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7日 14:41 《外滩画报》
![]() |
导语:人类和倭猩猩一样,会摈弃成见合作;却也和黑猩猩一样,经常难以放下贪婪之心。近日《外滩画报》专访了全世界唯一的倭猩猩保护组织“Lola yaBonobo”的创办人克劳迪亚-安德烈,她说,人类的贪婪冷漠让不足5000 只的倭猩猩未来堪忧。但它们的快乐、委屈、笑容和眼泪,都成了克劳迪亚坚持下去的理由。
1928 年,美国人海尔-库利戈发现了第一只倭猩猩。后来它们被证实为和人类最接近的动物:和人类的DNA基因差异只有不足1.3%,智商相当于人类6 岁儿童。倭猩猩认识镜子里的自己,也会记得谁曾经背叛它们。
人类成了倭猩猩的敌人
某些贪婪的人类,以大约每只5 万人民币的价格猎捕和买卖倭猩猩。现在野生倭猩猩只剩下不到5000 只,都生活在刚果(金)(即刚果民主共和国,以下一律简称为“刚果”——编注)北部的原始森林。
刚果媒体把比利时人克劳迪亚-安德烈(Claudine andre) 称为“传奇”。从1997 年开始,她在刚果首都金沙萨着手建造全世界唯一的倭猩猩保护中心“Lola ya Bonobo”。2008 年,倭猩猩保护中心来了第一个中国人——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籍博士研究生谭竞智开始做倭猩猩研究;2009 年夏天,他将去金沙萨实地调研。
《外滩画报》专访了克劳迪亚、谭竞智以及杜克大学倭猩猩研究专家瓦内萨-伍兹,他们都很高兴, “终于有中国媒体开始关注倭猩猩了!”
给倭猩猩一个天堂
倭猩猩保护中心Lola ya Bonobo在刚果语中的意思就是“倭猩猩的天堂”。如今很多去非洲旅行的人会专程飞到刚果,Lola 已经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幸运的游客会见到神奇的一幕:一个一头栗色头发的女人,沿着Lola 湖边走边喊“Ou etes-vous !”意思是——“你们在哪里?”接着,大约二十几只倭猩猩从丛林里走出来。
这位女士就是Lola ya 的主人克劳迪亚-安德烈。所有的倭猩猩都认得她的声音,会像小孩子一样淘气地跳到她怀里。
克劳迪亚出生于比利时,3 岁开始在刚果生活。1997 年,克劳迪亚时任刚果某公司商业总监。空闲时,她在金沙萨动物园做志愿者,每天的工作是去各个餐厅收集食物,来喂快要饿死的动物们,这当中就有倭猩猩。一次,她从猎枪下救下了一只还在婴儿期的倭猩猩Mike-no。从此,那些无人过问的孤儿倭猩猩络绎不绝地走向了她。从此她和这种有灵性的动物开始了密不可分的生活。
1997 年,刚果正经历着战争;克劳迪亚要养活11只倭猩猩。她让它们睡在自己的车库里,白天带着它们去当地的美国学校,在那里为它们找了临时的避难处。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一些倭猩猩是和母亲沿着刚果河逃难时走失的;另外一些倭猩猩有着更凄惨的经历——它们本来或要成为有钱人家的宠物,或要进入杂耍团;被抢救下来之后,都送到了克劳迪亚的手里。美国学校的教室很快就不够大了。
“我想要给它们找一个天堂,让它们每天都可以看到蓝天。”克劳迪亚找了一些科学家寻址,并用大部分积蓄换来了现在的Lola。
Lola 拥有超过70 公顷的森林,也是金沙萨最后的大片原始森林,是前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蒙博托的别院。小山坡围绕着湖泊,宁静宜人。
