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洁:贸易保护不是金融危机的解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5日 12:13 长江商报

  导语:2月4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首轮投票否决了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经济刺激法案修正案。此修正案是奥巴马上台后推出的首个系统的救市政策,其总额高达8850亿美元,外界认为提案中一些条款尽显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担心此举将引发新一轮的全球贸易战。

  4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首轮投票否决了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经济刺激法案修正案。作为奥巴马上台后推出的首个系统的救市政策,其总额高达8850亿美元,备受关注。但其中“买国货”等条款却尽显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国际媒体普遍担心此举将引发新一轮的全球贸易战。 

  尽管“只买美国制造”是美国法律的一部分,但此次经济刺激法案更进一步,规定:除非一项工程“所用钢材和其他制成品全部来自美国制造”,否则不得使用经济刺激方案拨款。在全球一体化及自由贸易高度繁荣的今天,这无疑选择了相反的方向。事实上,自今年1月以来,其他各国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反自由贸易的情绪。印度政府已禁止在未来6个月进口中国玩具,而英法等欧洲国家则爆发了新一轮的罢工潮,谴责政府未能保护本国工人的利益。由此,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在各国自救式微后,走向寻求“独立自保”的局面。 

  在共享60多年自由贸易成果之后,全球经济会否急速刹车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真的救得了这场金融危机吗?历史也许能告诉我们答案。如果说,奥巴马正是那位站在林肯肩上眺望时代的人,那么他一定会重新温故1930年那场经济危机。是时,出于同样的缘由,总统胡佛签署了《斯穆特-霍利法案》,这标志着美国早期的贸易保护主义达到顶峰,即刻引发了各国的贸易报复行动,美国经济萧条未能改善。1933年,罗斯福推行新政,将《斯穆特-霍利法案》修正为《互惠贸易协定法案》,并施行“最惠国待遇原则”,此后在二战的全国动员下,才逐渐纠正了国家轨道。 

  自《互惠贸易协定法案》开始,美国确定了自由贸易思想的原则地位,并在此框架下推进了多边贸易谈判,从1947年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到世贸组织如今陷入僵局的多哈回合谈判,无不凸现其身影。当然,美国极力推行自由 贸易与其经济实力的膨胀成正比,但从曾经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国的没落,我们更能体味自由贸易的力量。 

  经过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后,1860年英国在世界制造业的份额攀升至19.9%,并开始全面进入零关税时期。但其自由贸易政策只延续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正是大英帝国衰败的节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自由贸易的程度反映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变迁。而在当前美国绝对经济实力下降的今天,其经济政策的保守倾向也不难理解了。 

  与此同时,在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关税绝非唯一的手段,更多的隐形方式如技术标准、绿色标准、竞争标准已更频繁地出现,而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即战略性贸易保护将成焦点。这曾是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支持的经济政策。 

  目前看来,贸易保守主义将协同金融保守主义不可避免地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得以助长。但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流动细胞的今天,我们仍有理由相信经过“自由”与“保守”的博弈,全球经济终将恢复发展。(胡洁/文)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