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0日 17:41 《外滩画报》
![]() |
导语:张跃是中国首架企业公务飞机与直升飞机的拥有者。如今,他言必称环保,他说:“比起做空调,我现在更有兴趣做建筑隔热。我的主要工作是消灭我的企业、消灭我的空调,少用空调。其实我们社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现在的社会是超级浪费和超级不舒服。”
“我跟你们讲,有钱是好,但有钱不代表就会活得开心。我觉得我自己就没有以前活得开心,我看我儿子也不如我当年活得开心。”张跃靠向椅子背,跷起腿,挥挥手这样说道。
他穿着一件平淡无奇的白衬衫,也许是不够高大的缘故,衬衫外藏蓝色的西装外套总显得有点大;只有袖子上的那一排金色扣子熠熠生辉,那是远大公司著名的Logo,远看像是一个@,细看是这样的圆圈中写了一个“b”,这正是远大公司的英文名字(Broad)首字母。1990 年,张跃亲自设计了这个logo。1988 年,张跃在湖南长沙创办远大空调有限公司,专门研发不耗电的直燃式中央空调。10 年后,他以“中国首架企业公务飞机与直升飞机拥有者”一举闻名。此后,无论走到哪里,记者们问他的第一个问题总是“张总,您的飞机停在哪里?”
“我现在几乎已经不开飞机了。”每次,他都不厌其烦地回答,“自己开飞机往返于长沙和北京一趟,等于砍了8 棵树啊;我有点舍不得,还是与大家一起坐飞机吧。”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但在我看来生活质量却越来越差;大家都忙于追逐利益,都忘记了人类最本质的需求是什么。如果只有钱,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开心的?”他这样说。“言必称空调”,此前有媒体如此描述张跃;而最近几年张跃谈论得更多的是环保。他承认刚开始关注环保是出于生意上的考虑,但现在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比起追逐金钱,他更追求生活的本质—干净的水、健康的食物、洁净的空气、下一代的生活;为了这些,他宁愿放弃一些生活上的享受,比如开飞机,尽管“躺在宽敞的私人飞机上看星星”曾被他视为人生最大的享受。
但张跃并没有彻底改变,他依然是崇尚强权管理的“湘商”代表,依然热爱美食和各国名车;在公司员工眼中,他依然是精力旺盛的老板、远大城里口才最好的人以及无药可救的理想主义者。
“空调不能成为建筑师的傀儡”
1月18 日,远大集团与上海世博局正式签署2010 年上海世博会远大企业馆的参展合约,并发布世博与远大联合标志。远大是上海世博会第13 家全球合作伙伴,也是唯一一家与世博会合作的民营企业。
按照协议,远大将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内独立建造企业馆。“企业馆的主题‘居住的历史与未来’是我定的,还不错吧。”采访中,张跃兴致勃勃地与记者谈论起企业馆的构思。“从远大决定建造企业馆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题目。这很容易,因为这正是我当下关注的话题。从节能环保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居住的房子一点也不好。”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了指落地窗外灯火通明的浦东陆家嘴,“这么多高楼,看上去又豪华又漂亮;但每天要产生多少能耗,有人关心吗?那些通风系统,拆开来又有多少垃圾啊,如果你看到肯定会吓一跳。”
“我一直在说,空调不能成为建筑师的傀儡。”张跃颇有些得意地总结自己的想法。“ 现在的建筑方案在节能环保这一块做得太差了。因为有了空调,许多建筑师在做建筑方案时就不会仔细考虑房屋隔热、通风这样的问题。哪里热了、凉了,装上空调不就可以解决了。比起以前没有空调时代的建筑,我们现在的设计简直是在倒退。所以,这次我要把人类发展史上各阶段的建筑特色展现出来,让大家意识到这个问题。”
按照世博局的要求,各企业馆的建造主题最多只能宣传该企业认可的文化精神,不可以直接涉及该企业的产品。而张跃定下的主题似乎与远大的空调产品背道而驰,“如果建筑的节能设计做得好,空调应该是越用越少。”他这样解释道。
根据张跃的设想,远大世博企业馆
将被打造成一个“人类建筑历史博物馆”,大约3000 平方米的展厅内将布置人类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典型建筑特色:比如,在人类历史发展初期的简陋建筑被张跃视为建筑的启蒙;随着人类建筑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建筑设计上考虑房屋的冬暖夏凉则是“建筑的典范”;而现代建筑则因为大量依靠空调走入了“误区”;对于未来,他希望重新唤醒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并且在建筑设计上重新回归本质。
对于远大未来的发展战略,张跃说:“比起做空调,我现在更有兴趣做建筑隔热。我的主要工作是消灭我的企业、消灭我的空调,少用空调。其实我们社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现在的社会是超级浪费和超级不舒服。”
按照张跃的想法,只要建筑的隔热材料用到位,通风设备做得好,就不需要大量使用空调,这样也能帮助大量节约能耗。
机械是很浪漫的
1988 年,张跃怀揣此前做室内设计积攒下的近3 万元人民币,与学热工专业的弟弟张剑一起开始了非电空调的技术研究。
与哈工大毕业的弟弟张剑不同,张跃的成长背景看上去与冰冷的机械格格不入:张跃从小热爱写作,大学念的是美术,到现在还是达·芬奇的狂热爱好者,“如果能招徕到像达·芬奇这样的人才,给他两个远大我都乐意。”但毫无专业背景的张跃对各种机械原理乐此不疲。他回忆说当年为了尽快熟悉技术,除了吃饭、睡觉,自己将90% 以上的时间都用于读书、跟踪学习先进的设计技术。
“2005 年,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视察远大城的时候,对远大生产的非电空调的工作原理很感兴趣。‘就好比我将一滴酒精滴在你手上,你会马上感到一阵凉意。’张跃这样解释。‘对!对!当它蒸发的时候就能带走热气。’看来总理也是一个专家。”一家国外媒体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远大非电空调主要运用“溴化锂制冷采暖”技术—利用热能或其他天然气将溴化锂烧滚,滚烫的溴化锂产生蒸汽,蒸汽蒸发可以带走热气,冷却四周。这种技术既没有了氟立昂的污染,又能省电,有利于环保。多年以后哈佛商学院将远大写入经典案例中这样评论,“远大的成功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没有依靠这个行业的原有技术,并且始终坚持走这样的道路”。
如今,远大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非电空调生产企业。据远大的员工介绍,想要在远大找份差使,无论原来学的是什么专业,都必须通过相关机械知识的学习和考试。
“要么就是在这一行业久了,要么就是的确有点天赋。”后来有人揣测张跃。“谁说我没有技术背景?我念的是美术,美术与机械是相通的。你不觉得机械也是很浪漫的一种艺术吗?”张跃笑着反驳,“雕塑是艺术吧,在我眼里一台机器设备就是一件雕塑作品,它的精密甚至比任何一件雕塑作品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张跃眼里,同样的论调也可以用于对企业的管理上。他认为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活,“我是做技术的,管理者就是用技术去管理。”他认为只有最严密的制度才是最好的管理技术,所以,他的远大采取严格的半军事化管理模式,用张跃自己的话说,就是“如果无法适应这种管理方式,再好的人才远大也不能聘用”。
“在这一点上,我承认我是比较偏执的。”他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