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创始人“潜逃门”调查(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 10:43 南方周末

  “黎勇劲自己以为能干一大笔,从机构跑出去到PPG,,结果失望而归。但投资人最不爱干的事情就是把自己投的失败案例搞清楚。”上述风投界人士说。

  而重新找一个“李亮”重振PPG也不现实。且不说李亮人本人不愿意放弃控制权,单就PPG目前严重受损的品牌、复杂的局面以及巨额的债务已让接手人望而却步。

  PPG迅速崛起与其大打广告密不可分,然而销售额并没有随广告相应增长,最终把它拖向深渊 CFP/图

  “轻得像皮包公司”

  PPG本不至于到今日田地,但当资本市场低迷和竞争敌手纷起时,李亮选择了逃避,在美国一住就是半年。PPG高管们也分崩离析,而李亮还是坚持通过电子邮件沟通,这令投资方认为这种行为“跟跑了没有什么区别”。

  尽管PPG在成立短短两年内便由盛而衰,但它确实曾是风投们追逐的对象。

  “我们既不是服装企业,也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数据中心,甚至你可以认为是一家服务器公司。”李亮曾将PPG形容为衬衫行业中的戴尔电脑——直销经营模式。

  但实际上,类似互联网数据库营销的轻公司模式早就存在,亚马逊就是代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进货销售库存都要有,公司怎么轻得起来?我们过去做了十年B2C都不敢这么说。”一位前卓越网创始元老对南方周末记者用了“轻得像皮包公司”来形容他眼中的PPG.

  PPG引人注目之处是它的轻资产模式,被称为轻公司的PPG没有制衣工厂和专卖店,仅凭互联网、呼叫中心和仓库,号称每天可以卖出上万件衬衫。PPG的“轻”让人叹为观止。公司的全部运营都集中于上海郊外的三幢小楼。鼎盛时员工不到500人,还包括200多位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现在只剩下不到100人。

  李亮甚至不主动寻找订单,没有设置产品部,而服装行业是个“细活”,对盯单子和把关质量上不太重视的PPG开始不断陷入质量危机。

  “这孩子做事的风格是判断快,执行力强,对自己认准的事情推动快。”上述熟悉李亮的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李亮目前的困境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广告费用开销过大造成现金流吃紧;二是一心冲着上市而忽视了产品质量以及根据不同季节更新产品。

  PPG去年是平面媒体欢呼的对象,甚至有评论认为是PPG挽救了平面媒体,它是当年给平面媒体投放广告最大的公司之一,但很多费用至今拖欠。

  老板们都有被骗了的感觉,分众传媒老总江南春在办公室里直转圈,给李亮打电话:“到底给不给钱,分众上了那么多你们的广告。”

  PPG迅速地让别人记住它的名字,也迅速地跌入陷阱——有足够的知名度,但是没有足够的销售额。“传统的渠道,打电视广告是二三线城市的经销商看,然后在当地开店。但如果是直销品牌,没有店铺,经销商不可能给你开店。电视广告就变成了陷阱。”PPG的竞争对手凡客诚品公司副总裁钟凯欣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互联网购物的核心是回头客和二次购买。李亮的钱花出去了回不来,只吸引了一堆用户,但是没有二次购买,而PPG质量检查采取外包方式,这就产生了大量的投诉和质量问题,更可怕的是出了问题后反应机制跟不上。“我们去年在筹备的时候,天天想着跟他交手,作出任何举措都在想着PPG会怎么反应。”钟凯欣调侃说,凡客端着冲锋枪来到阵地想要找PPG一战,却发现对手并不接招。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