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凡:中国高端白酒酒文化缺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2日 00:27 新浪尚品

  新浪尚品:2009年7月11日,由《DR.Report精品报告》、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西部区以及新浪尚品独家报道的“精品中国论坛”在春城昆明世纪金源大饭店举行。在经济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去时,回顾、梳理与展望高端产业显得尤为重要。“精品中国三十年论坛”于宏观探索产业发展原动力,微观上议论业内热点,旨在客观条件下做大胆猜想。我们正站在岔路口上,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中国本土品牌,下一个胜利的领跑的将会是谁?

葡萄酒教育者、多家时尚杂志与葡萄酒专栏作家、品酒专家,意大利葡萄酒协会首代赵凡。狂恋充满酿造师热情的勃艮地黑比诺干红,坚信葡萄酒教育是为了给人创造品酒机会。
赵凡在精品论坛发表演讲
赵凡在精品论坛发表演讲
  葡萄酒教育者、多家时尚杂志与葡萄酒专栏作家、品酒专家,意大利葡萄酒协会首代赵凡。狂恋充满酿造师热情的勃艮地黑比诺干红,坚信葡萄酒教育是为了给人创造品酒机会。

  酒跟腕表不一样,腕表提升生活品质是非常正确的,但是酒类对于我们提升生活品质方面更贴切一些,高品质的车跟高品质的酒更容易体现生活品质。我今年说中国酒文化和酒类消费30年的历史说的时间更长一点。

传统白酒香气构成主体是由发酵过程形成的。
传统白酒香气构成主体是由发酵过程形成的。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高端白酒品牌少其实是酒文化缺失

  在中国饮酒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从商周时期,中国出土最早的酒类,就是从那个时候的,我们有数千年的酒文化,当我们反思我们的消费行为体现酒文化的时候,真正酒文化的复苏不过是最近五年的时间。大家可能不相信,我给大家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中国的白酒,可能我们会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当我们想到中国的酒文化的时候,是不是只有茅台五粮液?

  文化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一个生活的反映,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得出我们的生活的思想。做白酒文化的时候,我们经常进入编故事的境地,因为做营销人比较看中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南方有一个很有名的白酒品牌叫做诸葛亮,他们营销总监就是用编故事的方式,说这个酒是当年诸葛亮带兵去打曹操,川军喜欢是酱香型的,贵州的兵喜欢醇香型的,所以诸葛亮就酿了一种酒来满足不同地方的兵的口味。这个完全是编造的,当然这个能够收到短期的效果,但是对于品牌长久的支持力可能就不太强了。现在的中国浓香型白酒90%都是使用酒精通过工业生产得到的。如果说中国没有酒文化我就不认同,解放以前,在民国时期,北京大的酒楼,可能去预定一桌酒席,人家看你是一个新客户,可能会给人喝一杯酒,这个时候往往是黄酒,所以中国人的传统有一个饮酒的习惯,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中国的酒很多都是都是20多度的酒,北京那个时候有一个莲花白,玫瑰露,现在都找不到了,这种多样化的缺失,我认为都是酒文化的缺失。真正快速发展的时候应该是90年代的时候,啤酒带动了白酒,过去人只是喝白酒,因为白比较便宜,这个是生理需要。80年代初慢慢开始有了啤酒,这个时候人的消费观念有一定转变,当然啤酒那个时候也是比较低档的啤酒,那个时候是散装的啤酒,之后有了简装的啤酒,又有了瓶装的啤酒,1985年的时候,在北京的燕莎中心的那个啤酒房开始卖扎啤,卖20元一扎,当时一瓶啤酒也就是卖7毛。同一年也有一件事情,当时也有洋酒登陆中国,但是同一年我印象比较深的是1985年北京青年报有一个二版的新闻,燕莎有一瓶人头马XO卖8888元,假如说那个时候人头马当时是8000多,现在也就是1000多,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价,这个是市场成熟了。有了这样一些高档产品的刺激,中国的高档白酒也没有足够的品质定到高价格。

