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银行理财蒸发百万资产 投资者缘何成被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8日 08:4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导语:私人银行理财产品竟成“吸金王”,星展银行起诉投资者掀波澜。星展银行(香港)与内地投资者KODA(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理财产品纠纷进一步升级。近日,北京地区投资者也因购买该理财产品巨亏导致反欠银行贷款而被告上法庭。目前,法院已经立案并择日开庭审理。接受内地投资者委托的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肖金泉律师表示,目前该所正在研究相关对策,并继续接受投资者的委托准备应诉。目前,星展银行总部、香港公司及位于上海的星展(中国)公司均未对此案做出任何表态。

  百万资产蒸发 高端客户反倒欠款

  和此前被诉的两位广东客户遭遇相同的是,目前北京的这几位投资者均是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私人银行的高端客户。他们分别在2007至2008年间和星展银行在一份几乎全英文的合约上约定购买了一款名为KODA的理财产品。因为挂钩股价的波动,现在这款产品已致使被告的所有投入资产亏空,并欠下银行几千万港币的巨款。

  那么为什么客户的资产全部亏空,反倒被银行起诉要求返还欠款呢?肖金泉律师分析,其实私人银行客户购买的这款产品是一款由风险极大的金融衍生品包装而成的理财产品,KODA中文又称“股票累积期权合约”。这种合约除了挂钩股票,还可以挂钩包括外汇和期油在内的多种资产。对此,记者致电星展银行(中国)公司了解到,这些产品均由香港公司发行,因不符合内地监管要求,星展(中国)公司无权向客户公开发行KODA,也并无发行历史。

  记者从专业人士处了解,KODA的本质是客户和银行之间签订为期一年的一份合约,合约的标的为某上市公司股票,每张合约最低投资金额约为100万美元。同时,合约设有取消价及行使价,即假设挂钩股票当前价格为100元,设定120元为取消价,80元为行使价。当该挂钩股票股价在取消价及行使价之间时,合约持有人可以每天以行使价80元折价购进指定数量的股票;而当该挂钩股票的股价高于取消价120元时,合约解除;当该挂钩股票股价低于行使价80元时,合约持有人必须每天购进指定数量的双倍数量的股票。

  另外,按照合约,在客户账户余额不足的情况下,银行可以主动向客户提供贷款购买股票,从而保证客户继续履行KODA的约定。也就是说,收益有限、风险无限就正是KODA的“吸金大法”,也正是百万资产蒸发反倒欠了一屁股债的真正缘由。

  律师主张银行涉嫌欺诈 举证成关键

  和以往投资者先质疑银行违规销售产品甚至产品设计方面问题不同的是,此次星展银行与客户的纠纷是银行先将客户诉上法庭,而从星展银行在内地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范围来看,诸如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再次发生类似KODA诉讼案的可能性在加大。

  据“受害者”薛女士表述,她先前接到银行的电话推介,说是有一款可以购买“打折股票”理财产品。而对于签订的协议是客户经理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传到她手中,在她签字之后再传真给银行,并且由于文件大部分为英文,保留的文件也并不完全,因此薛女士并不清楚所签文件的详细内容。

  “事实上,如果星展银行的客户经理和潜在客户接触时,是以向客户推介‘打折股票’为名,强调自己可以帮助客户以低于市价的价格买到股票,并承诺这笔存款绝对安全、可以随时支取,那么我们将可以主张银行涉嫌在订立合同时有欺诈行为。这种表述让客户自然而然地认为,既然是买股票,最严重的亏损不过是斩仓,这种风险毕竟是有限的、可控的。”代理此案的肖金泉律师认为。

  除此之外,星展银行在发售这些产品之后能获取的高额手续费成为质疑的焦点,“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虽然手续费是银行利润的正常来源,但是如果客户经理在推销产品后获得了高额回报,那么自然会对他们在推介产品时的行为是否规范做出质疑,也可能成为欺诈的动机之一。”一位业内资深律师告诉记者。

  不过,在理财产品特别是高端客户“一对一”的产品发售过程中,要对银行的违规操作进行举证非常困难。所以,这场官司究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继续,备受业界瞩目。本报也将密切关注并进行跟踪报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