿里巴巴、成都为什么没有出自己的阿里巴巴展开热烈讨论。有人提出:成都的环境是不是不适合大企业生长?五六年前四川托普创办“炎黄在线”,说要“打造全球华人的商业网站”,结果“一场游戏一场梦”,现在你请阿里巴巴来,人家会不会有重蹈覆辙的顾虑?

  “我们要主动和他们沟通。”郑莉说,“我们可以向人家解释,五六年前的成都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产业发展氛围,我们还处于一个自由松散的状态,从没有主动思考我们应该要什么样的企业,而现在我们的思维完全转变,虽然起步晚,但成都不排除未来也会出一个像马云一样的城市英雄”。

  上下结合“攻心术”

  学习会达成共识后,成都高新区决定由郑莉分管的投资服务局牵头,成立互联网工作团队。

  按照“主动沟通”的方针,郑莉和她的团队成员开始分头拜访阿里巴巴6个子公司的负责人,目标是:说服他们,并请求他们向集团提出投资成都的建议——这一招是“自下而上”,以中层促高层。

  而针对高层,郑莉所在的工作团队还按照专业对口不交叉的原则,每人还分头负责“盯”阿里巴巴集团的一名核心管理层人士,与对方密切联系,及时了解阿里巴巴的内部动态,不断解决问题这一招是“核心攻击”。

  为做到这些,郑莉自己就在3个月内前后跑过4趟杭州,团队的其他成员跑的次数就更多了。

  这两招看来相当奏效,以致后来连马云都说:“从来没有一个项目像西部基地一样,在集团大会上没有一人提出异议。”

  力邀阿里巴巴决策层到成都高新区实地考察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地调研后,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彭蕾也承认成都高新区的发展,无论是其引进的产业规模还是企业数量,都超乎阿里巴巴高层原来的想象。

  “西部大开发已经10年,我们进入西部的时间也到了,再迟就晚了。”彭蕾认为,“为了节省时间成本,我们不应等待西部电子商务水平的自然提升,而应当通过电子商务的教育普及,加快阿里巴巴西进的速度。”

  郑莉他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李春城自杭州返回成都后,也不断地对马云施展“攻心术”。他不但让郑莉的工作团队给马云捎过口信,还让他们给马云带过书面写的信,表明成都的决心与信心。

  端午节谈判

  关键一战,发生在5月28日,端午节。

  这天,郑莉和敬刚等高新区领导一起,随同李春城在成都高新区111会议室与马云和阿里巴巴高层会谈。

  一开始的话题是彭蕾抛出来的。

  “她说,阿里巴巴的高层考察过很多地方,项目投资最怕就是上面领导答应的,下面执行却变了形。”郑莉8月4日向记者回忆说。此前,马云刚刚看完高新区精心准备的、满篇都是“我们建议阿里巴巴做什么”的招商PPT。

  第一个“接招”的是敬刚。“这个在成都不是问题,您放心”,敬刚说,他还借落户成都已数年的英特尔为例——当初为吸引英特尔进驻,成都曾专门设立英特尔办公室,解决该公司在成都的一切问题。目前该办公室还在运营中,甚至办公室负责人升迁了,也要继续兼任办公室的工作,“承诺10年不变,这些面孔也10年不变。”

  “我相信我们的团队。”在场的李春城也来了一句。

  接下来,李春城很自然地将话题转移到了灾后重建和城乡统筹上,他说成都正在着力打造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一种新型城乡形态,他并建议马云有时间多到成都农村走走看看。

  李春城一番陈词,得到了马云“非常热烈”的响应。

  在李春城看来,城乡需要“统筹”,而对马云而言,虚拟与现实的“统筹”、东西部不同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统筹”,又何尝不是在等待着领导者解决。那天,马云当场提议,将阿里巴巴成都项目从“西部服务中心”升级为“西部基地”,投资额从3000万美元扩大至1亿美元。

  按照6月29日签订的协议,与阿里巴巴在国内其他城市的投资不同,成都是阿里巴巴继总部所在地杭州之外投资的第二“业务综合性”城市—“西部基地”经营范围将涵盖阿里巴巴集团所有子公司的相关业务,具有研发、呼叫、后台运维、运营结算、灾备以及培训等功能。

  短短3个月内达成如此重大的战略性合作协议,这在阿里巴巴历史上是少有的。而在成都所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中,郑莉说,“这个签约也是最快的。”

  落户代价几许

  接下来的问题是,成都为“迎娶”阿里巴巴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上海、深圳等地的招商政策我们非常清楚,成都只是给了应该给阿里巴巴的一些东西。”敬刚表示不便透露成都给阿里巴巴的具体政策。

  “我们没有向成都提出什么特别要求,相反我们将在发展中遇到的困惑给成都讲了”。彭蕾对本报记者说,比如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应该发放什么样的牌照;工商总局关于税收的定义涉及到网络经营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等。

  可以肯定的是,为了给阿里巴巴落户提供法制保障,鉴于国家目前尚无电子商务领域的立法,成都正考虑用地方立法的形式保护电子商务,“立法的内容目前正在征询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电子商务企业的意见。”郑莉说。

  也有资深政经人士认为,阿里巴巴未来不排除会利用成都作为统筹城乡综改试验区的优势,在电子商务的一些敏感问题上进行创新性突破。

  彭蕾透露,阿里巴巴将在高新区南部园区的天府新城征地200亩建设“淘宝创业园”,形成整合上下游供应商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至于地价几何,阿里巴巴和高新区方面均守口如瓶。

  阿里巴巴拟以与外部合作的方式建设“淘宝创业园”。彭蕾向记者表示,“目前我们正在与一些城市谈判,也会考虑利用政府的资源来做,比如杭州的安居房。”

  除了“西部基地”,阿里巴巴还会考虑在国内的北部、南部设置基地。“北方基地主要是以数据中心为主;南方基地在广东,以海外业务为主。”彭蕾说。

  各地政府的热捧会把阿里巴巴投资项目“政治化”吗?彭蕾对此的回答是,“一个企业的资金毕竟有限,未来我们将以4-5个城市为重点。若再有城市邀请,我们会谢绝,健康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们以前确实错失过一些机会”,谈及当初注册50万元、2006年被阿里巴巴以2200万收购,现已发展成为阿里软件的原成都网购,郑莉感叹,“当初没能把阿里软件的总部留在成都,拱手相让给了上海。”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