倭猩猩的生活环境离不开大片森林。它们很调皮,充满好奇心;只有每天变幻的大自然,才能不时吸引它们的注意力。在森林里,倭猩猩可以轻易地采到水果,把树上的坚果掰碎了吃,抓来飞舞的昆虫,还能随时到湖边戏水。
野生倭猩猩不挑食。在Lola,它们吃得最多的是水果,芒果、木瓜、香蕉、甘蔗、菠萝还有各种时令水果,什么新鲜吃什么,每天每只倭猩猩要吃掉重达6 公斤的水果。蒙博托总统的前任厨师吉恩现在成了倭猩猩的御用厨师,他会为倭猩猩准备一种微微带着甜味的绿色蔬菜,和当地的糖香蕉,也会为来看望倭猩猩的友好人士准备三道菜的晚餐——一种名叫“Samosa”的印度三角饺、咖喱鸡和甜品。
如果有机会在Lola 住一夜,客人将会看到温馨的一幕:倭猩猩排成一队,整齐地穿过树林,走向护理中心, “妈妈”们为倭猩猩洗澡。隔着很远的距离,你会听到倭猩猩像婴儿一样的哭闹声, “妈妈”们轻轻地按住它们,为它们全身涂上椰子油,并把它们的头发梳理整齐,让它们皮肤保持湿润。它们眨着眼睛,趴在“妈妈”怀里撒娇,就像可爱的幼儿。
生与死都让人泪流满面
2005 年3 月,Mbano 成了第一只在Lola 出生的倭猩猩。紧张而敏感的过程至今让克劳迪亚记忆犹新。怀孕的母倭猩猩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要生了。幸亏白天几个研究倭猩猩的科学家告诉克劳迪亚, “可能晚上就要分娩!” 于是,克劳迪亚一直陪着它。晚上,母倭猩猩痛得缩起了身体。
她本能地跑到克劳迪亚身边,焦急地望着“妈妈”,好像在问:“我发生什么事了?”瞬间,她跳到吊床上;Mbano 就像肉乎乎的小球一样掉下来了!
母倭猩猩用脐带缠绕着Mbano,泪流满面。这一幕,让克劳迪亚和所有在场的专家和记者都情不自禁地感动得哭泣起来。有经验的看护“妈妈”伊芙开始手把手地教母倭猩猩怎么喂奶、怎么哄婴儿。
每年Lola 都会有一到两只倭猩猩出生。母倭猩猩只能约每五年怀孕一次;当它们哺乳的时候,是不能受孕的。每只倭猩猩的出生都是Lola 的节日;克劳迪亚能够清楚地回忆起每一只倭猩猩诞生的画面。
还有不少倭猩猩在Lola 获得了重生的机会。
2005 年12 月,戴高乐机场的空警在一个旅客的托运行李中发现了一只正处于脱水状态的幼倭猩猩。它的手脚都被烧伤,伤口上覆盖着疮痂,腹部有严重的血肿现象,它就是Malou。人们担心Malou 携带伊波拉病毒,因此请求让它安乐死。法国环境部和鲁瓦西兽医服务中心把Malou 托付给巴黎西部的Thoiry 公园。它受到了公园创始人保罗-帕内斯的欢迎。当时保罗已经对克劳迪亚保护倭猩猩的行动有所耳闻,他主张把Malou 送到金沙萨。克劳迪亚直接和法国大使乔治-斯朗开始交涉;最终,巴黎方面的让步让Malou坐上了飞往刚果的航班。
见到Malou 的那一刻,克劳迪亚泪水盈眶, “我的实习兽医安尼-玛丽亚甚至尖叫起来!”她开始为Malou 包扎伤口。由于剧烈的疼痛,Malou 不时地闭起眼睛,还紧握着拳头,但是它没有丝毫反抗,只是不时睁开眼睛,看一眼“妈妈”克劳迪亚,然后又安心地闭上。这种与人类极其相似的举动和它满脸的忧伤,让克劳迪亚回忆起来依然心疼不已。
2006 年,克劳迪亚收养的第一只倭猩猩Mikeno 病死了。克劳迪亚难过了很久。她很理性地告诉《外滩画报》,“如果没有Mikeno 的死,我就没有让倭猩猩回归野生自然的勇气。它给了我力量。我要控制它们的死亡率。从Mikeno 的死开始,我学会了面对死亡的心理准备。”
目前,Lola ya 有61 只倭猩猩。最小的Lukuru 只有两岁,最年长的是克劳迪亚从金沙萨一个生物医学实验室救出来的Makali,已经25 岁。克劳迪亚拒绝回答关于“Lola 倭猩猩平均寿命”
的问题,她说, “它们会活得越来越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