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赵无极在法国的日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4日 12:10 《外滩画报》

赵无极在法国
赵无极在法国

  导语:在法国,作为与长城和孔子齐名的中国文化符号,赵无极的名字家喻户晓。2002 年当选法兰西艺术院终身院士后,赵无极的版画和油画已被世界将近一百个著名艺术机构收藏。近日,赵无极的独子赵嘉陵回国为生母谢景兰筹备画展之际,为《外滩画报》独家讲述了赵无极的故事。在赵嘉陵的眼里,过去几十年里,“艺术家”赵无极比“父亲”赵无极来得更加真实。但最近的几年,每年一次的家庭聚会已成为赵无极生命中最为看重的事情。

  2008 年12 月28 日,66 岁的赵嘉陵离开上海,前往巴黎。他将从巴黎赶赴法国南部风景如画的小城SaintTropez。一年一度的赵家聚会即将在那里举行,聚会的主人,是88 岁高龄的世界著名画家、法兰西艺术院院士赵无极。

  Saint Tropez 位于地中海沿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放法国南部的战斗中,这个小镇的地位至关重要。碧姬-巴铎的名片《上帝创造女人》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现在的Saint Tropez 是法国南部著名的旅游胜地,常年云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流和富豪。

  每年冬季,赵嘉陵的父亲赵无极都会离开轻寒弥漫的巴黎,来到气候宜人的Saint Tropez 住上一到两个月。或者,他有时会来到另一座地中海沿岸的小城Bormes Les Mimosa 度过冬天。Bormes Les Mimosa 离Saint Tropez 很近;赵无极第一任夫人谢景兰的晚年,就在这里度过。她和第二任丈夫在这里买了一所带有宽敞庭院的旧宅,并将之经营成鲜花似锦的别墅。1995 年,谢景兰在这个小镇因意外车祸辞世。

  作为世界知名的画家,赵无极拥有很多粉丝朋友,每年冬天,都会有很多朋友请他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离开巴黎,前往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沿岸休息一段时间——他们为能请到赵无极来自己的别墅度新年而感到十分自豪。

  去年12 月上旬,《外滩画报》先后两次约见了赵无极的独子赵嘉陵。这次赵嘉陵回到上海,是为生母、赵无极的第一任夫人谢景兰将于今年5 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画展做准备。赵嘉陵为《外滩画报》独家讲述了与父亲赵无极有关的故事。

  幸福晚年

  赵嘉陵长相酷肖其父赵无极。作为赵无极唯一的孩子,他在5 岁那年便与父母天各一方;再见已是28 年后。在赵嘉陵的眼里,父亲赵无极毕生以工作为重,作为“艺术家”的赵无极,比作为“父亲”的赵无极,在过去几十年里来得更加真实。但当年事已高,名利已成过眼烟云,很多事情不再重要时,每年一次的家庭聚会,却成为赵无极最为看重的事情。

  如今的赵无极住在巴黎蒙帕纳斯区荣古瓦街,非常安静。住所临街的墙上没有窗户,只有一扇很小的铁门。据说,这正是他当初买下这栋房子时特意设计的。临街的房子是一栋三层高的小楼,进门转过屏风是餐厅。穿过餐厅有一别致的天井花园,花园约二三十平方米,种了桔树和兰花,还有一棵加拿大树和竹子。黑竹来自中国;绿竹则像一面屏风,耸立在小院墙上,将外面的世界与之隔开。

  花园里面是一栋两层小楼,底楼是一个大客厅,二楼是卧室。画室在前面一幢楼的顶楼上,朝北的墙上开了一个中国式的半圆形窗子,十分亮堂。88岁的赵无极还有两个画室在外面,画大画时就去外面。他依然每天都画画,他说:“人老了不会干别的。我只是喜欢画画而已,画自己喜欢的东西。”

