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 11:18 新京报
作者:周黎明
1930年,梅兰芳鼓足勇气,去美国演出。锣鼓未响,当地媒体却将一张标签贴到他身上:“优雅的沉闷”。
这是陈凯歌新片《梅兰芳》中的一个细节。照理说,戏剧评论家是不可以在看戏之前发表评论的,也许那不是评论,聊作介绍而已。但看完电影《梅兰芳》,我最强烈的感受却是:优雅的沉闷。
影片中那些愚蠢的老美观众并不知道该在鼓点及亮相后鼓掌,但整部戏演完,他们抱以长时间的起立掌声。但对于《梅兰芳》这部影片,我以为值得鼓掌的不是整体,而是某些局部。
影片分为明显的三个段落,第一段是梅兰芳和十三燕的对垒,是整部影片最出彩的地方。气质如梅郎的余少群和气势如长虹的王学圻把两代京剧大师的风格和人格刻画得荡气回肠。这也是唯一一处涉及梅先生艺术成就的笔触———他勇于突破创新,擅长听取“外行”意见,注重戏剧表现力,搁在保守的今天,估计早就被人骂得狗血淋头了。这之后,影片每过十分钟就提醒你一次梅大师“伟大”“不朽”,但却无意说明伟大不朽在哪里。
第二段是梅兰芳与孟小东之恋,是最商业、最八卦的桥段,但却最缺乏惊喜。黎明和章子怡都算称职,但这段恋情,除了唱戏时的眉来眼去以及非常弗洛伊德的唱词,几乎让梅夫人福芝芳都波澜不惊,更何况置之度外的观众了。刺客那场戏简直有点儿戏,反倒是福孟正面对峙,有几分通俗剧的味道。
梅兰芳先生是一位温文儒雅的君子,这无疑增加了扮演者的塑造难度。但影片对于梅先生及其他人物的感情,似乎刻意保持在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他敬佩邱如白,视之为师长;他迷恋孟小东,视之为“红颜知己”(福芝芳的定义);他跟福芝芳相敬如宾,但一切似乎在不温不火中走向和谐,使得影片缺乏足够的戏剧张力。
一名小军官异想天开把自己当成“座儿”了。这个角色是第三段中最立体的,他被夹在自己所代表的恃势凌人的侵略军和刚正不阿的国粹大师之间,左右不讨好。他的动机和心态都颇复杂,但他跟梅兰芳的冲突超越了个人范畴,因梅的不合作而无以深化。梅的高风亮节得到充足的银幕展现,但这最具外在戏剧性的细节其实已经被剥夺了内在戏剧性,因为梅的眼里只有一条正确的道路,或者说他只表现出一种选择。
黎明是不幸的,他扮演的这个角色乃神坛上的一座雕像,令人尊敬但纹丝不动。他尽力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但这是一个用气质说话的神人,而黎明身上缺少这种气质。或许,拿《霸王别姬》中的张国荣来相比是不公平的,毕竟张扮演的是虚构人物,可以更矛盾,更张扬,但无疑,张有旧时男旦的气质,而黎明没有。另一个不利因素是孙红雷。如果说王学圻和余少群的闪光集中于影片的前三分之一,那么,孙红雷是贯穿始终的亮点,他赋予这个亦师亦友亦经纪人亦编导的角色一种心理的真实性,于是,遮蔽了黎明的明星光彩。相比之下,章子怡要幸运得多,她的角色本身没那么内敛。总之,当梅兰芳跟周围人物发生戏剧关联时,戏总是在对方那儿,仿佛是山不转水转。
《梅兰芳》是一部细节精致、制作认真的文艺片,可以看出,陈凯歌非常用心,但有点缩手缩脚。我能理解他的无奈,但我真的希望,他能够更大胆一点,更放开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