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彩色兵马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3日 14:09 人民网

  导语:当人们驻足在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军阵前,感受那历史的苍凉之美时,可曾想到眼前这阴霾冰冷的灰色军阵,也曾因遍身施彩而鲜活和生动?

1999年二号兵马俑坑出土的彩绘绿脸俑
1999年二号兵马俑坑出土的彩绘绿脸俑
二号兵马俑坑1999年发掘现场(局部)
二号兵马俑坑1999年发掘现场(局部)

  秦始皇的工匠们在塑造、焙烧好兵马俑后,对兵马俑包括车、马均精心彩绘,完成了这画龙点睛的一笔,整个兵马俑便活了起来。

  然而,在埋入地下两千多年的漫漫岁月中,秦俑俑坑遭受焚毁、坍塌及多次山洪冲刷,加上地下多种有害因素的影响,出土时大多数陶俑表面的彩绘已损失殆尽。

  而那些残存的少数彩绘,保存状况也不好,稍不留意就会随土壤掉落,若不进行有效的保护,残留下来的彩绘很快就会荡然无存。

  为了妥善地保护好这些弥足珍贵的秦俑彩绘,秦俑馆的保护工作人员从1979年建馆开始,经过初期艰苦的摸索,后期与国外的合作,直到2001年,“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文物保护科技成果终于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鉴定,认为该成果在“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文物保护领域中,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至此,可以欣慰地说,我们有能力保护好这批珍贵的彩绘文物了。那个曾使我们汗颜与惶然的问题“秦俑出土时都是有颜色的吗?”也可以平心静气地回答大家了。

  陶体上的生漆可使施彩面滑涩相宜,吸水性适度,但却给文保工作者带来了与其它彩绘文物不同、也更具难度的问题。

  什么是秦俑彩绘?

  秦俑彩绘是由褐色有机底层和彩色颜料层构成。褐色有机底层的主要成分为中国生漆,而陶俑身上残存的彩绘颜色,主要有红(朱砂,铅丹)、绿(石绿)、蓝(石青)、紫(紫色硅酸铜钡)、黄(密陀僧)、黑(炭黑)、白(磷灰石,铅白)等,多为天然矿物质材料。其中的紫色硅酸铜钡和铅白、铅丹均被认为是人工制造的,这种紫色颜料目前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而秦俑是现在知道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和年代的最早使用它的实物。而与此大约同时代的埃及托勒密王朝所使用的埃及蓝,与之有着相似的化学结构,它们有着何种联系不得而知,但却有着同样的神秘。至于铅白与铅丹的制造,分别见于公元前四世纪的《计倪子》和公元前2世纪的《淮南子》两书中。《史记·货殖列传》也有“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秦皇帝以为贞妇客之”一段,也说明早在秦代,有关颜料的贸易与制造就已经开始了。

  在完成了秦俑彩绘成分的分析研究后,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测试手段,揭示彩绘的损坏机理。首先搞清了彩绘的结构,也就是施彩方法:先在陶体上涂以生漆,再施以矿物颜料。陶体上的生漆可使施彩面滑涩相宜、吸水性适度,却给现在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带来了与保护其它彩绘文物不同,也更具难度的问题。在漫长的地下埋藏过程中,彩绘的颜料调和剂生漆底层均已老化,颜料层内部的结合力、彩绘各层之间、底层与陶体之间的粘附力都很微弱;特别是生漆底层对水分的散失非常敏感,出土后文物从原先极高的湿度环境中突然暴露在一般湿度下,生漆层迅速失水,引起剧烈收缩、龟裂、起翘、卷曲,造成了彩绘脱离陶体。

  病理搞清了,就该对症下药。目前研究出两种成功的保护方法,其一是用抗皱缩剂(聚乙二醇)和加固剂(聚氨酯乳液)联合处理法。聚乙二醇的作用是抗皱缩,该试剂可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使彩绘生漆层保持湿润,随后缓慢失水,使加固剂在彩绘完全干燥前,即可作用于彩绘,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其二是采用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渗透,电子束辐照加固法。该方法考虑到大分子加固剂不易达到彩绘和陶体之间起到加固作用,选用小分子的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单体,先渗透过彩绘,再利用电子束辐照引发,使液体状态的小分子变为大分子长链固体状态,达到加固目的。比较而言,前者实用性较好,而后者保护效果更佳。接着又进行了发掘现场的保护试验。基于抗皱缩剂和加固剂联合处理法,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发掘现场的保护工艺,对刚出土的彩绘陶俑实施了精细的保护处理,首次成功地保护了整尊彩绘秦俑,至此已完成了2号坑内的6件彩绘秦俑的保护工作。

  彩绘秦俑的成功保护,使我们能够欣赏秦俑的色彩之美。我们发现,除了铠甲外,秦国军队没有统一的服装颜色,所穿的衣服都是自备的。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里,服饰的颜色是“与民无禁”的。所以秦俑五颜六色的服装色彩是当时民间的流行色。

  结合考古发掘资料,我们发现除了铠甲外(均为红色甲带,褐色铠甲片),秦国军队没有统一的服装颜色,所穿的衣服都是自备的。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四号秦墓出土的写在木牍上的家信,就说明了这一点。信中写道:“遗黑夫钱,毋操夏衣来。令书节(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禅裙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其丝布贵,徙(以)钱来,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知)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这位名为黑夫的秦军士兵在攻打淮阳过程中向家中老母索要钱物的家信,反映了当时秦兵服装均为自带,在军中的花费也得由家中筹措的事实。而秦军的服装,也应为当时秦国社会流行的颜色了。秦俑的上衣、下衣、护腿、围领、袖口均显示出不同的色彩。根据考古统计可以想见当时秦人的服装颜色以绿、红、紫、蓝为主,尤其偏爱绿色。而且对色彩的搭配也极为讲究:绿色的上衣,一般配有粉紫或朱红色边沿,下衣为天蓝或紫色,甚至是红色。而红色的上衣,一般领口、袖口均为绿色、紫、天蓝等色,下身着绿色的裤子。这样红、绿、蓝、紫,对比强烈,色调明快。给人的感觉是热烈、喜悦、活泼。这种五颜六色的服装色彩是当时民间的流行色,与当时的时尚色“黑”是有区别的。中国历代均有其时尚色,传说黄帝时代尚黄,夏代尚青,商代尚白,周代尚赤,秦代尚黑。所谓秦“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是指黑色为当时最尊贵的颜色或说为皇家专用的颜色,有重大的祭奠活动皇帝要穿黑色的服装。但并不是说全国的百姓都要穿一样颜色的衣服,民间喜爱的服装是色彩丰富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审美的多样性。春秋时齐桓公好紫,举国皆服紫,孔子恶其夺朱也。可见在“礼崩乐坏”的年代,其服饰的颜色是“与民无禁”的,而秦王朝也正是新旧体制交替之时,什么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也没有严格的限制了。

  对秦俑彩绘的研究,从彩绘保护成功那一刻起才走上了一条科学的道路。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妥善保存好彩绘,其它相关的研究才可开展起来。秦俑的色彩是绚丽多彩的,而从中折射出来的问题也是丰富多彩的,这里只是对彩绘的保护与秦俑的色彩点水浅尝,更深入的研究还需要各方面专家的共同努力。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