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官员境况追访:感慨不能指望退回官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5日 12:01 南方周末


官员下海后能否“回头是岸”
官员下海后能否“回头是岸”

  下海官员境况追访——如鱼得水,还是愿赌服输?

  前厅长游宪生闻听一个朋友不能如约赴宴,他说,多点了一个人的菜,于是,掏出手机给最后离开办公室的员工打电话,礼貌地问他,如果晚上方便的话,请一起用餐。

  晚饭过后,游去地下停车室驾车,车子驶出门口,他对保安说:“辛苦了,兄弟。”

  记者将这些细节转述给一位江苏籍厅级官员,该官员感慨,此类细节一般不会发生在在任市长、厅长的身上。

  自2000年始,记者开始瞩目发端于世纪之交的“第三波官员下海热”,时值改革开放30周年,记者回访八年来陆续采访过的下海官员,看他们当下的情境和变化,并顺着他们的思路,追问已经从政策法规层面完善官员下海制度的中国,还能否创设一个新的制度规范,给有意于重返官场的下海官员一个“上岸”的机会。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11月30日上午,年届知天命的郑宁,从一辆喷着“赫柏湾”标记的帕萨特轿车中走出,跨入政府官员寻常很少光顾的咖啡吧,与记者讲述他下海之后的人生。

  51岁的郑宁下海前是江苏省盱眙县县长,2003年底,从美国学习归来不足一年的郑,不顾市委书记劝留,辞官而去。

  下海之初,郑受聘于连续六年入选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榜的《扬子晚报》,担任总经理,做“报贩子”。

  两年过后,受一位澳大利亚籍华人企业家的邀请,郑宁重操旧业,改做“酒贩子”。过去,郑曾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酒厂起死回生,并塑造了一个江苏家喻户晓的白酒品牌——“今世缘”。那位澳籍华人是他儿时的伙伴,在澳大利亚买了一个葡萄园,生产干红,取名“赫柏湾”,他希望郑将这三个源自希腊神话的汉字,变成中产阶层耳熟能详的中文品牌。

  今天,赫柏湾还未能像它的广告一样进入南京人的生活,距离一个享誉中国的名牌,还有一段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路。他的下属说,不管怎样,郑宁总是很高兴,即便是开头两年不赢利,部分股东准备撤资,他的脸上也看不到愁苦;眼下,势头好了,他也没有小人得志的狂喜和骄傲。

  郑宁说,他总是希望以最少的投资最高的效率办最多的事,所以,一天忙到晚,像歌词中唱的“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郑是记者回访的下海官员中对记者最不忌讳的一位。他说,他下海几年的经历,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但心情愉快。

  一位曾经与他同事的官员怀疑他的笑容是否发自内心:“如果郑宁当初不下海的话,在官场上干得也决不会差,也许现在已经跻身地市级行列了。现在,就是一个生意人,怎么能与地方高官相提并论?”

  郑宁说,老同事的怀疑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郑说,他不理会不下海会升官的传言,即便是真,也不后悔,因为他“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