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倚重亚洲双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1日 09:34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语:伯尼是对的。四年前,这位F1总裁曾放言,亚洲是F1的未来。如今,当他看到金融危机寒风下火热而年轻的亚洲市场,应当更有信心。对于上海和新加坡而言,或许账本盈亏并不是举办F1比赛的全部意义所在。两个欣欣向荣的城市,都在探索通过嫁接陌生体育文化来和国际接轨的可能性。为此,他们不在乎大把的投资。对于泥足在欧洲和美洲之间的伯尼而言,这或许是个双赢。

  新加坡:后起之秀先声夺人

  今年二季度,新加坡经济意外大幅增长,F1门票销售也风头正劲。据新加坡站比赛主办方Singapore GP Pte销售主管Darren Chen介绍,截至7月17日,已有接近73%的公司套票和名流包厢门票售罄。这些套票的票价从3388到8000新加坡币不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比赛门票销售毫无压力。Chen坦言,当前的经济形势对9月份的比赛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并且有一些客户确实在今年不再有那么大的支持力度。和F1上海赛场部分高达40%的票价调整相比,新加坡方面声称不会降低票价。但是促销活动来看,主办方已经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售票策略,如参与“绿色房间”(Green Room)活动的个体购票者可以享受公司套票待遇,并且获得比2008年公司套票更低的价格。同时,Singapore GP Pte也与当地29家酒店签署协议,给予提前订房的客户优惠价格。

  赛道方面,去年有部分车手抱怨路面颠簸和赛道缺乏超车机会。这些问题都将在9月的比赛中得到修正。

  据悉,新加坡站的比赛赛道将对第1,13及14转弯区进行微调。在1号及14号转弯区, 赛道将变得更加狭窄以降低过弯速度,这样的调整将给车手更多内线超车的机会。在13号转弯区,调整后赛车将会以更快的速度经过新加坡地标性的滨海公园通道(Esplanade Drive),届时赛车通过过道的速度将有可能达到让人尖叫的280公里/小时。

  在维修区,为了避免去年进出车辆互相影响的事故,主办方也对维修站通道进行了重新规划,降低了加减速赛车互相干扰的风险。

  主办方的用心在去年得到了几乎满堂喝彩。F1比赛评论员李兵称:“去年的比赛堪称完美,主办方的认真努力很可敬。”

  好口碑也变成了真金白银。据新加坡旅游局的统计,赛事共给狮城带来了1.68亿新元的旅游收入,电视观看人数超过1.1亿人。赛事期间,新加坡登记在册的酒店住房率达到75%,房间平均价格达616新元,比2008年平均价上涨150.4%。

  尽管如此,主办方新加坡政府和Singapore GP Pte依然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像F1这样的纯商业比赛,没有钱的玩家只能卷铺盖走人。此前法国美国等分站相继退出,都是因为入不敷出。而F1并没有对具有近60年历史的法国“老队员”网开一面。据外媒报道,新加坡站比赛头五年的总花费接近1.5亿美元,这还不包括上交给F1的承办费用。曾有媒体此前报道这笔“冠名费”在第一年就高达3500万美元,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对此Singapore GP Pte拒绝置评。

  上海:体制内步步为营

  作为同门师兄,新加坡的经济压力也是上海正在经历的阵痛。更多的政府背景或许让上赛场不用在短期内为稻粱谋,但民间已有诸多不满意的声音。赛场的高额造价及维护,以及举办F1赛事是否在经济上划得来,都是这个城市对举办F1仍旧持有的疑虑。

  李兵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据我所知,一年18站的比赛,大概有十二三条赛道的经营是是亏本的。包括加拿大,印地安那波利斯都得到了当地政府大力支持。这对于城市宣传的作用不是一两千万美金可以衡量的。”

  这位多年解说F1比赛的主持人认为,举办F1比赛对于不同的国家,城市和地区都有不同的意义。对于上海而言,这是一个让世界了解上海,提高城市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举办的一流比赛,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他同时认为,以目前的城市发展水平,上海也有经济能力来支撑一流赛事的开展。

  而对于国内缺乏赛车文化土壤的质疑,李兵认为这项运动在国内将随着F1赛事的推广而逐渐成熟,而目前的成效已经略见端倪。“据我所知上赛场的运营是满的,每年200多天都有活动,”他说,“很多汽车厂商都会租用上赛场的跑道进行活动。”

  上海法拉利俱乐部主席朱裕华称,上赛场仅仅依靠举办F1比赛难以盈利,重点是如何开发其他项目的汽车比赛,使赛道资源充分利用,这样就可以赚钱。

  “目前据我了解他们是基本持平的。”朱裕华说。

  据朱裕华介绍,除F1比赛外,上赛场全年已经有其他比赛数十场。赛场也为诸如宝马,保时捷等各大汽车厂商租用,在场地上进行试驾等商业推广。朱裕华所在的法拉利俱乐部每年在上赛道有100多小时的赛场活动。“这类活动是上赛场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对于盈亏问题以及未来的经济目标,作为上海F1赛事主办方之一的上海久事赛事管理公司拒绝置评。

  在官方羽翼下成长的上海F1或许不会有西方的生死压力,但高度的行政化管理也使得赛事的经营和服务理念不可避免地带有官僚制度的缺陷。一位业内人士称,中国的赛车事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更多政策上的支持,也需要更多对赛车事业感兴趣的官员。这位人士甚至建议,出于培养赛车专业人士的需要,可以适当地派出一些官员到国外培训,了解赛车文化,或者聘请资深人士作为官方顾问。

  该人士举例说,目前在赛车的引进和检测上,就需要更多报关上的政策帮助。目前国际性的赛车比赛约有二三十种,国内要引进这些赛事,必须进口比赛用车。而海关对于车辆检测的把关相当严格,手续复杂,经常发生由于汽车不能进入上赛场而无法比赛的情况。这只是赛车事业遇到的行政阻碍之一。

  另一个最近的例子,是已经在上海举办了5年的摩托GP中国大奖赛在沪停办。摩托GP赛事在2004年和F1一同登陆上海,也在当地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车迷和市场。但是由于一些政策法规的限制,该赛事长期难以发展,不得不告别中国。

  “我们应当不断引进国际赛事。已经有了赛事被取消,这是很可惜的事情,”该人士称,“我们的经营者应当反思。”

  李兵认为,类似的问题都是赛车文化在新土壤中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而国际汽联对于上海赛事的高度肯定,也说明了组织上的成功。

  对于上海和新加坡而言,或许账本盈亏并不是举办F1比赛的全部意义所在。两个欣欣向荣的城市,都在探索通过嫁接陌生体育文化来和国际接轨的可能性。为此,他们不在乎大把的投资。对于泥足在欧洲和美洲之间的伯尼而言,这或许是个双赢。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