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评论:危机治理应着眼长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9日 10:40 新浪财经

  过去一年,联邦政府一次次将数千亿的资金注入经济当中。政府还对价值大约8万亿的投资、贷款和存款进行了担保。《救援之国》的作者巴里-里萨兹指出,这一计划超过美国历史上所有巨额支出之和。仅仅将已实施的注资项目加在一起,便超过“马歇尔计划”、“路易斯安纳购地”、“新政”、“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储贷危机”的成本之和(折合成今日美元)。

  那这么多钱能起到作用吗?金融系统似乎稳定下来了,但银行借款仍很稀缺,住房价格继续下跌,消费者支出大幅萎缩,经济持续滑坡。

  一定程度的基本面调整是必须要经受的。房屋价格必须跌至一个新的水平,消费必须进入新的发展趋势。在这些基本面转换结束之前,任何联邦注资都不能让经济恢复健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应该无所作为,而是应该作出反思。反思的结果是我们对下届政府正在研究的5000亿提振计划提出几个原则性建议:不要只是一味地注入资金;将钱花在能够提升经济长期健康度的项目上,甚至没有发生危机也应该投的地方;如果非要做什么,要更迅速地去做。

  谈到短期应急举措如何为美国的长期经济利益服务,我想起了哈佛商学院竞争力方面的权威迈克尔-波特。波特在10月30日的《商业周刊》上写了一篇关于美国长期经济挑战的出色文章。

  波特写道,美国经济在历史上受惠于几大宝贵遗产:无语伦比的企业主义土壤、支撑科学研究的庞大基础设施、全球最好的大学、坚定不移地崇尚竞争和自由市场、分散的区域经济和高效的资本市场。

  但是波特认为这些优势正在开始腐朽。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再投资率不足,美国人对自由市场的信心在动摇,监管的缺失已经破坏了资本市场,大学未能充分地提高毕业通过率,美国工人缺乏可靠的安全网,监管和诉讼抬高了企业经营的成本,最重要的是,缺乏长期经济战略来应对这些问题。

  我问波特,如何才能让这场短期危机成为解决上述长期问题的一个契机呢?他说,首先奥巴马的领导班子必须远离以下几大诱惑:不要试图以最快的方式注入资金来刺激需求;不要让支出局限在个别领域;不要试图留住那些迟早要消失的工作岗位。

  他提出了一系列观点,认为它们应该成为提振方案的一部分。首先,将联邦的资金拨付到各个州,但要确保其中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各个州的大学。这样的话,民众对各州服务的需求将会提高,同时各州可以削减预算。我们不能让社会运作链条的这个衔接点断裂。第二,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同时向工人提供代金券和贷款,让他们能够获得找工作所需的技能。第三,将COBRA延展期加长12个月,防止衰退期未受保人数上升。第四,调整资本利得率,鼓励大家进行长期投资。目前实体经济只是面临渐进式的紧张局面,金融系统才是真正陷入了癫狂。在一项投资持有3到5年之前,较低的资本利得率不应实施。第五,对高能效产品和服务加速折旧,增加对高能效建筑和装备的税收折让。

  波特的基本看法是,奥巴马短期内应该不要做任何无益于长期目标的事情。这里我还要补充一点:应该建立一个社会企业家投资银行网络。这些区域性的半官方基金可以投资于最好的地方社区组织。这些基金可以弥补安全网的漏洞并雇佣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它们将给这个渴望获得稳定并希望联合起来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心理影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