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潜规则”调查(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6日 09:10 21世纪经济报道

  价值发现还是内幕交易?

  分析师们的分析报告究竟是内幕交易还是价值发现?如何判断?

  一些分析师铤而走险涉及内幕交易早已是公开秘密,就其原因而言,一是市场的需要,二是权威的迷信。一方面,市场需要专业人士来发现投资价值,并以之指导投资。而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的大部分参与者自身缺乏投资的实际判断能力,对于权威盲从。

  “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来自于机构的研究报道。”北京某私募机构负责人吴先生告诉记者,对于这些来自于各大机构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他们只会选取自己非常熟悉或是感兴趣的行业报告仔细分析。

  “对于自己熟悉的行业而言,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些研究报告中所提出的与自己的看法相矛盾的地方,然后根据自己对行业的了解和分析问题的逻辑,判断出新的投资价值。而对于自己不熟悉但感兴趣的行业,则会留意多份该行业研究报告中的相异之处,并从中发现疑问,然后通过有关渠道解惑,从而发现新的投资价值所在。”吴先生如此告诉记者其从研究报告中判断投资的方式。

  “作为投资者来说,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其实更希望看到的是投资中存在的危机所在,从而避免危机的发生。”吴先生表示,但在他看来,现在市面上的分析报告中,对这种可能存在的投资危机隐忧往往“避重就轻”,一味地放大公司方面的投资价值,而对于可能出现的危机却寥寥数笔。

  “这是行业里的‘潜规则’。”年前刚刚从一家大型券商研究所分析师一职跳槽至北京的一家私募公司担任研究员工作的王姓分析师告诉记者,“目前的分析师的报告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往往都是偏乐观,对于多数问题的分析,都是尽量以最可能出现的最佳结果为判断依据,对于投资而言,这种判断是很不妥的。”“对于稳健的投资者而言,应该是必须要预测到最坏的结果,而不是盲目地扩大最乐观的情况出现的概率。”

  或许南郭先生寓言又会在分析师行业中上演,“潮水退去,裸泳者现”。

  “只有在熊市或许才能显示出一个分析师的真才实学。”深圳某券商行业出身的某分析师告诉记者,要做好分析师,对于其所分析的行业的深入了解必不可少,而现在很多分析师则更偏重于“纸上谈兵”,真正深入到行业,对行业有深刻认识的人屈指可数,其中包括很多所谓“大牌”的分析师。

  在牛市中,“南郭先生”或许不能被识破,随波逐流方向上很可能会正确。但到了熊市中呢?价值的发现,则将考量一个分析师的真正本领。

  “而这样靠真本事吃饭的分析师,才能经历大浪淘沙而幸存下来,他们的价值才能受到市场真正的认可。”上述深圳某券商行业出身的分析师认为。

  而另一方面,由于对分析师权威的迷信而造成损失的案例的层出不穷,也不得不让投资者必须警醒和自我反省。

  “我们的分析报告都不是针对普通投资者的,都是针对机构的。而且我们对于股票的判断只有推荐或建议的权利,只是发表我们的看法,并没有强迫投资者必须买入或抛售。”北京某大型券商研究机构分析师告诉记者,对于国内很多投资者而言,他们对于其所投资的行业或是公司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尤其是散户,大部分都是跟风效应。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他们很多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连其所持股票的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甚至连其主营业务的构成都不甚了解,他们关心的就是每天大盘上或红或绿的柱形图和涨涨跌跌的数字。

  “数字涨了就欣喜若狂,跌了就指天骂地。”

  但一些投资者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分析师的职业就是来发现价值,作为投资者而言,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对公司或行业进行细致的分析。”

  “但股票买卖的根源在于对标的公司的投资入股,买卖股票,实际上和我们做实体投资性质上一样。”上述北京某大型券商研究机构分析师告诉记者,“如果有人让你出资数万元入伙共同从事生意买卖,而你对该行业的发展情况和现状一无所知,你会轻易出资吗?”

  “但在股市中,这种现象却被二级市场中虚拟的交易外衣所蒙骗,而使得众多投资者却一边敢于拿出数年的血汗钱去‘果敢’投资一个自己之前压根不曾听说的公司或不曾关注的行业,一边为大盘或红或绿的更迭和数字的涨跌而牵心扯肺,”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似乎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还仅仅只是一句口号。

  “潜规则”土壤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任何的投资都不可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一般而言,风险和收益都是成正比的。如果把股市当成一场投资游戏而言,参与一方在一面指责另一方暗箱操作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缺失。”上诉王姓分析师说,其实在他看来很多被认为市场“潜规则”的出现,虽然公司、研究机构、庄家等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其“轻信”、“草率”、“放任”、“自我”的投资的态度,也成为这种“潜规则”潜滋暗长的肥沃土壤。

  在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之后,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投资者,对于券商研究所提供的投资建议都有了不敢“托付终身”的感觉。究竟一份研究报告要经过几道关卡才能公之于众呢?

  深圳某大型券商研究所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通常分析师本人写完报告之后,还要给直接主管、研究所领导和公司合规部审阅,之后才能发布。

  据记者了解,类似的三层审阅规定在大型的券商研究所都有,不过这一程序是走过场还是能真正发挥作用,让人怀疑。

  以北京一家大型券商为例,曾经在一天之内推出了15份给予“推荐”评级的研究报告,鉴于大部分研究报告都需要及时地反映市场信息和公司公告等,这些报告只能是在临近发布之日时撰写完成的,一个研究所主管一天之内审阅15份报告又能看到何种仔细的程度呢?

  该券商研究所的一位分析师坦言:“在刚到研究所工作的时候,研究报告会有指定的上级领导专门修改阅读,在成为独立的分析师之后,研究报告一般都是发布的当天上午才递交给相关部门,下午报告就已经发布出去,主要是调整格式以及合规部门的审核,至于盈利预测和估值等报告内容,完全是分析师自己把关。”

  显然,自律是目前分析师在撰写研究报告时的主要依据。

  另外,2002年12月,证监会颁布了《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构成了中国目前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的基本制度。

  监管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一资格认证就是为了规范投资咨询活动,但是现在行业内还存在许多没有获得从业资格却从事相关业务的现象,这方面问题监管层也非常重视。

  上述北京的这家券商研究所就内部要求所有研究报告的署名作者必须是已取得证券从业资格的分析师,但实际操作中,真正或者合作写报告的分析师也许没有该执业证书,只要不在报告上署名也就不会被监管层发现违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