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站楼建设看北京首都国际机场50年的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0日 15:39 民航资源网

  导语:2008年3月2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50岁生日,经历7次改建到三号航站楼启用,首都机场作为国家的第一个窗口记录了中国不断开放的缩影。

1958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
1958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

  2008年3月2日,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代码:PEK,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代码:ZBAA,以下简称“首都机场”)50岁的生日。最大的生日贺礼,莫过于三号航站楼(又称“T3”)的启用。机场是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第一个窗口,

  有人说,机场是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第一个窗口。那么作为机场最重要的功能建筑——航站楼,也可以说是机场的一个窗口,是记录机场发展历史的缩影。

  50年前,首都机场只是一个1万平米左右的航站楼、一条跑道;50年后,首都机场成为拥有三座航站楼、三条跑道、双塔台同时运行的大型航空枢纽港。首都机场新、旧航站楼的更替换新,记录着首都机场50年来发展和变迁的不凡历程,也是中国民航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一个历史缩影。

  首都机场“知天命”之际,本报记者专访曾在首都机场运行和安全监察部门任职多年,现为机场顾问的刘兆龙,讲述候机楼的故事,追寻历史的足迹。

上世纪50年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建设之初
上世纪50年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建设之初

  1958年

  T0:没有廊桥的机场

  沿着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在南机坪出口一出来,就可以看见一座苏式建筑静静地矗立着。楼前,有一个金灿灿的凤凰标志,昭示着它与中国民用航空业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就是首都机场的第一个航站楼。

  高大细长的窗户、灰黄的颜色、厚重的基石、屋顶的八角形园亭……现在已成为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代码:CA,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代码:CCA,简称“国航”)办公楼的首都机场老航站楼,带着苏联时期的印记。这座当时投资7900万的工程,于1958年3月正式启用。之后便成为当时的十大建筑之一。

  刘兆龙翻出机场年鉴中两张泛黄的照片,指着对记者说,“这就是我们首都机场的第一个航站楼——我个人叫它‘T0航站楼’”。照片上一行旅客正在列队登机,客流稀少,显示T0当时并不繁忙。

  1950年,全国解放,百业待兴。党和国家领导人满怀“从中国的土地上飞出去”的梦想,开始筹划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首都机场的建设最早于1950年提出,当时选址在东郊的孙河地区,之后因为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工程也被暂时搁置。1954年,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经过反复勘察和测量,民航局选定原顺义县天竺村以北、二十里铺以东地区为首都机场场址,即现用场址。

  1955年6月10日,首都机场建设项目正式开工。经过2年多的建设,首都机场1957年12月竣工通过国家验收。1958年3月2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民用机场——首都机场正式投入启用。

  建成后的首都机场航站楼建筑面积有10138平方米,即使在高峰时,每小时也只可以接待旅客230人,主要为中央和地方官员往来出访和邮递提供服务。刘兆龙介绍说,当时能坐上飞机的,那至少得是“县团级”以上的人物,普通老百姓到机场参观,还得买票才能进入候机楼大厅。当时机场的服务也不先进,甚至登机都没有廊桥,旅客需要走出候机楼,穿过机坪,登上楼梯进入机舱。

  在这种情景下,T0航站楼服役20多年,当时修建的主跑道至今仍在为首都机场服务。据统计,1958年至1979年共22年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587.6万人次,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65年,首都机场进行了第一次扩建,将原2500米的跑道延长至3200米、增建了6个停机位,并增添了无线电通信导航等设施,局部改建了候机楼、新建了贵宾候机楼。这一年,中央政府也决定开放北京作为国际通航点。

  首都机场建成之时,正值中国经济建设的高潮时期。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航空网络已初具规模,连接了全国21个省会级城市。到1965年底,国内航线已开通46条,通航城市76个。1965年3月1日,北京——成都——拉萨航线开通,通航的省会城市到达27个。首都机场为加强首都北京与各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增进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对外交往的空中大门也已经打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通过首都机场出访外国或在机场迎接外宾的来访,首都机场自建成之日就成为了我国进行重大国事和外交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对外友好往来不断增加。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周恩来总理亲往首都机场迎接,两位伟人握手的照片成为历史的经典。

上世纪80年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
上世纪80年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

  1980年

  T1:经历七次改建

  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已普遍采用大型飞机和新式旅客登机桥、自动人行步道、行李转盘等设施。中国民航先后从美国、英国购买了三叉戟、波音707等大型喷气式客机,从1974年起淘汰了原有的老式飞机,中国民航进入喷气机时代。位于我国国际、国内航空网络中枢的首都机场运输业务日趋繁忙,T0航站楼设施设备落后已难以满足需要。

  1972年4月29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向国务院报送《关于修建首都机场国际候机楼的请示》,1973年5月13日,国家批复同意,并确定投资6600万元人民币。首都机场的第二次大规模扩建1974年8月正式动工,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一号航站楼(又称“T1”)建设方案的成形,源自一次到法国和荷兰机场的实地考察。之后,考察组提交了《关于修改首都机场国际候机楼及其附属工程修建方案的报告》。在报告中,总的要求是修建一座新的国际候机楼和一条西跑道,增建先进的航行指挥设施和通信导航系统等,使首都机场能达到每日起降飞机60架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1500人次的要求。

