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弘骗贷大案:30亿资本金撬动数百亿资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1日 11:04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语:进入2009年2月,常熟科弘材料有限公司(下称科弘)及其他几家关联企业从突然倒闭,走到了重整的新阶段。

  上述关联企业有:常熟星海新兴建材有限公司(下称星海)、常熟星宇新兴建材有限公司(下称星宇)、常熟常钢板材有限公司(下称常钢)、星岛新兴建材有限公司(下称星岛),加上科弘,组成了曾经叱咤钢铁市场的“科弘系”。

  目前对科弘系的母公司中国金属(百慕大)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金属,新交所代码:35844)的22家债权银行而言,他们最关注的,是科弘重整方开出的价码,以及偿债率。

  据科弘系企业重整管理人(下称管理人)的报告披露:科弘系中,仅科弘、星岛、星宇及星海四家企业的债权申报金额即达114.9亿元,而它们的预计可回收资产只有46亿元左右,扣除有抵押物债权后,个别企业的债务清偿率将在10%以下。

  “仔细研究相关报告后发现,科弘系企业倒闭源于过去几年中,佘春泰不断利用融资性交易等方式圈钱,虚增资产等方式骗贷,并大规模扩张企业产能;遭遇金融危机,其紧张的资金链无法承担钢价暴跌的冲击,最终只能宣布倒闭。”科弘系企业债权人的委托代理人、上海乐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厚忠律师说。

  时至2009年2月9日,该公司破产重整的第一次债权人大会后,科弘系倒闭的原因,及其董事长佘春泰的真实面目才渐渐曝光。

  事发之后再审视,其实佘春泰的骗贷、圈钱手法并不高明:或是在利用行业潜规则,或是串通相关人员虚造账册、合同。

  “只要相关人员认真执行信贷制度、流程,其骗术很容易识破”。一家曾经与科弘系有过业务关系往来的股份制银行信贷主管直言。

  佘春泰以不足3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金,撬动了数百亿元资产的“财技”让人咂舌。

  骗贷三招

  参加常熟科弘破产重整后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人士透露,在2月9日的债权人大会上,管理人财务顾问毕马威指出:近年来佘春泰通过与贸易商、工程公司以及关联公司签订系列销售、采购以及工程合同,实施了有票据交付而可能没有货物交付或工程施工的交易,其目的就是为了融资。

  “科弘的融资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虚设新建工程,增加固定资产,骗取银行高额抵押贷款;虚造交易合同,再拿承兑汇票到银行贴现,及利用仓单质押贷款中的漏洞骗取银行贷款。”有债权人公开称。

  根据记者了解,其“融资手段”多有变化。

  本报记者向一位建筑商章剑(化名)了解到,虚设工程骗贷也是其手段。章剑是位农家出身的建筑商,因为与科弘高级管理人员熟识,经常可以拿到该公司的建设项目。

  “他承建的有些项目并不存在,但科弘方面却要求章剑先签订合同,并开具发票,待几个月后再给章剑付款。”章剑的下属向记者透露。

  起初章剑很担心受骗,白白承担了税金后还得不到实际的工程。但经历几次(交易)后,章剑发现,科弘往往会按时给他远高于发票税金的补偿,于是他开始积极承接这种“订单”。其理由是,这样做既可以保住和科弘的关系,又可以获取利益。

  拿到章剑出具的虚假合同及发票后,科弘迅速将其列入财务报表中“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下,并据此向银行方面申请固定资产的抵押贷款。

  为何银行接受此类抵押?“钢铁企业生产线的工程项目规模庞大,且涉及技术门类众多,缺乏专业知识的银行往往就是依据发票金额确定抵押物价值,再打折后向企业方面发放贷款。”王厚忠分析。

  毕马威则指出:仅科弘在建工程主要是镀锌二、三线,三期厂房和酸洗追加工程中,虚增资产总金额即达人民币8亿元,占其账面总资产近10%,其中人民币5.7亿元尚存于在建工程科目,价值人民币2.3亿元的虚拟工程已转入固定资产名下。

  这表明,已有大量银行贷款通过虚拟工程的抵押流入了科弘的帐户。

  相比虚设工程骗贷,佘春泰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虚假交易手段贴现融资的手段则更为隐蔽,融资金额也更为庞大。

  有知情者透露,进行虚假交易时,科弘系企业首先会与代理商签订一份虚假的销售合同。其中约定,科弘系企业会向贸易商提供一定量的产品,而贸易商则立即以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一旦科弘取得承兑汇票后,即立刻去银行贴现,进而拥有这些贴现资金的使用权;在票据到期前,科弘再以采购设备或原料的形式将资金连同资金使用费归还贸易商。

  这期间科弘与贸易商之间的购销行为只有票据交付而没有实物交付。

  “由于钢铁业普遍施行订单交易,因此很难在贴现时判定这笔交易性质,只要科弘满足了贸易商的条件,这笔融资行为就顺理成章的产生了,并无违规违法之处;但现在科弘破产了,那么贸易商只能承担风险,充当科弘的债权人。”上述知情者说。

  由于这种融资方式与真实交易差别不大,因此,毕马威将大量疑似融资性交易都列为“待定”债权,慢慢甄别。

  除上述两种融资方式外,科弘还借用钢铁行业内普遍采用的仓单质押(即以库存商品为抵押物获取银行贷款)的方式融资。

  根据毕马威方面提供的数据,目前账目反映出科弘在途物资占账上存货的61%,主要与融资性交易有关。毕马威认为,“然而这些融资模式并未产生利润,反而在账面销售及资产规模被放大的同时,使正常贸易产生的利润被此类的资金使用费用所消耗。”

  为何仓单质押在钢铁行业内成为普遍采用的融资方式?

  王厚忠称:“在行业内,由于通常情况下第三方的监管费用并不是银行方面支付,而是由贷款企业支付,因此第三方的中立性就受到威胁。一旦监管失误、甚至失职,那么这些抵押物可以被企业随意使用,其质押物的属性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毕马威指出,为了掩饰上述三种融资模式产生的资金使用成本,科弘系通过少结转成本的方式,将这些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在途物资”及“在建工程”等科目予以反映,从而在获得资金的同时,既实现了对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掩饰,维持了账面的盈利,也实现了账目资产及盈利规模的夸大。

  经毕马威初步核算,拥有账面资产价值74.4亿元的科弘,通过上述三种融资手段,虚增资产达17.6亿元。科弘系其他四家企业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上述情况,这成为科弘系企业严重地资不抵债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涉嫌财务账目造假,前科弘财务总监等核心管理人员已被常熟市司法部门拘捕,而科弘系的“当家人”、台湾商人佘春泰则在2008年10月科弘被宣布破产重整前即逃离大陆。

  融资手腕

  “科弘系企业融资可能与其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有关。”毕马威认为。

  毕马威指出,科弘2006年的账面销售额为人民币20亿元,总资产为人民币21亿元;2008年1-10月上述两项则分别为67亿元和74亿元,规模已达两年前的3倍还要多。估计现有的银行贷款规模无法有效支持其经营及产能的大幅增加,并同时要满足流动资金的需求(钢铁行业的购销通常需以保证金支付,因此对流动资金的要求较高)。因此该公司通过以贸易商作为平台,以贸易形式从银行取得票据贴现达到融资效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