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道夫面临150年监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2日 12:09 中国日报

  导语: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巨额金融诈骗案嫌疑人、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在法庭上对他所涉及的包括证券欺诈、作伪证等11项指控认罪,这将可能使其面临最高达150年监禁。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巨额金融诈骗案嫌疑人、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的一名委托律师3月10日透露说,麦道夫将于当地时间12日在法庭上对他所涉及的包括证券欺诈、作伪证等11项指控认罪,这将可能使其面临最高达150年监禁。

  诈骗数额上升至648亿美元

  现年70岁的麦道夫曾担任过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理事会成员及该协会多个委员会的委员。随着金融危机爆发,资金赎回压力越来越大,去年12月10日,麦道夫向担任其公司高管的两个儿子坦白自己的谎言,承认自己以经营证券业务为由欺骗投资者。他在交易中出现巨额亏损后,仍以一些投资者的本金,作为投资回报支付给另一些投资者。如此反复,在20多年的时间里,麦道夫诈骗投资人的金额高达500亿美元。12月11日,麦道夫因涉嫌欺诈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拘捕。随着案件细节浮出水面,这场时间跨度长、涉案金额大、影响范围广、被称作“史无前例”的金融欺诈案着实震惊了世界。

  自上周以来,已不断有报道称麦道夫将在本周内认罪,此番麦道夫律师明确表态,也印证了外界的报道。据悉,负责此案的检察官在3月10日向法庭提交的材料中指出,麦道夫的诈骗金额是648亿美元,远远高出他自己之前所承认的500亿美元,麦道夫欺诈案将是美国历史上诈骗金额最高的案件。

  受害者人数多来头大

  直接或者间接投资麦道夫名下基金的本案受害者可能多达数千人,这些被麦道夫欺骗的客户都颇有来头,包括亚洲、欧洲、美国的众多知名金融机构以及一些“精明”的个人投资者,甚至有许多是和麦道夫同为犹太裔的富人。这其中费尔菲尔德·格林尼治集团经营的对冲基金损失最大,高达75亿美元。而包括西班牙金融业巨头桑坦德银行、英国汇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和日本野村证券在内的众多知名国际金融机构也面临上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这些顶尖投资者显然都不知道被骗,直到麦道夫被逮捕后才知晓自己被蒙在鼓里。

  麦道夫创办的投资证券公司除主要担当股票买卖中间人外,他还秘密进行投资顾问业务,约有11至25名顾客,管理资产约171亿美元。

  麦道夫骗术“高明”

  麦道夫在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编织了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该骗局因其“发明者”——20世纪初从意大利移民美国的投机商人查尔斯·庞齐得名,即用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投资者的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

  “庞氏骗局”通常撑不了多久就会被揭穿,但麦道夫却成功地维持了数十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麦道夫“白璧无瑕”的从业记录和“传奇人物”的身份为他赢得了广泛的信任。麦道夫是倡导场外电子交易的先驱之一,致力于推动建立交易透明化、公平化机制。他行事低调,为人谦和,从不夸夸其谈,个人信誉一直非常好。

  其次,麦道夫深谙投资者心理。他向客户承诺的年投资回报率一般在百分之十几左右,并非高得离谱,而且每个月都会向客户提交投资报告,而客户也随时能够在数日之内赎回资金,使投资者们不虞有诈。

  同时,麦道夫处事十分谨慎。联邦调查局的起诉书显示,麦道夫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和交易部门分别在不同的楼层办公,麦道夫对公司财务状况一直秘而不宣,而投资顾问业务的所有账目、文件都被麦道夫“锁在保险箱里”。他也从不向外界披露投资业务的基本信息。

  另外,麦道夫非常善于为自己营造神秘氛围。他摸透了富人的心理,不接受投资者主动上门,而是“邀请”客户加入。这样的行骗方式让那些好不容易“入围”的投资者不觉“可疑”,因为他们即使怀疑麦道夫的投资策略,也不会怀疑那些介绍自己加入、已经赚到钱的人。

  麦道夫案再一次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不力的弊病。据美国媒体披露,联邦调查机构在调查中发现,麦道夫公司运营的一个资金管理部门从来没有按规定在证交会注册,而自2006年9月麦道夫注册其投资顾问业务以来,证交会也从来没有按惯例检查过其账目。事实上,证交会曾于1992年、2005年和2007年三次对麦道夫公司进行审查,但是均未提请采取法律行动。在过去10多年间,有不少业内人士、媒体记者对麦道夫的投资奇迹提出过质疑,甚至向证交会举报麦道夫,也都没有促成对其的调查。(环球在线:方颖)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