  上世纪80年代伊始,首都机场迎来了T1航站楼和第二条跑道。1982年1月,东跑道向南头延长600米的扩建工程和一号航管楼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扩建工程修建了6万平米的新航站楼。楼内设置有中国民航首次采用的自动门、自动人行步道、自动扶梯以及行李系统、飞行动态显示牌、闭路电视等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设备。航站楼内采用了反映中国打好河山、风土人情、神话故事等大型壁画。T1航站楼和两条跑道的格局,成为首都机场日后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机场的建设,一直在“早与晚”、“大与小”的争论中不断地扩建改造。报告称,10年至15年之内,年旅客吞吐量350万人次。但是当时的估计明显保守。

  刘兆龙说,从1988年开始,T1航站区就是在前后七次改扩建中度过的,在这七次改扩建中,T1航站区改建行李分拣大厅,扩建主楼及引桥等,T1航站楼面积增至8万平方米,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提高到800万人次。

  伴随着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高速发展,中国民航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到1987年底,从北京始发的国内航线有59条,国际航线24条,客货吞吐量从1978年的102.64万人次和3.38万吨增至1987年的466.59万人次和13.79万吨。

  1988年3月,随着中国民航体制的改革,当时的北京管理局分拆组建了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三个单位。“首都机场”也正式更名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上世纪90年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全景
上世纪90年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全景

  1999年

  T2:“这件衣服做小了”

  1994年,刘兆龙去新加坡机场考察,他们的两个航站楼总共有50多万平方米,“当时我们才8万平方米,觉得他们那里太大了,想着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有这么大的航站楼就好了。”

  改革开放后,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每年都是一百万地往上翻。1991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869.97万人次,已经超过了航站楼的设计能力;到1994年,首都机场年旅客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而1995年又达到1500万,比上年增长29.23%。

  国际民航界有个著名的“20%定律”,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研究发现,当一个机场旅客量增长超过上年的20%时,这个机场的管理能力、人员素质以及设备设施就跟不上了,机场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

  “买票排队、登机排队,机票更别说打折了,候机楼里每天都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刘兆龙调侃称,1995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缓解了首都机场的压力。1995年到199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首都机场旅客量增幅有所回落,“二号航站区正好在1999年投入使用”。

  从1992年国家计委批复二号航站楼(又称“T2”)可行性报告到1995年正式开工建设,T2到底要建多大,也曾引发讨论。刘兆龙回忆,当时提出建设33.6万万平方米,但是有关部门给“剪了一半”,“我们说这样的话没建完就会超负荷!”在多方讨论后,相关部门同意了机场方面提出的意见。

  T2航站楼主体33.6万平方米,配套工程16项、包括46.4万平方米的候机楼停机坪,以及停车楼、货运站等。航站区扩建工程完成后,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3500万人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可达1.2万人次,年起降架次可达19.32万架次。

  新航站区扩建工程于1995年10月正式开工,并列入国家重点工程。扩建工程的建筑规模之大、配套项目之多、投资额之巨,均为当时中国民航建设史之最。T2航站楼经过四年的建设,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T1航站楼随即关闭。

  1999年10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公司正式成立。2000年1月,首都机场股份公司通过国际配售及在香港公开发售的方式发行新股,共募集资金约3.52亿美元。同年2月1日,股票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首都机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篇章。

  随着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的连续几年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没过几年,T2航站楼就开始超负荷运转,此时,已经关闭三年的T1航站楼改造完成,2004年9月重新开放。刘兆龙形象地说:“很多人形容首都机场就是个生长特别快的孩子,做衣服总是做得小,甚至是没怎么穿就小了。”

2008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全景
2008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全景

  2008年

  T3:“人民的宫殿”

  首都机场2000年旅客吞吐量首次超过2000万,2004年突破3000万,2005年旅客吞吐量超过4000万,2007年突破5000万。

  刘兆龙自豪地说,“首都机场2006年度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均进入全球机场排名的前30名,这在我国民航机场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2006年度亚太机场中唯一的三项指标均进入全球机场前30名的机场。首都机场进入了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了满足奥运会的航空运输保障需要,加速将首都机场建成世界级门户复合枢纽机场,2004年3月,首都机场第三次大规模扩建工程顺利开工。经过近3年9个月的建设,首都机场扩建工程2007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首都机场形成了三座航站楼、三条跑道、两座塔台同时运营保障的格局。航站楼的总面积将达到141万平方米,停机位数量增至322个,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7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80万吨、飞机起降60万架次、空中客车A380全载起降的要求。三号航站楼(又称“T3”)采用了许多机场业最先进的技术,如APM旅客快捷运输系统、高速行李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系统等。

  T3航站楼总面积98.6万平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航站楼主设计师诺曼·福斯特称之为“人民的宫殿”。T3建成了,站在T3里面,刘兆龙说他很感慨,“太大了,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他说,从现在的增长看,到2015年,首都机场的旅客流量在8000万到1亿人次是很有可能的,三个航站楼总共140万平方米的面积,完全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首都机场硬件资源将得到大力提升,能充分满足奥运会保障需要,亚太地区航空枢纽地位将更加稳固。

  作为一名在首都机场从事了20几年机场运营和安全管理的一线管理人员,刘兆龙认真地对记者说,T3航站楼建设好了,2月29日第一批转场运营也顺利进行,但我们机场管理方要更加谦虚谨慎。因为这一次转场是小考;3月26日,等T3的航班都进来了,保证运营顺利才是真正的考验。8月份,作为奥运会最重要的非竞赛场馆之一,我们还要经受住更大的奥运会保障任务的考验。

  在刘兆龙看来,2015年之后,北京的第二机场应该也可以投入运行。到那个时候,首都机场的三个航站楼、三条跑道的格局是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这是最稳定的状态”。

  2008年3月7日,民航总局副局长杨国庆在出席两会时表示,北京第二机场选址问题将在2010年有最新结果,并于当年动工建设。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