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一颗电动的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3日 18:01 《商界》3月刊

  核心提示:十几年来,他狂热地追求技术创新,他给了汽车一个“电动”的心。2008年找到巴菲特这样的“产品代言人”,比亚迪的奔跑再度加速,更远的道路也已由此启程。

  这是一个不断更换起跑线的企业。十四年前,日本企业不相信他能造出比自己更便宜好用的锂电池,结果它偏偏成了全球第二大的手机电池生产商;索尼和富士康企图用专利的大棒敲碎它,它偏偏又在东京打赢了官司;在奥克斯、波导等外行造车失败的情况下,它又成为了唯一的例外。

  ——2003年,当《商界》造访比亚迪时,这家中国手机电池行业的领头羊,正处于舆论的漩涡之中。如今已是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的夏治冰告诉记者:“进入汽车这个全新的行业,当时心里没底。直到收购西安秦川的最后一刻,我们都在劝王总放弃。”

  反对之声还来自香港的投资机构。听说比亚迪要涉足汽车业,众多基金经理几乎把王传福的手机打爆:“你要做汽车?那我们就抛你的股票。抛死为止!”收购消息正式发布的第二天,比亚迪遭遇机构洗仓,股价从18港元急跌至14.45港元,公司市值瞬间蒸发27亿港元。

  然而,王传福扛住了压力。2008年1月,当记者再次造访比亚迪时,它的F3已经成为国内销量最快突破10万辆的自主品牌。从2008年5月开始,F3以每月销售过万辆的速度,跻身国内十大畅销车型之列。面对记者采访,王传福曾夸下海口:“2015年成为中国汽车生产销售第一,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

  ——此时的人们已不敢再轻易嘲笑王传福,因为这个什么都敢造的男人,多年来已经一次次地打破了不可能。就像数码相机逐步歼灭胶卷相机一样,技术出身的王传福赌的正是电动汽车颠覆传统汽油车。王传福的逻辑是:作为后来者,没有任何汽车制造经验的比亚迪很难在传统发动机、变速箱及底盘等核心技术上实现超越。唯一的出路就是避免蛮干硬拼,整合自己在电池制造领域的优势资源,闯出一条发展电动汽车的新路。

  下一个劲爆的消息发生在2008年9月29日。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宣布以2.32亿美元购入比亚迪约2.25亿股的股份,占比亚迪总股份的10%。这是继中石油后,巴菲特入股的第二家中国企业。

  2009年1月29日,美国底特律车展,王传福会晤了有着“股神”之称的巴菲特。主动佩戴上“BYD”胸标的巴菲特,赠给王传福一个钱包以增财气,王传福则回赠了巴菲特一部F6DM双模电动车模型。比亚迪当场宣布:电动车F6DM将在2011年进入美国市场,目前已在北美展开渠道和网络建设。

  如今,有人说比亚迪或许将是丰田汽车在未来的真正对手。

  事实上,这确实是一个与丰田有几分神似的企业。在深圳关外那个叫作葵涌的小镇,记者亲眼见证了这个横跨手机零部件、汽车制造两大产业,人与机器高度一体的企业王国。青山环抱的比亚迪厂区如同一个管理精密的“蜂巢”,上万名技术工程师和十万工人奔赴在不同的岗位。上一刻还只有运输电池原料的拖车缓缓穿行,铃声一响,路上便忽然涌出大批年轻工人;再一声铃响,所有人又迅速消失。

  比亚迪的“制造秘诀”是“半自动化加人工”。从电池生产线到汽车模具,王传福把人力资源开掘到了极致,“二十名工程师怎么也能顶上一台机械手吧”。在欧美,工业化意味着大机器制造,尽量减少人工。经过比亚迪改造的“中国特色工业制造”,却是“人海战术”或者说是工程师制胜。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比亚迪制造模式”不但大幅降低了成本,而且将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工艺改进,自始至终地融入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他们发现,“半自动化人工”的准确率并不比全自动化低,而且避免了批量加工出错后的大规模召回难题,可靠又灵活。

  在王传福看来,中国工程师的创造力是最棒的,因为他们总是工作第一,享受在后。“我觉得国内企业家很幸运,上帝眷顾了我们,把这么优质的资源放到我们这边来。而我们过去只懂管工人,却不懂怎么把工程师组织起来。”

  利用好国内的高级人才和低级人才,让他们淋漓尽致地发挥,这才是“中国制造”的真正优势。

  2008年,王传福改变了中国企业家的形象。在全球产业分工链上苦苦挣扎的“中国军团”里,又增添了一位“技术派”的领军人物。他狂热地追求技术创新,他给了汽车一颗电动的心,他不断拆解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他组织起一支能征善战的本土化研发和制造队伍,十四年来不懈深耕。

  此时,与比亚迪正处在“蜜月期”的巴菲特,已经预订了2009年下半年上市的首辆比亚迪纯电动车,届时他还可能邀请总统奥巴马一同体验。找到巴菲特这样的“产品代言人”,比亚迪的奔跑必然加速,而更远的道路也将由此启程。(樊力)

  (本文由商界财视网独家发布)       

  文/本刊记者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