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我很可能放弃写作 做职业商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6日 10:59 《外滩画报》


郭敬明
郭敬明

  导语:他继续稳坐中国作家富豪榜冠军宝座,他的公司用流水线制造着“文学超男超女”,他正在向影视界进军,文学理想似乎本来就不在他的追求目标之内—他说他希望成为一个聪明的生意人,很有可能不再写作。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各大富豪榜的富豪身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而12 月1日《成都商报》发布的“2008年中国作家富豪榜”上,80 后作家、25岁的郭敬明仍然以1300 万元的版税收入蝉联中国作家富豪榜冠军,比去年的1100 万整整多出200 万。文艺工作者的收入悬殊,无关年龄,无关资历,跌出十名之外的上榜作家们则连“郭首富”版税的零头都不到。

  据报道,除了版税收入之外,身兼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作家、《最小说》杂志主编、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等头衔的郭敬明每月都有超过百万元的收入,在如今全球大企业高层都被迫减薪之际,愈加引人注目。早在2003 年,郭敬明已经入选“《福布斯》中国财富名人榜”,被称为“商业天才”,对于此次蝉联中国作家富豪榜冠军,他只淡淡然地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挣了多少钱。排名第一我觉得差不多啦!但别人的收入我也不清楚,今年新书只出了一本,杂志的版税每月都有,占我收入的主要部分。”

  得知要采访这个多少已被“妖魔化”的80 后富豪,心理准备工作重于案头。不停有友人告诫:“要小心!”有人说,郭敬明很狂,即便接受中央电视台《文化访谈录》的采访,他也能回避问题,中途离场;也有人说,郭敬明很傲,在他看来,“这一代人都是看我的书长大的,我自己想起来都觉得太可怕了,我的书可能会改变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事实上郭敬明并没有表现得多大牌,接受采访如同家常便饭的他说话语速很快,听完问题想也不想,总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自圆其说”,口才一流。虽然个头矮小、相貌精致,但看着身穿西装的他对待下属的样子,已是一副不折不扣的“老板腔”。

  他的助理告诉记者,在专访前,郭敬明正在和别人谈“生意上的事情”,因此迟到了一个多小时。后来的采访过程中郭敬明提到自己当天早上6 点才睡。生活昼夜颠倒加上连轴转的应酬交际,郭敬明承认自己是个要强的工作狂。在采访中他反复申明,接受采访是为了宣传新小说,也是工作之一。虽忙于公司事务的他没有多少休闲娱乐的时间,“如果去旅游一周,回来时可能公司就天下大乱,不成样子了”,但他对此“很享受”。言行举止都越来越像个职业商人的他,习惯性地把“郭敬明”描述为一个品牌,谈及公司的未来,他野心勃勃,称不仅会跨越文化行业,也有上市的计划,“我希望不久的将来,别人提到郭敬明三个字,不仅仅联想到一个写东西的小孩,而且是一个在很多领域都游刃有余的人”。

  从小就对钱很有概念

  《萌芽》主编、“新概念之父”赵长天曾将郭敬明评价为一个“很精明、很懂得经营的好商人”,而郭敬明似乎用行动印证了“商业奇才”的名头。在访谈开始前,他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某周刊的财富专版,他说,因为母亲在当地银行工作的缘故,自己很小就对钱很有概念,从小家里人就希望他能够经商。

  虽然,郭敬明走上了畅销小说家的道路,但从如今的状态来看,倒像是“歪打正着”,并没有离父母的期望很远。郭敬明公司创立的“The Next 文学之新”被称为文学界的“超男超女”,旨在打造无数的“小郭敬明”。“文学之新”效仿歌唱选秀活动,以海选的形式,用流水线制造文学偶像,据称已签下40 多个文学写手,并帮他们发行了十多部作品。对于公司增设“文学经纪”的业务,郭敬明显然有着更大的雄心,“这不仅为热爱文学的青少年们提供了一座成功的桥梁,也将逐渐成为公司的主导业务,目的是打通一条完整的文学产业链。”

  不仅如此,郭敬明对整个娱乐文化产业都虎视眈眈,《小时代》系列小说的第一部还在宣传期中,与影视媒介的深度合作意向已浮出水面。近日,郭敬明正式与打造“超女”、“快男”的上海天娱传媒签约,不仅有可能转型为影视偶像,更紧锣密鼓的动作是要将最新小说《小时代》拍成偶像剧。此外,他还担任该公司的文学总监和影视创作总监,不仅要作词,还任编剧。“提到词作者,香港地区会想到林夕,台湾地区会想到方文山,但是内地却没有一个标志性的人,可能就是我”。口气真的很狂,但谁敢说下一季,他写的歌词不会在街头传唱?

  2008 年5 月,《纽约时报》以《中国流行小说家》(China’s Pop Fiction)为题报道郭敬明,文章的第一句是:“如今,中国最成功的(原文为mostsuccessful)作家是24 岁的青春偶像作家郭敬明。”文章一经传出,国内媒体一时间沸沸扬扬,称之为“高帽门”事件。文章的作者、1986 年出生的美国自由撰稿人Aventurina King(中文笔名金小鱼)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说:“虽然郭敬明很孩子气,好像做过手术改变了自己的相貌,而且用外表和身材宣传书,但他身上的确有令人欣赏之处,他办杂志、开公司,不顾别人的‘妖魔化’走自己的路。”

  咒骂我是国民素质问题

  谈及负面新闻,郭敬明同样能熟练应付,表示早已无所谓。经历了无数“抄袭门”、“浴照门”、“高帽门”之类新闻事件,郭敬明说:“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新闻,都是好的,负面新闻也是一种关注度。可能有一天骂也不骂我了,喜欢也不喜欢我了,大家完全不讨论我了,那我才真正觉得惶恐和悲哀。像周杰伦、蔡依林,也有很多人骂,但是喜欢的人很喜欢。”郭敬明显然深谙“眼球经济”之道。

  虽然名声上的“污点”越来越多,但作品销量却也节节高升。出版了几本个人散文集之后,郭敬明开始频繁挑战另类文学的可能性,从青春文学图书系列《岛》、音乐小说《迷藏》到在2008年尾创下了诸多销售奇迹的最新美剧式小说《小时代》,无不噱头十足,招人耳目。郭敬明说,《小时代》就是中国的《欲望都市》,采用美剧的形式每季推出一部,根据读者的反应中断或延长创作时间,目前预期写四部,并同期翻拍成偶像剧。

  《三联生活周刊》甚至将《小时代》的热潮,部分归咎为“咒骂郭敬明这种生活方式”所引发的效应。对此,郭敬明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这代表一种社会现象,说白了,明星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吗?他没有杀过你的家人,没有偷过你的钱,他跟你没有切身的利益关系,也许某天在路上撞到你的人得罪你更多,但大家就是爱骂。国民素质就是这样,我们年轻人就不说了,大家对余秋雨老师、于丹老师、易中天老师都骂得那么多,对作家和明星失去了尊敬。我觉得应该对这个社会感到悲哀,而不是对我们感到悲哀。如果把这篇文章改成咒骂章子怡、咒骂CCTV、咒骂春晚是一种生活方式,都是一样的。国民性已经变成这样,我们只能接受这个事情,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整个采访中,这是郭敬明第一次脸红,表现出激动的模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