麦德龙精品酒廊窖藏珍品
麦德龙精品酒廊窖藏珍品

  进口葡萄酒贸易公司成立仅20年

  葡萄酒是在1892年真正的引入到中国,解放后,本土的葡萄产量不够,满足不了酿酒的需要,所以直到90年代初,当时最多的是红葡萄酒,就是葡萄、糖、酒精兑出来的,里面掺水,但是这样一个产品,在建国后30多年的时间,满足了中国市场对于酒类丰富性的需要,但是随着国家对于非粮食酿酒的政策,葡萄酒就越来越多了,一直到了2004年,国家才推出标准,禁止了色素的生产。那个时候,进口葡萄酒只在涉外饭店里面有销售,这些饭店在80年初的经营,比如那个时候路易十三,长城饭店必备的是两瓶路易十三,如果消费了两瓶,就到中粮公司申请,由中粮公司去进货,如果两瓶都卖了,他就没有了,那个时候就是有这样一个限制。到了1989年北京成立了一个真正的进口葡萄酒贸易公司,由它带进了很多进口葡萄酒的品牌,这个公司开创了中国进口葡萄酒的文化,那个时候卖的最多的其实是意大利酒,尤其是几家大的酒厂的产品。一直到了2003年,中国的葡萄酒都是在缓慢的发展,2003年SARS过去以后,中国的葡萄酒的市场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但是谁也找不出是什么原因,这个时候是法国酒在中国发展的最迅速的时候,从2003年一直到2007年,每年波尔多的葡萄酒对中国的增长都是成倍的增长,最多的时候就是4倍,最近两年就是拉菲,在这里说到一个品牌,就是我从一个品牌的角度来探讨,为什么拉非可以成功。也有西方的专家探讨过,他们总结了这样几点,比如有香港人对中国的消费影响,比如拉非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好记,从我个人来讲,跟中国的葡萄酒行业不够成熟也有管理,葡萄酒行业是一个非常庞杂的行业,在全世界,没有办法统计,对于中国的葡萄酒从业人员,从2000年开始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从一个比较简单的起点开始,从波尔多开始,第一就分级制度,比如分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多少钱,容易被人理解。第二,比较知名的产区只有四个,就是从他们理解的标杆去做宣传的手法,于是乎,拉菲就成为被这个行业说到这个词,对于消费者来说,就觉得这个是最好的酒,我可以说,如果说按照200欧元限制的话,200欧元以上的话葡萄酒品牌要以千计。拉菲在中国的成功我觉得是偶然的原因,由于行业不成熟造成的现象。当然我相信我们的行业会越来越成熟,我们会了解越来越多的品牌,我们也会引进其他的品牌,可能还有香槟、还有来自南非、智利、澳大利亚等来自全世界各个地方的顶级酒。

  说到葡萄酒,这个市场可能跟其他的市场有一定的区别,就是是一个农产品产品,基础是农业是葡萄种植,所以农业社会是一个比较多样的社会,我们回去看农业社会的时候,就好象30年前我们会说,烟台的苹果、黑龙江的大米,我们会以产地来描述。但是进入到商品社会,更多的是标准化和品牌的缺陷,但是有这样的缺陷,才会让我们享受到不同的味道,如果我们到意大利去品尝酒的话,我可以说意大利可以酿造出超过10万种的酒,每一种的酒味道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个市场在品牌构建商来说,也是一定的缺失,需要我们通过不同方向的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葡萄酒里蕴含的热情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如何去面对一个高档的、精品的葡萄酒,精品不一定是名牌,名牌也不一定是精品。经常打广告的、市场推广工作比较多的往往是往超市去的,比如澳大利亚打广告最多的是节卡斯,价格大概是人民币100多元左右。精品是有艺术性的,茶叶也是一样的,很多的茶叶也是有艺术性的。所以葡萄酒有很商业的产品,也有很高端、很艺术性的产品。艺术性集中体现就是说,这一个产品能够反映制作它的人,制作它的产地的特色,不是说满足一种口味。能够被人欣赏的往往是从酒中体现的人文特色。

  必须要跟大家说的是,如果有机会,能够品尝一款高档的葡萄酒,能够体味到酿造它的人如何把葡萄变成人间最美味的东西,依靠的是土地,依靠的是他对葡萄酒的理解。不管是车、香水、皮包都是起始于人的热情。时间有限,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