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第3次亮相威尼斯双年展主题“见微知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2日 19:11 新浪尚品

  进入21世纪,变化成为了当今世界的总体特征。而在这一急剧变化的大背景下,共同性的扩大和差异性的彰显更成为了并行不悖的两种趋势。交通便利、信息迅捷、经济协作与文化融合既是全球化的产物,也是继续推导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动力。然而由全球一体化为基础所形成的共同性的扩大,并没有抹煞世界的众多差异,却是以差异性的存在作为了发展的前提。不仅固有的差异性依旧存在,还在新的条件下生成出了新的差异性。因此,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在不断走向融合的同时,仍然如此丰富多彩。

场馆平面图
场馆平面图

  创立于189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无疑也与整个世界同步发展并呈现出了变化的特征。在这个越来越国际化的艺术展览平台上,当代艺术的时代趋同与彼此交融交相辉映,而对以民族国家为背景的国家馆的展览机制的延续与坚持,也保证了不同文化的同场竞走,以及差异性的表达和多样性的呈现。因此,近年来的威尼斯双年展,也如同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在不断走向一体化的同时,仍然如此丰富多彩。

  改革开放的中国,一方面其融入全球的发展速度正在加快,与全球的趋同性也越发明显;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共同性扩大的同时,中国同样没有失去自身固有的差异性,事实是当今中国社会变革进步的广度和深度,也正成为了新的差异性的生成源泉。作为当代社会文化真实反映的当代中国艺术,其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皆因立足于中国社会变革的现实而得到不断强化。因此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更着力于去表现这种来自中国的变化,呈现反映中国现实及具有中国精神气质的差异性,从而激发起积极的关注和丰富的解读。

《多米诺骨牌:小的推倒大的》
《多米诺骨牌:小的推倒大的》
《2009-3-23》
《2009-3-23》

  在仔细审视了当前中国艺术世界的基本情况和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的特定背景之后,我们决定将中国馆的主题聚焦于当下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而去探讨趋势中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并行不悖。我们选择的参展作品,分别由方力钧、何晋渭、何森、刘鼎、邱志杰、曾梵志、曾浩等七位艺术家进行创作。方力钧、何晋渭、何森、刘鼎、邱志杰、曾梵志、曾浩,皆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年龄从30多岁到40多岁。他们既是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变革的亲历者,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参与者。他们的艺术创作,敏感而激动地包容着中国现实生活的变化,挑明了各自的态度、立场、趣味及其根源。通过他们的创作,我们可以切实感受到艺术家们立于当下的所思所想,并借助于这些视觉的证据,进而确知时代的变化。

  诚然,中国当代艺术,如同当今的中国一样,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也不断呈现出了同一性的扩大趋势。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积极地融入艺术的世界舞台,并在自身的发展中反映出与世界同步拓进的轨迹线索。为了挑战自身的极限,中国当代艺术也乐于接受多元化的文化观点,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与活动,拥抱科技时代的媒材创新,宽容面对文化层面的断裂、局限、矛盾与变迁,传达人文精神的普适关怀。

  然而,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那些专注于图式化和符号化的群体创作已经告一段落,那些仅仅通过视觉图像的移用或转借做出简单化处理的流行诠释也已经成为过去。更多的艺术家,就像是方力钧、何晋渭、何森、刘鼎、邱志杰、曾梵志、曾浩,更倾向于打破求同的稳定模式,转而强调高度个人化、原创和多元的语言,或者说提倡创作语言的异质多重本质,即多元式的话语异质;强调艺术创作不追求单一的、绝对的答案或标准,将艺术家、欣赏者、策展人(或展场)以及环境(或现象)有机结合,使得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同样变得非常多样。

  充分展现这些变化的艺术作品,无疑将构成2009威尼斯中国馆的全部内容。方力钧、何晋渭、何森、刘鼎、邱志杰、曾梵志、曾浩,目前正在为中国馆这一独特场地环境而量身定做地创制他们的新作。他们的创作,充分考虑到中国馆的油库和处女花园两个不同的空间,通过解读场地环境的特色及其限制性,追求个性化和差异性的具体表达,并借助于艺术空间化和空间艺术化的多维呈现,形成彼此激励而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彰显的中国文化精神和当代价值观,诠释中国式的全球化理解。

  作为差异性的一种具体表达,2009威尼斯中国馆以“见微知著”作为自己的展题。“见微知著”,是中国的一个成语,出典于《韩非子·说林上》,意为通过细节而反映实质与发展趋势。事实是对于2009威尼斯中国馆而言,选择“见微知著”的展题并非仅仅停留于以中国化的词汇加以形象标示的表层,而是具体落实为艺术家的创作观念、策展人的展示规划等各个领域。

  借助于“见微知著”,参展的艺术家们试图将中国式的“小中见大”,发展成为鲜明的个案性的策略,同时通过对盲目追求宏大而空泛的所谓“视觉震撼”的时代流习的具体反动,独辟蹊径地形成东方化的语汇方式。

  借助于“见微知著”,参展艺术家也试图摆脱各自所擅长的平面、装置、影像等创作方式和选用媒材的自足性,不再将中国馆的油库与处女花园仅仅视为参展作品的同一放置空间或共同环境背景,而是更多关注作品之间的有机联系,来再造空间环境。作为再造空间环境特质的核心目标和综合体现的是“中国场域”,而由此生成的“中国体验”,既是展览的内容元素,更将是展览参观者的亲历结论。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