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货回潮 奢侈名牌遇尴尬(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 08:47 第一财经周刊

  导语:互联网似乎让这些本来已经退居二三线市场的国货品牌时尚了起来,它们能抓住这个潮流杀回一线市场吗?

  (文/CBN记者 陆琼琼 杨樱 杭晓琳 实习记者 曲琳)


经典国货风潮正在盛行(新浪尚品配图)

  还记得这样一个铁盒吗?扁扁的深蓝色圆盒上,绘满五彩的鸟,打开盒盖,里面是银白铝箔盖着的白色膏体,不用凑近就可以闻到一股浓厚的甜香。对了,就是百雀羚。在那个物质尚不充裕的年代,百雀羚香脂、友谊雪花膏这些充满香气的本土化妆品几乎是时尚的全部。

  2006年,新裤子乐队《龙虎人丹》专辑的发行引领起了一股以梅花运动衣和回力球鞋为代表的国货复兴热潮,至今未衰。就在此时,小女生们也发现,她们的妈妈们当年使用的那些化妆品原来也很可爱,并且似乎很酷。

  Web2.0网站豆瓣网上的“经典国货小组”正是在2007年初国货回潮时建立起来的。那年11月,一位网名为“Z”的北京女孩又在豆瓣上创建了“国货护肤小组”,追随国货护肤品的帖子被网友们盖起了层层高楼,她们聚集在小组里交流使用和购买心得,成员已有近万人。

  “这些老牌子吸引我的是它们身上留存的那个年代的某种精神。”网络上流传这样的时尚宣言。国货护肤品热潮也从豆瓣和天涯的论坛里蔓延至现实生活中,不少公司人都开始尝试那些已经在记忆中尘封许久的护肤品牌。百雀羚、海鸥洗头膏、蜂花护发素、蛤蜊油、友谊雪花膏、郁美净鲜奶霜……这些护肤品在几乎没有广告宣传的情况下在网上又变得抢手起来。

  在这群人的记忆中,这些难以忘怀的名字被统称为“香香”。唐寄奴的淘宝网店“萱草筑”于2006年11月创立,她的广告词是“最全最流行最怀旧”,百雀羚、宫灯、片仔癀这些老货都被她搜罗进店。

  两年前,在杂志社工作的唐寄奴做了关于经典国货的专题,于是很多朋友都托她代购,这使她萌生了开家国货网店的主意。而网络交易的兴起正是这些“香香”能够重新获得一部分用户的前提。


蜂花系列(新浪尚品配图)

  蜂花刚换洗发水包装那会儿,很多怀旧的买家特意打电话给唐寄奴,寻求已经断货了的老包装,这使她有些为难。蜂花已是老国货中渠道较好的,在很多地方都能够买到,但由于价格便宜,利润薄又不够畅销,一些超市不愿意引进蜂花,批发商也只是会有选择性地引入产品。

  在她的店中,每月基本上能卖出400瓶蜂花,有的买家甚至一口气买下15瓶,带给亲戚朋友。在她的顾客中,广州、上海、江浙这些地方的人居多,百雀羚、片仔癀这些在店中最畅销的国货大多销往南方城市。

  在网络上重新红火之前,那些老品牌已历经沧桑,绝大部分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豆瓣组长小Z说,当时她自己就是一个国货护肤品的粉丝,但是出售国货护肤品的实体店过于分散,网店的信息又不透明,她就想找个地方把相关信息都集中起来。

  小Z在创建“国货护肤品小组”的时候就想过这个话题会“火”,后来果然有人想在她的小组里投钱做广告。Z没有接受。她觉得真正喜欢国货的人都有点儿怀旧和民族小情绪在里头,此时广告就显得太不合时宜。

  在2008年上半年一些人民族情绪高涨的那段时期内,加入“国货护肤品小组”的人数每天都“嗖嗖地增加”。而最近几年畅销品牌频频被卷入安全问题更让人回想起这些国产化妆品。

  但是对于快销品而言,互联网上的那点销售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这些国货化妆品真正的市场在二三级城市和农村市场。要想找到这些品牌的产品,除非网购,否则在一个地级市要比在北京上海更容易一些。

  蜂花牌洗护发系列产品创始于1985年,与很多国货护肤品一样,蜂花也几经浮沉。1980年代蜂花红瓶的洗发水和黄瓶的护发素曾经是上海年轻人的结婚必备,1990年代初,两三块钱一瓶的蜂花销售达到顶峰,那时候洗护分离成了时髦概念。但是1997年以后,蜂花与很多本土产品开始走下坡路。

  和大多数老名牌一样,蜂花在早期从不为销路发愁,国有商业系统帮助它们统购统销,工厂每年只求产值不问销售,当时甚至连专职的销售员都没有。但是随着国营商业系统萎缩,“三角债”问题开始显现,加上随后的亚洲金融危机,蜂花元气大伤。

  此时也正逢欧莱雅等外资品牌大举进入。外资品牌从1990年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其引进的全新的护肤和化妆理念、强大的营销力量和渠道建设力度、以及花样翻新的产品让本土护肤品几无抵抗之力。

  与此同时,中国新兴的民营日化企业也正在逐步壮大,在某些领域逐渐超越国有老品牌。

  逐渐泛滥的假货更让这些老品牌变得千疮百孔。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秘书长陈少军说,不少知名品牌被假冒、仿冒严重损害,越是市场上的畅销品牌,越容易受到侵害,但这些品牌都没有多余的资金打假。

  1998年和1999年,蜂花连续两年出现严重亏损。此后蜂花专门设立了产品销售公司,各地500多家老客户精简到100多家,通过选择有实力的代理商规避四处撒网带来的坏账风险。

  蜂花生产方上海华银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锦文是蜂花一直以来的掌舵人。眼见小护士、大宝等本土护肤品一一被外资收购,在企业经营上,他逐渐养成了内敛甚至有些谨小慎微的性格。他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办公室也很少能见到他,他的助理说他最常去的是销售公司。

  他审慎于公司的每一个改变,20年来蜂花产品的价格几乎没变,主打产品仍是老样子,最近几年,无论大环境好还是坏,公司员工的人数很少有变化,大部分员工的名片一年都用不了几张,公司销售额也稳定在3亿元左右。

  蜂花从没在主流媒体做过广告,研发投入也非常有限。顾锦文说,蜂花产品的利润已经相当低,宣传必然需要大投入,他只希望蜂花能够稳稳当当地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