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就业谷底或下半年到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7日 10:26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语:“假如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到此稳住,那么就业的低谷还没有到来,估计下半年才会到来。”当天,经济学家厉以宁在第五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作出上述判断。

  4月16日,国新办一季度经济形势新闻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透露,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1万人。

  “假如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到此稳住,那么就业的低谷还没有到来,估计下半年才会到来。”当天,经济学家厉以宁在第五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作出上述判断。

  GDP增长率、就业状况、企业盈利率,是一般判断经济运行情况的三个主要指标。

  厉以宁认为,一季度GDP增长率为6.1%反映出,中国经济已经基本稳住,随着国家投资效果的逐步显现,估计随后的三个季度GDP形势会逐步好转。

  然而,他同时提醒就业问题仍然严峻。其理由在于,就业周期与经济增长周期是不重叠的,经济滑坡在前,就业的滑坡在后。

  尽管经济增长率下降,但企业只有等到实在没有订单才裁员,而当经济逐步见底回升后,就业却不会很快增加,因为企业首先会选择恢复、增加生产,充分发掘现有职工的潜能,招聘的步伐往往会比较靠后。

  而国家统计局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数据,并不能充分反映中国就业形势的严峻。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在东南沿海某省的调查显示,今年头两个月,该省农民工数量1000万左右,解决就业的大概有三四百万,余下的六七百万农民工仍在寻找工作,而4万亿刺激计划并不能马上解决这一问题。

  “农民工返城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今后的负面影响可能会越来越明显。”李子彬对此表示担忧。

  厉以宁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国家加大建设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肯定有利,但是对短期解决就业问题作用不是很明显。

  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一份调研显示,目前被迫下岗返乡的农民工中,以出来打工十来年,30-40岁的人群为主。

  “他们返乡怎么办?要给他们提供小额贷款,让他们可以创业。”厉以宁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指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可以考虑向中西部转移。

  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开始,如广东省已确定了“腾笼换鸟”的发展战略。在这种背景下,农民工大量转移的趋势不可避免,此次金融危机只是将这种趋势提前了而已。

  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民工主要输出地。向西部转移,有利于促进返乡农民在当地就业。应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如沿海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不景气,有些破产倒闭,有些则开始考虑转移资金,进行转产。

  “所以,中西部地区应抓住这一契机,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加快改善发展条件和环境,积极引导这些企业进行地区转移。尤其对那些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企业,可积极引导它们转产投资农业产业。”谢德体说。

  在他看来,利用好中西部的土地优势和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通过创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民用承包的耕地入股,实现土地集中、规模经营。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土地的集中建设和管理,发展当地经济,还能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农民包括返乡农民工的就地就近就业。

  同时,他提出,要对返乡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比如金融领域、搭建服务平台、组织对农民工的专业培训。要了解返乡农民工的诉求,根据他们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

  对于解决城市来说,厉以宁则提出,应放宽城市对小摊贩的管制,同时,凡是年营业额在30万以下的免去营业税,从而增加创业和就业。

  而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厉以宁认为,一方面作为解决就业的主力,民营企业正好可以在这时候做人才储备。对大学生来说,国家同样可以提供小额贷款,帮助他们自己创业。(孙雷)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