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老总进京献策新股改革 四大细节存争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4日 10:26 华夏时报

  导语:基金公司总经理们近来进京“赴会”的频率明显加快。除去3月11日应监管部门之邀,部分资产管理规模较大的公司就“一对多”专户理财问题与管理层面商外,《华夏时报》记者3月12日还获知,“两会”前夕,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亦专门召集数家基金公司负责人面谈,征询基金业界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建议。

  有关新股发行制度的讨论,无疑是今年“两会”期间资本市场话题的重磅内容,而其中朱从玖抛出的改革方向“三点论”是迄今监管部门最为详细的表态。在参加了与朱从玖面谈此项改革的一位总经理看来,正是此次面谈基本定下“三点论”框架。

  《华夏时报》同时获悉,不仅仅是对基金公司展开摸底,管理层在“两会”前还通过交易所对券商完成了一次改革摸底,以图在正式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稿之前,更多地获得机构投资者的支持。

  难平衡中找平衡

  这位基金公司总经理向记者透露,从他们的感受看,目前监管部门对改革的心态十分矛盾。

  “市场普遍认为在新股发行中赚钱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必然会有更多的人不断参与其中。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护弱势群体、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属于管理层必须要考虑的方面。”

  但是,这位总经理强调,既然新股发行属于市场行为,资本的力量在里面必然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从国外情况看,市场行为主导下的交易中,资金量大的群体获得的利益相对会更多。如何平衡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的矛盾确实很难。

  此外,在定价机制上,如果由证监会主导,一旦新股发行跌破发行价,必然会引起市场骂声一片;如果全由市场主导,证监会又担心定价过高、市盈率高企,会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

  在他看来,正是在与基金公司座谈之后,形成了朱从玖“两会”期间抛出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三点论”:一是股票定价进一步市场化;二是强化买方的约束力;三是在风险明晰的情况下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尤其是小投资者的利益。

  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从目前进展看,要想平衡这几层关系十分困难,监管部门现在依然左右为难,因此,在难以平衡中寻找平衡,会成为此次改革的“终极目标”。

  按照朱从玖在“两会”期间透露的消息,证监会不久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意见。但这位总经理坦言,征求意见稿必然是个平衡各层利益关系的产物,最后出来的内容一定出不了彩。

  从他的理解看,之所以会造成此项改革如此难推进,来自舆论和市场的力量都要求“强制和谐”是一大主因,而这更让监管部门左右为难。

  “目前诸多政策预期都让市场屡屡落空、一再延后,也是因为强制和谐给予监管部门的压力过大。”

  四大细节争论

  《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监管部门对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摸底并不仅限于“两会”前。大通证券研究员吴 向记者透露,今年1月召开“2009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前,监管部门就曾向各大机构投资者征询对现行发行制度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征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询价制度、询价的有效性、新股分配机制、存量股份的发行以及审核制度等几方面。

  这些问题的背后,到底是哪些因素让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难推进?究竟又是哪些环节是目前各方争执的焦点?

  在申银万国(2.81,0.07,2.56%)证券分析师林瑾看来,目前存在问题并引发较大争议之处,主要集中在询价难以体现价格发现功能、定价市场化程度不高、大小限售股解禁压力的累积、机构双渠道申购以及各类客户利益如何均衡等方面。

  现行的新股发行办法自2005 年实施以来,并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尽管询价过程还伴以路演,但其中许多环节却流于形式。

  “要对询价机构形成真正的约束机制,还要从市场化询价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入手。”

  此外,目前投资者对新股发行争议最大的另一问题是“大小限”。记者查阅Wind资讯数据发现,以2006年股改后IPO的所有股票为统计标的,其发行限售股中有些已成为流通股,其可流通股占其总股本的比例已经从2008年初的5.13%上升至年末的9.26%,若在2009年没有IPO的情况下,这一比例在今年年底将达到42.5%。整年来看,来自限售股解禁的压力约4602亿股,市值约1.66万亿元。市场对大小限售股的流通形成的新压力已倍感不安。

  林瑾提及的第三个争议集中在机构双渠道申购问题上。根据现行发行办法,六类询价机构可同时参与同一新股的网上和网下申购,同时获取两个申购渠道的收益。

  “这对一般的公众投资者而言,看似非常不公平,但其实,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申购要付出更多的机会成本。随着2008年网下申购收益风险骤增,部分机构投资者早放弃了网下申购,这可能是一般的投资者所没有注意到的。”

  在林瑾看来,机构、中小投资者等各类客户利益均衡确实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在目前的网上网下资金申购办法下,所能获得配售或中签的新股量无疑是由资金量的大小决定的。

  林瑾认为,目前市场呼声较高的是仿效香港市场“一户一签”的办法,这将对改变一级市场凭资金实力说话起到一定的作用。

  推进中考虑市场大环境

  记者注意到,接受采访的券商分析师、基金公司总经理在谈及改革细节的同时,都强调推进改革时要考虑整个股票市场大环境的状况,以避免伤及市场情绪。

  在他们看来,近期股市在“两会”行情等一系列消息的推动下,许多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开始逐渐恢复。但在全球经济的“冬天”里,一些投资者对市场的前景仍心存疑虑,担忧制度改革如果不能符合市场预期,很可能会让好不容易恢复的信心再次受挫。

  在农银汇理平衡双利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付柏瑞看来,近期A股市场忽冷忽热,正体现了投资者矛盾的心态。但同时,也体现出市场流动性过剩的特点,表明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

  这种状况,暗示市场的相关制度建设并不缺乏改革土壤。

  付柏瑞向记者强调,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拥有强大的国力来应对挑战,而当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提供了更多的货币供应量来应对挑战。“短期的基本面压力并不影响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运行,不过,短期隐忧仍是近期A股市场基本面的主要压力。”

  在友邦华泰积极成长基金经理秦岭松看来,由于当前对下半年实体经济改善的预期最为强烈,市场风险与收益的对比最为有利,一旦预期的变化兑现,则推动上涨的动力也就逐步消失了。因此,今年上半年的投资机会可能相对较多,也更容易把握。

  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上半年相对宽松的环境或许更容易推进制度改革。

  不过,他对目前几项影响市场预期的关键要素仍然心存忧虑,“一旦市场反弹到一定高度,随着估值水平的上升,股票供应可能重新增加。IPO重启、大小非减持增加等因素都有可能引发市场新一轮的调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