  家庭聚会的成员主要有赵家三代:赵无极和第三任夫人、法国策展人弗朗索瓦-马尔凯;赵嘉陵和夫人、摄影师陈绵;赵嘉陵的独子和女朋友。赵嘉陵的独子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曾为某国际知名汽车品牌设计概念车并获设计界重要奖项。但他从不以艺术家自居,而是长年在滑雪场工作以作为生活来源——虽然他并不需要如此。

  聚会期间,朋友家的厨师会为大家准备精美的新年盛宴。酒足饭饱后,家人和朋友会陪同赵无极前往附近的海滩、教堂和市镇到处走走。每个早晨,88 岁的赵无极起床后,第一件事情仍是作画。他自己说:“我喜欢画画,每天都画。不画不行。”晚上,在温暖的壁炉旁,他与儿孙们聊天。

  去年10 月15 日至今年1 月8 日,赵无极的《冥想-心象-无相——赵无极先生铜版画和插图画作品展》在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中举行,展出了由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的赵无极自上世纪40 年代末至今所创作的77 幅铜版画和插图画作品。去年10月的苏州之行,是赵无极最近一次回到祖国。而在4 个月后,共同度过青少年时期、在中年分道扬镳的第一任夫人谢景兰举办画展之际,赵无极会回国参加开幕式吗?赵嘉陵沉吟了半响告诉《外滩画报》,因年事已高,也许不会。

  刻骨初恋

  赵无极1921 年出生于北平,祖父是前清秀才,家教严格,每天早晨教他读两个小时的书,主要是唐诗宋词和《论语》。赵无极的父亲很懂画,既是收藏家,也是业余画家。他早年参加过绘画比赛,后来从事金融业。从最低的职员开始,父亲一步一步成为拥有万贯家财的金融家,并收藏了大量的古玩、碑帖和书法。父亲的财富为儿子的艺术家之路提供了保障。14 岁那年,赵无极进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当时在上海银行界就职的父亲亲自送儿子到杭州上学。

  在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赵无极起初3 年学习素描,随后2 年写生模特儿,最后一年学习油画。也就是1935 年,他在杭州认识了同龄的谢景兰。谢景兰1921 年生于贵州省贵阳市,母亲系出贵阳名门,外祖父姓乐,不仅家境富裕,更是当地著名的读书人。儿子们均考入北京大学就读,景兰的大舅更是因成绩优异而远赴美国深造。景兰的母亲是乐家长女,到了待嫁之龄,祖父非但不在富家子弟里择婿,反而属意学生里资质聪慧的谢父。因谢父是孤儿,故成婚后便借住在乐家的宽宅大院里。

  赵嘉陵告诉记者,母亲不到一岁时便由父母抱着离开了贵阳。谢景兰一家先是居住汉口,7 岁时迁往上海。由于谢景兰的母亲偏爱杭州西湖的秀丽风景,作为艺术家的谢父便在西湖葛岭下购地,兴建了花园别墅,从此全家都安居于充满诗意的西湖湖畔。谢家新宅位于葛岭山脚下,不但可清楚地眺望湖光山色,同时离湖畔甚近,泛舟游湖十分方便。赵嘉陵说,1980 年代初,杭州市政府曾答应母亲归还这幢解放初期被征用的别墅,后来却不了了之;这幢湖畔别墅如今正被某国家机关使用着。

  1935 年至1936 年之间,谢景兰认识了在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读书的赵无极,二人陷入热恋,此时这对小情侣都才15 岁左右。赵无极在1935年至1936 年期间为谢景兰绘制了一幅油画“兰兰画像”。15 岁的谢景兰系着红色发带,脸蛋圆满,眼神明亮。整张画偏红的温暖色调,反射了画家对女友感情的投入。1936 年夏天,这对初恋的爱侣在西湖湖畔留下一帧亲密的合照。赵无极的发型和服饰都是当年最流行的,而谢景兰则穿着一件旗袍,亲密地挽着他的臂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